第一章 概論
第一節 展示界面與展示環境的關系
展示界面作為展示當中最為重要的窗口所在,其所表現出來的特點具有相應的獨特性、創新性、全面性、系統性等特點。但是在進行展示界面設計和構建的過程當中,其發展與展示環境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展示界面的不同構成方式往往促使展示環境產生不同的效果以及視覺沖擊力,而固定的展示環境也會影響和局限展示界面的設計和發展,因此,對于而這的關系而言,即具有一定的相互制約性,同時還相互促進和影響著。
第二節 界面設計的概念與意義
界面設計作為人類發展與機器之間進行信息傳遞和交換的重要媒介,是融合了計算機科學以及心理學、認知學科、設計藝術學科、人機工程學等多方面學科為一體的綜合性交叉性特殊的學科體系。近些年來,伴隨著信息化技術以及電腦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推進,網絡技術也在時代的發展過程當中不斷的進步和轉變,因此,對于界面設計的開發與運用已經逐漸成為了國際上計算機領域以及設計領域當中最為活躍的研究內容。
第三節 界面與建筑、工業設計、藝術、科技等的關系
對于界面的設計和構建來說,應當站在使用者的觀點以及角度進行考慮,特別是在建筑、業設計、藝術表現以及科技方面等方面都有著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作用。在界面的表現不僅能夠進一步凸顯建筑當中的合理分布特征,而且還能夠進一步的吸納工業設計當中所具有的嚴謹性與流利性,然而,如何通過藝術展現讓更多消費者喜歡這一特殊的設計,進而展現出一種美感。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在這當中搭以良好的科技感也是更有效的凸現界面設計前沿性的重要保證。
第四節 界面設計的發展趨勢
界面設計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專業領域,隨著人們對這一特定專業要求的程度不斷加深,界面設計也開始逐漸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主要體現在:首先,界面設計從原本較為復雜逐漸向一種簡潔的趨向過渡,進而方便使用者的使用和了解,同時減少用戶在使用的時候發生不必要的錯誤;其次,人腦并不是所謂的電腦,在進行界面設計的時候海英當對人類大腦當中信息的處理限度進行考慮,由于人類短時間所表現出來的記憶存在著一定的不穩定性特點,因此對于界面的設計來說,對信息的瀏覽往往要比記憶來的更為容易;最后,是每一個優秀界面都具備的特點。界面的結構必須清晰且一致,風格必須與游戲內容相一致,而且在視覺效果上要便于后期的理解和使用。
第二章 展示界面設計發展史
第一節 中國展示界面發展史
20世紀的90年代初,伴隨著16級雙色屏幕以及LED的誕生,展示界面開始逐漸成為了人們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人們剛接觸的展示界面大多是一種形式單一、內容十分有限的內容。從1999年的時候開始,紅色、綠色以及藍色LED管開始進入中國,這時候國內的一些企業開始注重對展示界面的研究,隨著中國科技以及信息化建設步伐的逐漸加快,展示界面逐漸在中國的銀行、交通領域、醫院甚至是一些娛樂領域得到了普及,這也進一步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帶來了便利性,推動了人們生活方式及觀念的更新。
第二節 外國展示界面發展史
在1945年的時候,Vannevar Bush正是提出了“用戶可以通過最為簡單的機械裝置以及容易識別的圖形與計算機進行交互”的這一特殊概念,進而將圖形用戶界面有了更為全新的闡述;到了1984年的時候,Macintosh電腦成功的運用GUI設計,促使針對電腦的操作變為更加的具有趣味性以及靈活性,同時也促使了展示界面設計發展進入了新的開端。
第三章 人體工程學與界面設計
第一節 人體的尺度
對于界面設計來說,其主要目的是為人提供幫助和使用的,其所表現出來的各個不同的尺度特征必須要滿足于人體在使用時候的活動需求,即不能夠使人在運用的時候產生不方便的效果,也不應該在使用的時候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因此,在界面設計的過程當中,人體的尺度以及人體活動所需要展現出來的尺度都應當切合實際,有所考慮。
第二節 思維與視覺
阿恩海姆曾經說過:“一切知覺都包含著思維,一切推理當中都包含著知覺,一切觀測當中都包含著創造”。從這當中我們就可以看出思維與視覺所表達的真正思想。對于界面設計而言,一定在設計的過程當中對藝術性進行展現,而藝術又主要建立在知覺的基礎上的,在研究藝術的過程當中,關鍵則是對人的知覺結構進行分析,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從視知覺不斷的深入研究和發展,進而探索出符合人類特點的藝術表現載體。
第三節 人體工程學在界面設計中的應用
在界面的設計過程當中,人體工程學所展現出來的不同尺度是進一步確定界面設計空間表現、內容、尺寸、合理性等基礎內容的重要依據。有效的運用人體工程學的相關知識理論,能夠更有效的對整個界面構成的合理性進行控制,并且能夠對界面設計當中的色彩效果、舒適程度等視覺上帶來更為良好的舒適性,而且還能夠讓使用者產生特定的心理效果。
第四章 展示界面與信息
第一節 空間界面
空間界面作為融合視覺心理以及視覺形態,將使用者內心的感受與后期在使用過程當中所展現出來的體驗效果,在這當中包括界面當中不同空間與不同空間之間的銜接、關系以及影響性,同時還包括外部環境與空間界面之間所具有的聯系性以及人與外部空間和界面空間之間的貫穿性等等,這都是在整個展示界面設計過程當中需要考慮的,也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從認知、融合、運動、主從以及整體性對這一特殊內容進行構建,達到“以人為本”的根本目的。
第二節 形態界面
“形態”主要指的是事物所展現出來的樣貌特征,或者是在一定的條件之下表現出來的形式特點。在界面設計的過程當中,有效的對“形態”進行掌控,是能夠讓消費者對各方面的特點進行感知或者理解的。也是更有效的展現界面所表現出來的狀態特征,也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的建立起界面與人之間的溝通關系,為后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節 展示界面與文化
“文化”作為人類不斷的認識自我、改造自我的一個發展過程,在這當中有效的認識自然、改造自然,能夠創造并獲得人們共同的認可和使用符號,(這里所說的使用符號主要包括:文字、圖像以及聲音體的總和)。因此,在展示界面的設計構成當中,更應當對人們的生活習性,現當代人類發展需要的文化特征,對不同使用人群所具有的特點,對人類目前發展階段的特征,對不同地區不同的歷史背景等方面進行考察,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從中提出具有典型性的文化特征,并有效的運用在展示界面設計當中,促使展示界面在后期的發展過程當中不斷的得到提升和創新。
第四節 展示界面與新技術載體
全新的科學技術技術是對展示界面進行凸顯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伴隨著人類生活方式以及社會發展的不斷進步。不同的技術手段、傳播方式、視覺體驗形式、表現方法以及科學手段都普及到人類生活過程當中的各個方面,這也為人類后期各方面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對于展示界面來說,前沿性是發展過程當中最為典型的特點之一,在這樣一種前沿趨勢很強的表現過程當中,更好的將新技術載體進行融合,是凸顯科學性最重要的保證以及手段所在,也是進一步發展展示界面的重要內容所在。
第五節 展示界面的信息架構
在展示界面的構建過程當中,信息傳輸的方式以及構架是表現整個界面邏輯性以及思維模式的重要特點所在。除此之外,一個良好的展示界面信息構架形式可以讓消費者或者使用者能夠更快的適用這種操作形式,進而養成習慣這種形式的操作流程,一旦這種習慣性成為了“習慣”,就是使得這種界面的顧客群體有了一定的確定性,之后為更進一步的擴展自身的顧客群體,也為后期進一步的穩固發展打下基礎。
作者簡介
馮婧娟(1994—),性別:女,籍貫(安徽省滁州市),單位(山東工藝美術學院),2016級研究生,研究方向:工業設計(產品)。
(作者單位:山東工藝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