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艷玲
摘 要:近年來,我國工業企業一直在不斷的飛速發展,在企業的運行過程中,管理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所以,戰略成本管理的管理方式已經開始廣泛的被應用到我國的工業企業中,本文對戰略成本管理方式進行了討論,并且指出了工業企業中現行的戰略成本管理方式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戰略成本管理;內涵;問題;方案
引言:“戰略管理”一詞自1972年被提出后,就一直在不斷的被補充和被發展,在過去日子里,“戰略管理”一度演變為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該種管理模式為解決現今工業企業中所存在的問題提供了積極的幫助,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在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果工業企業沒有一個科學合理的成本管理方式,很可能在運行中出現大問題,所以,戰略成本管理模式便應運而生。
一、戰略成本概述
戰略成本由三部分組成,其中包括:成本分析、價值分析、戰略定位,戰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是:為企業戰略的開發與實施提供保障的一種成本管理手段,該種成本管理方式能夠對企業成本進行全面的了解,對企業行為中的一些不合理現象進行改善和控制,進而實現企業能夠長期參與市場競爭。
二、戰略成本管理
戰略成本是一種從現代成本管理方式,其原理是以成本的來源為基礎分析出其中能夠驅動成本發生變化的因素,還有要對產生成本過程中的各項價值鏈進行合理分析,實現在降低成本的同時還能夠提升企業的戰略地位。
三、戰略成本管理的特點
現代戰略成本管理具有一定的競爭性,因為和傳統成本管理方式相比,戰略成本管理方式更加能夠受到工業企業管理者的青睞,也正是由于戰略成本管理與傳統成本管理具有一定的區別,戰略成本管理是在傳統成本管理的基礎上實現了進一步的完善和改進,所以,戰略管理成本具有一定的全面性和先進性,同時,戰略成本管理比傳統成本管理更加注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所以,戰略管理成本也具有一定的長期性和前瞻性。、
四、我國工業企業實施戰略成本管理過程中現存的問題
1.客觀基礎薄弱
在我國現行的工業企業構成比例中,仍然以國有企業為主要組成部分,許多以企業生產仍然以勞動密集型生產模式為主,所以,這使得我國工業企業在一些經濟信息的接受方面出現了接收到的信息量較少、接受信息的質量不好等問題,所以,一定從客觀的角度將這些基礎性信息逐漸完善起來,以便于工業企業在分析過完整信息的基礎上進行全方位的原料采購,在此過程中,一定要從戰略管理的角度出發。
2.管理技術過于落后
在我國許多的工業企業中,許多參與到成本管理中的人員大多數都沒有經過系統系的訓練,許多人對于戰略成本管理還沒有一個完整的意識,甚至沒有完全領略到戰略成本管理的意義,所以,一些有關成本控制的人員在管理技術方面和管理模式上都還只是運用傳統的成本管理模式,在計算成本時,仍然以傳統計算方式對其進行計算,這就導致了成本計算人員無法給管理者一個精準的計算結果,這這直接關系到工業企業的成本。
3.管理者對戰略成本管理理解的不夠深刻
許多工業企業中的管理者對于戰略成本管理的理念理解的還不夠深刻,所以,我國大多數工業企業在實施戰略成本管理時候,都會出現戰略成本管理工作落實不到位的問題,許多管理者對其還不夠重視,許多人將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拓展市場和追求利潤上,過分的關注經濟效益。
五、如何進一步實施戰略成本管理
1.建立起完整的數據庫,完善相關數據流轉過程
在工業企業的整個生產運營過程中,會有許多不同的工序參與其中,諸多工序之間又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每一個工序之間既相互聯系,又存在著一個完整的順序,所以,在不同數據流程運行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數據流轉的流暢性,要建立起一個完整的數據庫,進而幫助工業企業能夠在對完整數據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戰略成本管理。
2.加大資金投入,建立完整信息化平臺
一旦搭建起了完整的信息化平臺,工業企業就可以通過計算機對大部分數據進行準確分析,計算機不僅能夠解放一部分勞動力,也能夠為數據分析結果的準確性提供保證,可以使工業企業在成本管理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進而提高戰略成本管理的管理效率。
3.加入先進的理念
在工業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過程中,一般都在使用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來對成本進行管理,但是,由于戰略成本管理理念的提出,戰略成本管理模式正在不斷的被推行到許多的工業企業當中,為了能夠在實施戰略成本管理的過程中準確的進行采購、生產、銷售等方面進行管理,進而實現全方位的戰略成本管理。
結語:我國工業企業想要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繼續本身的生存和發展,就要繼續不斷地推行戰略成本管理,在整個戰略成本管理過程中,要時刻注意對價值鏈的分析和對核心業務流程的優化,要從全局的角度出發,不斷找出各種能夠加強戰略成本管理的具體措施,進而增強工業企業本身的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1]賈穎.淺析工業企業實施戰略成本管理的思考[J].財經界(學術版),2013(22):118-118.
[2]王靜.企業戰略成本管理實施問題研究[J].商業經濟,2013(13):38-39.
(作者單位:江蘇東方賽光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