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云 林維偉
摘 要:質監機構在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要不斷提升質監部門的服務質量,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只有提高了質監機構的工作質量,才能為我國各項事業的發展注入活力。首先最重要的是要提升質檢機構的服務工作質量,才能讓質檢機構在市場經濟建設的浪潮中不斷地向前發展,穩步推進。
關鍵詞:質檢機構;服務市場;策略
引言
質監機構就是一個現代的服務行業。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我們的法定質檢機構一定要做好服務工作。要如何發揮質監機構自身的優勢?最重要的是必須要廣開渠道,要將技術服務領域進行擴充。從而在技術的檢測、攻關、基礎知識及信息咨詢等技術服務方面得到功能的完善,從而逐步走向市場。只有這樣才能讓質檢機構在不斷的發展中去實現功能多元化,還有就是服務社會化。就此,筆者認為應當做好四大服務文章
一、積極為企業提供質量認證咨詢服務
要談質檢工作,就離不開認證工作。在我國,后者還處于起步階段。由于我國現階段絕大多數企業對產品認證的價值還沒有引起重視,但是它的價值是巨大的。
作為質檢機構,就必須配合認證機構。大力宣傳認證工作相關內容,比如說目的和價值。而且還要給企業提供認證咨詢服務。質檢機構有義務對各個企業進行薄弱環節的分析,并提出意見和建議。內容包括:技術管理和產品質量。鼓勵企業在經過后期的處理之后,達到要求,在這之后,盡快申請并通過質量認證。在取得“質量通行證”之后才可以進入國際市場,從而為企業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產品質量認證是世界都公認的也是積極推行的一項工作。內容包括產品質量評價、監督和管理這一系列的工作。在這里第三方認證機構是公開的、權威的,它的認證是正確、可靠的質量信息。它的社會化、公開化、信任度都是得到公認的,首先它是企業質量保證能力方面得到公認,其次是企業的產品或服務質量的評價得到了公認。因此,這項工作十分重要。
二、推行社會公益性的公正檢驗行服務
公證檢驗行是常見的本行業的第三方社會組織。它是供需雙方共同委托的對象。其所出具的檢驗證書,就具有重要的價值,是雙方交貨和財務結算的依據。公證檢驗行的建立,它促進了雙方的平等公正交易,推動了商品交換和流通,在國際流行并發展起來。
我國各級質量監督檢驗機構目前已具相當的規模,在全國各地的質量檢驗網絡已經形成。他們是依法設置或授權的、有第三方公證地位的社會公益性事業單位,專事產品質量檢驗技術工作。因些,質檢機構在公證檢驗業務上面進行工作的開展,并建立公證檢驗行,不僅是造福于企業的事情,也是造福于社會的大事,同時,也為質檢機構開辟了發展的新天地。
產品質量責任保險是一種新險種,質檢機構對該項險種的投保對象進行監督與服務,發展勢頭良好。從中我們可以明確地知道,保險公司承擔了很多的風險,比如:企業開發和應用新技術的發展風險、巨額經濟賠償風險等。而保險公司要怎樣積極采取措施?首先必須要多產品進行質量檢測,把號質量關,做好風險評估。但現實中,他們苦于無檢驗手段,難以履行事件。而法定質檢機構的力量就在這塊得到了重視,因此,該項工作就是一個朝陽的事業。
同時,將監督檢查工作與保險檢驗相機結合,減輕了企業的負擔。再則,這過程中促進了產品的競爭能力、市場份額的提升,而且對風險進行了把控,促進了經濟的良性發展和社會的和諧,利國利民。同時,質檢機構也開拓了自身的發展道路,為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更多動力。
三、大力開展科技成果檢測鑒定服務
國家在科技成果的檢測方面的工作越來越多。首先是因為我國對科研的支持力度在大大的提升。其次,隨著經濟的發展,科研的經濟基礎在更加的牢固,為其提供了養分。再次,科研技術人才層出不窮,為研制事業而奮斗不息。因此,在不斷涌現的新成果面前,科學評價和鑒定是必須進行的,而且要分門別類地進行。
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我國的科技陳成果鑒定與推廣是依靠“會議鑒定”來決定的。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這樣的形式顯得十分落后,一是,與市場經濟的內涵相悖。二是,不利于參與單位工作的開展。三是,因“會議鑒定流于形式,論證和評價作用形同虛設。四是,“會議鑒定”運行效率低等等。科研的“檢測鑒定”由此而來。檢驗機構接受各單位的委托,然后進行科學的檢測,聘請有關專家的情況也是時有發生。
“檢測鑒定”大大簡化了各項成果在鑒定中的程序和步驟,在質量得到保證和認可的情況下,提高了鑒定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同時,成果完成單位在這過程中也節省了開支。這在我國當前迅速發展的市場經濟中具有相當大的優勢,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動力。對質檢機構來說,在拓展檢測技術服務領域的工作上,又開辟了新的途徑。
四、做好出廠檢驗和代驗收檢驗服務
出廠檢驗和代驗收檢驗服務是我國現階段需求非常大的一項服務工作。我國的鄉鎮企業、個體企業的發展不斷地崛起,它對增強我國的國民經濟實力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它對促進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也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在這些經濟體中找到很多的問題。眾所周知,很多的鄉鎮企業以及個體企業他們都在技術投資上不重視,因此造成了技術力量薄弱的毛病。他們的產品質量檢驗的裝備也是讓人擔憂,普遍十分簡陋、欠缺。在實際的流通中,很多產品都是未經檢驗就流入市場,它不僅是危害企業自身也是危害大眾的一種做法,在法律上是必須受到懲罰的。
要強行規定每個企業質檢方面做好建全的手續,然后再進行生產,這樣的想法是與我國的國情相違背的。也許你會看到一大批的企業倒下,在這樣的情況下影響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現在必須找到一條路,它可以保障企業的權利,維護企業產品的合法地位,而且能保證企業技術上可行性。
因此,怎么樣才能尋求一種有效的解決方式呢?“聯合投資、集中檢驗”就是我們必須走的路子,是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法是:由企業(同類企業)聯合投資,組建檢驗機構,并共同擁有。出廠檢驗權就由這個檢驗機構為他們代勞。這樣,它對企業產品質量進行了把關,檢驗裝備的利用率也被提高了。它是利于企業也利于檢驗機構,實現了二者的雙贏。但在這樣的辦理程序中,一些思想意識走歪了的檢驗機構的人員就可能走上歪路,但是,如果委托給法定質檢機構來完成,這樣的問題將迎刃而解。
尤其是,在質檢機構已相當地具備檢驗手段的情況下,企業就可以少投資甚至是不投資,這樣,很顯然,企業一次性投資的負擔就沒有了。我們的質檢機構在進行出廠檢驗的過程中,可以發現質量信息并及時反饋,讓企業迅速做出回應,最終解決問題。這樣,技術服務與監督檢驗的雙重工作就融合了。在此過程中企業的形象、質檢機構的形象都得到了維護,而且還對消費領域的正常秩序的維護起到了積極作用。
結束語
在當今社會,質檢機構應清晰地意識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認識到機遇與挑戰的雙刃劍的重要性。在當今的社會化服務浪潮中,質檢機構只有用實際行動,更加積極主動地走向社會,以此來發展自己。在新型的檢驗測試技術服務產業方面,要加大力度進行技術的突破。質檢機構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可以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中穩步向前發展,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
參考文獻
[1]劉國志,程雪梅,靳艷軍.質檢機構如何更好服務市場[J].企業標準化,2008,(15).doi:10.3969/j.issn.1674-4977.2008.15.003.
[2]黃怡.強化服務意識,提高質檢機構的市場競爭力[J].現代測量與實驗室管理,2010,(1).doi:10.3969/j.issn.1673-8764.2010.01.020.
[3]陳志英.質檢機構服務觀[J].農機試驗與推廣,1999,(3).
(作者單位:海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