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強
中國的雜技舉世聞。自古以來就是我們中華民族與世界各國人民友好交流的一種載體。雜技在古代對我國的科學技術的傳播和發展都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我們知道火藥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但是火藥的起源卻來自雜技表演,本是其中的一個娛樂節目道具。雜技是一種文明、是一種藝術、是一種人體文化,它是各國人民交流的使者。雜技能夠深切的表達表演對觀眾的真情祝愿和深厚的感情,盡情表現優秀的雜技,是表達友好、展示智慧的一種方式。
一、雜技藝術的產生
雜技是優美的表演技巧,是一種優秀的古老的文化,是力與美、技與藝的完美融合,其表演方式多種多樣。雜技技藝精湛、表演精巧,有高難險奇等特點。雜技藝術在我國已經有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歷朝歷代都有優秀的雜技表演演員。在我們富源遼闊的地帶有很多著名的雜技之鄉。眾所周知的河北滄州吳橋在世界上赫赫有名。山東的聊城、天津的武清也一枝獨秀、名揚四海。
二、雜技的產生及發展
一切藝術從來離不開生活,雜技藝術亦復如是。在我國的古代,在社會生產當中,一直有各種優秀的生活技能和表演技巧。慢慢衍生成我們優秀的雜技藝術。在生活中有一些打獵、奔跑、上山下山、爬樹等等的含有技巧性的動作。并且使用一些弓箭、木棒等各種各樣的工具。這些技巧發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到了一定的水平,就成為了最原始的雜技。20世紀前后,天下大亂國難當頭生靈涂炭,雜技藝術舉步維艱。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后,在黨的領導下。我們國家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人們脫離了苦難的纏縛,我們的雜技藝術也隨之有了新生。建國初期,雜技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大力支持。他關心雜技藝術,指示有關部門恢復雜技團。我們的雜技藝術又繼往開來,不斷推陳出新,有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三、雜技對生活的意義
雜技來源于生活,它能夠美化生活也能夠促進生活。因為雜技表現了一種能力,表現了當時那個時代的勞動人民的生活技巧,或曰技能。雜技水平的高低表現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生活的熱愛;優秀的雜技演員能夠成為國家的使者到各國去,和世界人民進行雜技溝通,表達我們和平的愿望。從雜技的表演,各國人民能夠感受到雜技演員所表達的深厚友誼。雜技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但它能夠促進各國之間進行友好的交流,和人民的生活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是和社會生產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它和國家文化的傳承與傳播息息相關不可或缺。
四、雜技教育現狀及存在問題
1、雜技人才綜合素質問題。雜技教育目的在于培養雜技表演方面的綜合性人才。這些人才不僅僅能夠在臺上進行優美的雜技表演、能夠獨立或者合作完成特殊的雜技表演,而且能夠創造性地進行研究、分析和發揚。目前的情況是雜技人才受教育的時間短暫,雜技表演人才的文化程度普遍低下。
2、由于雜技的特點很多人對雜技學習不感興趣。相對于其他藝術,雜技表演需要有扎實的基本功和一些長期的高難度訓練,并且很多訓練有危險性,許多高空中的雜技令一些人望而生畏;因此雜技業人才急缺,后繼無人。很多優秀的雜技項目在逐漸消失。學習雜技需要從小就開始刻苦學習,很多孩子吃不了這個辛苦,很多父母認為學習雜技成名難度高。并且長期以來人們給雜技貼上危險的標簽。因此很多人對雜技學習不感興趣。同時要求雜技演員本身的素質極高。尤其是身體的柔韌性節奏感與敏捷度,不是一般人就能夠到要求的。此外雜技學習還有致命的一個問題:很多雜技年齡大了,不能參加表演了,由于沒有廣博的知識和高的學歷,他們退出表演以后無法對雜技進行深入的研究;而離開雜技舞臺又沒有其他的就業方向,因此選擇雜技行業的人越來越少。
3、缺乏統一的教學材料。雜技教育一直在我國延續和發展著。傳統的雜技教育就是師徒之間的口傳心授,專門著作少。即便是史書中記載有一些雜技教材,也已經失傳,只在史書上留下了只言片語。一直以來雜技人員注重經驗和心得,雜技教育注重“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往往師傅把自己的經驗口頭表達,徒弟們各自通過自己的努力練習。這種師傅帶徒弟的發展受歷史的限制,弊端重重。目前雜技面臨著新的機遇。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們要打破傳統的教育方式,以使雜技教育日趨完善,以符合我國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的宏觀戰略目標。目前我國文化事業教育發展到一定的高度,雜技藝術也水漲船高,我們要不斷的發展,要在國際市場上立足。我們必須要對雜技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夠不能夠適應教育的需要,我們要進行觀念更新,要提升教育目標、要提高訓練效率。對雜技教育進行科學的管理,我們要普及教學大綱,打破傳統的雜技教育各自為政的現象,統一雜技藝術界的教學材料、提高教學材料的質量,完善教育體系,形成統一的科學管理。
五、針對目前雜技教育的問題對策
1、建立正規化的雜技教育。大力推廣雜技學校的建立。讓更多的人能夠通過廣泛的渠道學習雜技。使用統一的教材,豐富教學內容。讓雜技教育開始向著學校化、正規化的方向發展。
2、打破傳統訓練模式。現在科學技術發達。在進行雜技基本功訓練的時候適當的使用高科技成果作為指導。可以有效的提高訓練效果。也便于訓練者和教練進行反復分析研判。
3、規范雜技教材。一直以來雜技界就缺乏規范的雜技教材。即便是同一個雜技節目,其表演技巧、表演的內容以及風格和表演方法也迥然不同,當然雜技表演千變萬化,但是如果能夠有統一的教材,不斷的讓雜技表演的內容豐富,讓技巧更加精湛,讓理論更加有效地指導訓練,這樣能很大程度的提高表演效果。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雜技藝術通過藝人的努力,不斷成熟發展,取得了傲人的成績。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演藝產業對雜技表演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用創新發展的理念指導,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能力,不斷增強鍛煉的意志,不斷發現新人,不斷推陳出新,使雜技藝術以及教育日漸成熟,迅猛發展。
參考文獻
[1]袁永杰.雜技思想教育方法初探[J].魅力中國,2013,(2):103-104.
[2]林秋梅.淺談雜技基本功和技巧訓練對于雜技演員的影響[J].東京文學,2014,(1):24.
[3]劉勇.雜技演員內在表現力 [J].藝海,2011,(11):40-41.
(作者單位:河北省雜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