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物工程技術在當前正如火如荼的發展著,之后在此基礎上對資源環境和社會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本文針對當前生物工程技術發展現狀和技術特點等,將生物工程技術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要點內容進行詳細分析和闡述:
關鍵詞:生物工程:技術;社會經濟;發展
1970年發展至今,生物科學領域取得了技術新進展,技術形式可謂多種多樣。我們應該從總體角度去進行宏觀分析與微觀分析,微觀上的生物學從細胞水平進入到分子水平,之后在此基礎上找尋生命本質、真諦,宏觀上生態學發展目標,旨在處理一些嚴重生態環境問題與嚴峻資源浪費、使用問題。二者效果均十分明顯。
9)生物工程技術簡述
生物工程是1970年期間興起的一門新興學科,以綜合性學科形式出現,我們通常所說的生物工程,通常主要是指將生物學理論和生物學技術視為核心操作基礎,前者主要涵蓋了微生物學內容、遺傳學內容和生物化學內容以及細胞學內容,之后在此基礎上與電子計算機技術和化工技術以及機械技術等有機融合,最大限度上發揮出分子生物效能,對遺傳物質操控具備自覺性特質,對生活改造和功能改造具備定向性特質,短期時間內進行新物種研發,此時具備超遠緣性狀特質,隨之借助與之相適應的生物反應器對工程菌予以培養,工程細胞株培養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生產大量有用代謝產物是生物工程的一大特點。
廣義之上的生物工程分為五大工程類型,即為遺傳工程內容和細胞工程內容、微生物工程內容、酶工程內容和蛋白質工程內容。上述五大生物工程領域之中,基因工程與細胞工程二者核心效能是將常規菌視為一種特定類型的遺傳物質受體,在此基礎上使其可以獲得相應外來基因物質,基于此,成為工程菌與工程細胞株。發酵工程與生化工程還有蛋白質工程,三者核心效能是在巨大潛在價值新物種條件下進行生長和繁殖,通過優質培養來凸顯潛力所在,達成較為良好的經濟收益和社會收益。
二、生物工程技術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要點闡述
生物工程應用領域相對來說比較廣泛,主要涉及到了農業領域、工業領域、醫學領域、藥物學領域、能源領域、環保領域、冶金領域、化工原料領域等,生物工程技術還會對世界軍事技術、經濟水平以及大眾生活帶來巨大變革和影響,可以緩解資源緊張和環境污染等狀況,前景無限。
10)促進農業生產效率提升
農業生物技術中,轉基因動植物研究與轉基因種植物開發,兩種事項最為突出。當前大豆和番茄以及辣椒等農作物新品種中,都具備了抗除草劑作用和抗病毒效果,不僅如此,還具備著較強的抗腐能力,農作物產出后耐儲性提升,并且影響多樣,這些農作物進入市場標志著新農業時代的到來。
未來農業發展必然是高效、安全的,農業工廠化是必然趨勢與走向,按照人類發展需求,需要對環境因素予以深度調整把控和調整,這是需要必然考慮的,達成規模化生產和機械化生產以及自動化生產,農業生產質量在生物工程技術影響下會平穩保持質量穩定和價格穩定以及供應穩定。轉基因食品安全性會得到保障,將此類產品投放市場大可放心。豬牛羊雞等家畜家禽具備營養保健功效和一定醫療效果,蔬菜水果轉基因類型食品也會推向市場,不僅大眾食品安全會得到保障,還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2.能源問題高效、節約處理
生物工程開發能源與生物工程運用于環境保護,此兩方面的應用現已全面普及開來。應該了解到的是,世界現存煤炭資源和石油資源相對有限,能源危機已經存在。煤炭和石油資源使用過程中,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力度只增不減。所以生物科學家研究小組正在為開發新能源躍躍欲試,準備應用生物工程技術進行生物能源開發,節約有效地球資源。1978年,美國培育出新型植物品種,就是廣為人知的石油草,石油草莖稈被割開之后通過提煉便會產生石油。再者,借助細菌處理石油污染問題,因為石油中成分不同,所以需要對應細菌進行分解操作來到目的,生物科學家們將細菌基因進行高度分離,之后在此基礎中進行一種細菌內集中,這樣一來,超級菌就形成了,通過高效分解石油達到優質凈化目的。
生物技術的出現,促使石油開采與開發,石油一次采油時所采量度為30%標準額度,然后還要進行加壓操作與注水操作,方可獲得多余20%額度石油。深層石油一般情況下會吸附在巖石空隙之上,開采難度十分之大。分解蠟質微生物加入后,石油流動性會較以往相比有所加強,采油效率因此得到了提升,我們稱之為三次采油。
3.工業生產效率穩步提升
科技是創新發展和不斷生產的動力,生物工程技術的出現,使得世界現有經濟結構發生了改變。生物工程技術的出現促進了傳統工業運作模式優化與整改,一般來講,化學反應進行,需要優異環境,比如說需要高溫和高壓等,但是毒性特點和危險性特點依舊存在,生物合成技術只需在常溫下運行即可,活細胞化學反應數量額度為驚人的2000,專一酶系統催化效果十分高效。活細胞整體中,酶與細胞器或者細胞膜之間相互融合,呈現為固態參與反應類型,
結束語
環境污染會在一定程度上對生態環境和人類生存造成破壞,危及人類生命安全。當前工業發展速度加快,隨之而來的污染也變得愈來愈重,生產排放廢物與垃圾的出現,對大氣和土地造成危害,威脅生態平衡與人類發展。生物工程技術的出現可以處理相關污染問題,緩解環境壓力,不僅如此,還會在農業、工業、能源開發和保護上起到一定作用,且效果明顯,世界環境得到良好保護,農業、工業生產效率提升,能源利用率也不斷攀升了,從而更好更優的有力促進了社會經濟不斷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南方紅豆杉組織培養研究進展[J].何康,樊正球,李麗,王祥榮.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7(05)
[2]丹參不定根組織培養的研究(Ⅱ)碳源、氮源和磷源對丹參不定根培養的影響[J].郭肖紅,高文遠,李克峰.中草藥.2007(06)
[3]丹參不定根組織培養的研究(Ⅰ)培養基種類、鹽強度和有機組分對丹參不定根培養的影響[J].郭肖紅,高文遠,李克峰.中草藥.2007(03)
[4]丹參不定根離體培養的研究[J].陳巍,郭肖紅,高文遠,陳海霞,黃璐琦,肖培根.中國中藥雜志.2006(17)
[5]藥用植物培養高產細胞系的選育[J].郭肖紅,高文遠,陳海霞,肖培根.世界科學技術.2005(01)
[6]藥用植物大規模組織培養[M].化學工業出版社,高文遠,賈偉主編,2005
作者簡介
王晶(1971-10),女,甘肅天水市人,名族:漢 職稱:副高,學歷:大學本科。研究方向:食品營養,食品安全,烹飪原料,社區養老護理。
(作者單位:蘭州職業技術學院 生物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