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鐵
摘 要:在隧道施工過程中,地質災害經常出現,它的出現不僅會影響到隧道施工的質量,也會提高隧道施工的危險系數。基于此,針對不同類型的隧道施工地質災害問題,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予以解決,以便在安全施工的前提下保證隧道施工的質量。本文對隧道施工地質災害的特點進行了闡述,并分析了隧道施工地質災害的類型,最后探討了隧道施工地質災害的防治措施,希望能為隧道安全施工予以借鑒。
關鍵詞:隧道施工;地質災害;防治;對策
引言
我國城市道路擁擠,城市路況堵塞現象嚴重,加快隧道建設腳步,建設地下隧道能夠有效緩解我國城市道路擁擠現象,減輕協警工作壓力,現階段我國隧道施工技術逐漸成熟,相關部門逐漸開展隧道施工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施工隊伍沒有充分考慮到不良地質對隧道施工帶來的影響,為了有效降低及預防災害的發生,相關施工單位需要改良技術,加強對施工區域的勘測,充分了解災害類型,從而在隧道施中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
1隧道施工地質災害的特點
第一,隧道施工缺乏科學的規劃,存在盲目施工現象,是導致隧道施工出現地質災害的一個根本原因,會對隧道施工的質量造成較大的影響。第二,在隧道施工過程中,隧道施工地質災害與自然地質災害相比,前者的影響力更大、危害性也更高,對隧道施工造成的影響與自然地質災害相比也更為嚴重。第三,從災害防治上來看,隧道施工地質災害與自然地質災害相比,前者能夠被預防和治理,但后者的預防效果不理想。基于此,在隧道施工過程中,為防治因多方面的因素而引發的地質災害,施工單位應制定全面的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利用相應的防治措施對隧道施工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進行防治,以此保證隧道施工的質量,并提高隧道施工的安全性。為實現這一目標,針對隧道工程的施工,施工單位應重視并做好隧道施工地區的地質勘察工作,針對隧道施工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應制定多種防治方案,對隧道施工可能出現的重大地質災害的防治工程的可行性進行深入研究,采用科學、適宜的施工方法,按照科學的施工流程,完成隧道施工工作,并對隧道施工的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監測,以此保障隧道施工的安全性,避免因地質災害的發生而影響到隧道施工的質量,從而確保隧道施工的質量能夠達到安全使用的標準。
2隧道施工中常見災害
2.1塌方問題
塌方是由于人為因素或自然因素導致圍巖失去穩定性,導致土體或巖體脫離原有結構而塌落的一種現象。引起塌方的原因有很多種,自然因素主要表現為地下水的作用、巖體本身的物理性能,如強度、裂縫等;人為因素主要表現為開挖作用力的影響、設計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支護方式不合理,支護時間不合理、挖掘面過大或爆破方式不對等。
2.2滑坡問題
在隧道中,上行線洞口與下行線洞口,容易出現滑坡。根據實際情況調查,在早期施工便道的修筑時,兩側就發生了局部滑動。在隧道進行明洞施工中,要分析開挖坡腳的大規模滑動,尤其在多雨的季節,下行線的滑坡比較嚴重,其周圍的土體會迅速吸水,嚴重會導致洞內的人員傷亡,最后形成公路斷開或塌陷。
2.3涌水問題
在施工中出現的地質災害中,涌水突水現象發生的幾率最高,而且所帶來的危害也更為嚴重。這種地質災害主要是因為開鑿時隧道遭到破壞或者是隧道所在區域原有的地質構造發生了改變,使得良好的地下水通過隧道進行排泄而發生的。
3施工地質災害處治原則
a)加強監測力度,時刻關注隧道圍巖體變形,做好監測預警工作。b)立即停止隧道的開挖,在確保隧道支護結構安全的情況下,盡快完成明洞施工及明洞反壓;同時,及時施作隧道二次襯砌及仰拱,盡快封閉成環。c)在隧道洞口、地表、邊仰坡處盡快做好排水系統,并保持排水系統通暢;對于隧道地表處存在的陷穴、落水洞、裂縫、坑洞等,應立即用黏性土回填密閉,防止雨水下滲沖刷隧道圍巖體。
4隧道施工地質災害的防治措施
4.1塌方災害的防治
在隧道施工中,塌方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地質災害。針對隧道施工出現的塌方災害,施工人員應在隧道施工之前,對隧道施工區域的地質結構和特性進行考察,以此對施工區域周圍的地質數據進行搜集,據此全面且詳細的掌握隧道施工區域的地質情況,以便在此基礎上對隧道施工可能出現塌方的位置進行判斷和定位,并根據判斷結果,制定適宜的防治方案,從而降低隧道施工發生塌方的幾率,確保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塌方災害能夠得到及時解決。此外,在隧道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也可利用導管對注入漿液,或是利用錨桿支護等手段,對隧道進行加固,以此提高隧道施工區域的圍巖體地質結構的穩定性,避免因圍巖體地質結構不穩定而引發塌方災害,從而在安全施工的基礎上保證隧道施工的質量。
4.2滑坡災害的防治
這種地質災害的發生原因主要是,碎石與亞粘土,直接影響隧道進出口的開挖情況。在雨水較多的季節,開挖洞口,會導致地下水的補給量不足,地表水下涌。如果沒有及時采取加固措施,就會出現滑坡。除此之外,雨水的增加,還會導致土體的含稅量增加,強度減小,摩擦力與粘聚力受到影響。施工人員要了解施工的主要情況,然后在沖溝交匯的位置,以及經常受到泥石流影響和塌方影響的洞口,采取有效的措施。如果選用大規模的處治措施,會增加資金投入,且影響工程正常施工。在開挖隧道洞口,要對沖溝進行回填,然后采取機械碾壓的措施。針對沖溝水流的影響,要避免出現較大沉降,防止回填工作受阻。
4.3涌水問題的有效防治
施工人員應對施工區域存在的巖層淤泥、溶洞、暗河等進行科學合理的技術處理。對于隧道施工較常出現的涌水問題,施工人員應采用排水或堵水技術對該問題進行技術處理,以免該問題對隧道施工造成較大影響。
結語
綜上所述,隧道施工中出現地質災害是影響隧道施工質量和效率的主要因素,也是制約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針對隧道施工過程中較常出現的塌方、涌水等地質災害,施工單位可采用適宜的防治措施對其進行處理,以此保證隧道施工的順利實施,據此提升隧道施工的質量,進而為安全使用隧道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高健偉.淺談隧道工程施工技術[J].建筑知識,2016(8):57–58.
[2]錢東升.公路隧道施工技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3]楊秋鳴.城市隧道開挖對周邊復雜管線的影響分析[J].建筑技術,2017,48(9):937–939.
(作者單位:貴州省遵義市遵義道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