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雪營
摘 要:近年來城市現代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人們生活理念和水平發生轉變,對工程項目提出更高要求。建筑工程是綜合了設計、施工、決策以及驗收等工序為一體的復雜性項目,各個環節關聯性極高,想要實現建筑施工的質量提高,離不開對施工整體工序管控。基于建筑工程項目施工效益的最大化,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要高度重視施工技術和現場管理工作。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及現場管理措施。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技術;項目管理;實踐舉措
隨著國家對外關系與對內改革程度的進一步加深,建筑企業市場的競爭形勢不斷加劇,為了確保建筑企業在市場中取得有利地位并謀求長遠的發展,建筑企業應當不斷加強施工技術與現場施工過程的有效管理,保證工程施工的工期與質量,推動建筑企業穩健發展。
1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實踐應用
1.1建筑樁基工程施工技術
目前常用的建筑樁基工程施工技術主要有4種:錘擊打樁法、振動沉樁法、射水沉樁法、鉆樁式沉樁法。錘擊打樁法指的是利用樁錘、電動機以及樁支架等設備來打樁,這種方法適用于具有一定可塑性的黏質土層,具體操作是利用樁錘下落產生的沖擊力將樁柱壓沉到地基中。振動沉樁法是將振動器固定在樁基的頂端,利用振動的作用將樁基壓入固定的位置,這種振動沉樁法可以將樁柱壓入比較堅硬的土層中。射水沉樁法的應用范圍比較廣泛,在淤泥土層、粉土層等地基中都可以使用,但是不適應于巖土層之中,射水沉樁法是利用水的沖擊力對地基進行打孔操作。鉆樁式沉樁法利用柴油鉆裝機,在設備的一端配置柴油機樁錘,另一端配置螺旋式鉆裝機,當設備在地基上完成鉆孔之后,馬上將樁柱插入鉆孔之中。這種沉樁法適用于軟土地基或者可能出現大范圍地面隆起或者塌陷的地基。
1.2建筑工程鋼筋混凝土技術
現目前,鋼筋混凝土技術已經被廣泛地應用于澆筑建筑結構之中。在建筑工程中使用鋼筋混凝土技術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首先是進行綁筋支模,即用鐵絲將鋼筋固定成為想要的結構形狀,然后再將建筑結構的模板覆蓋在鋼筋骨架外面,最后將混凝土澆筑進去。從整體上將,鋼筋混凝土技術的使用還具有以下工藝要點:其一,瀝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攤鋪技術措施。瀝青混凝土攤鋪技術是鋼筋混凝土技術的工藝要點之一,其中主要包含了澆筑、分層連續澆筑(即根據基礎深度進行分段連續澆筑混凝土,并保持每段澆筑長度的距離在2m~3m之間)等技術要點。其二,板式筏板鋼筋混凝土基礎。其技術要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板式基礎的布設、鋼筋綁扎(保證撐鐵規格不小于20mm)、模板安裝、混凝土澆筑。
1.3建筑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
建筑施工建設的規劃與設計與結構力學中強調的軸線布置與自然布置模式完全相反,常規模式下建筑的施工應注重加大建筑下層的剛度,加大密度網的厚度與墻的層數,通過加大建筑的底部的牢固,從而確保高層進駐的穩定性與安全性。但實際上,為了適應建筑的使用功能需求,施工的方式與建筑的整體布局與常規相反。上部空間減少,增強剪力墻的剛度設計,在下部把剪力墻改變成框架柱。同時在結果轉換的路層設置轉換層,建立樓層間的轉換關系紐帶。轉換層的高度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轉化層的高度范圍要與上層建筑的側向剛度進行的合適的比例配合,改善下層為位移角與內力的變化。
1.4后澆帶施工技術
在建筑的主樓與裙房間具有相應的后澆帶,在實際生活中,當施工人員進行工程建筑施工的時候,會將主樓與裙房之間進行相應程度的連接,在連接的過程中,施工人員會使主樓處于中央的位置,裙房圍繞主樓進行相應程度的環繞,在連接的過程中,主樓與裙房應進行一定程度的分開。在運用變形縫的基礎上,會使建筑的整體布局發生相應程度的改動,為了使此種問題得到相應程度的緩解,施工人員便需運用后澆帶施工技術,在運用此技術的過程中,便能使建筑處于穩固的狀態中,使其不會出現相應程度的沉降危險,工程施工進度得到相應程度的保障。后澆帶技術是一種新穎的技術,其能適應建筑工程不斷發展的步伐。
2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實踐舉措
2.1強化建筑工程的質量管理
質量是評價一項工程好壞的最低、也是最重要的標準。一項工程想要擁有過硬的質量,就必須要擁有一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責權明確,賞罰分明,為每一個環節進行嚴格的質量把關,禁止任何質量問題進入下一道工序。當前,我國建筑領域的管理水平還處于較低層次,發展緩慢,管理者缺乏對管理的端正態度,認識不夠深入,忽視管理的重要性這也是造成建筑工程管理不到位的關鍵因素。這些人對專業技術的了解和掌握嚴重不足,對施工中各種材料以及工藝技術的應用不到位,相關過程考慮不全面、管理控制不嚴格,尤其是一些工序非常復雜的情況下,這些人的管理不當,致使施工質量嚴重下降。觀念是影響行為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提高管理技術,必須要摒棄舊的觀念,及時更新知識體系,使實踐與理論更完美的結合。引進先進的建筑工程管理技術,為相關技術人員提供更多學習、提高的機會,使其不斷進行自我完善,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但是,在提倡創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同時,也要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確定準確的未來發展方向,不能一味的追求新觀念、新理論而忽略真正的需求,建立起一套毫無實用價值的假大空理論。
2.2強化對施工技術的管理
在正式展開建筑工程施工工作前,施工企業應當以施工現場的地質勘探報告為基礎,以工程基礎文件要求為依據,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工程設計和施工方案,選擇合適的施工方式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順利完成。此外,在施工過程中,還應該要選擇符合相關施工規范和質量控制要求的施工技術,確保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順利完成。同時要全面掌握與熟悉工作要點,通過分析熟練掌握各類要點。如砌筑施工中砂漿飽滿度、厚度等,或操作混凝土時,如何有效控制混凝土澆筑振搗插點與實踐。方便監管人員檢查監控,同時簡單確定控制工作方針與針對性。
2.3加強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安全是建筑工程一個核心內容,應該在結合實際情況基礎上落實責任制,層層分級負責,編制安全責任書,確保安全事故時可以有專門人員負責。同時,提升生產安全,增加資金投入力度,盡可能降低由于安全問題帶來的經濟損失,優化安全生產環節,確保施工活動安全有序進行。維護施工現場相關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相關管理人員應該為作業人員配備專門的安全防護用具,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佩帶專門的安全防護裝備,包括安全帽、防護服和靴子等等,還需要注重人員的安全意識提升,能夠嚴格遵循安全要求,只有這樣才能進入施工現場,盡可能降低安全隱患,維護人員生命安全。
2.4加強建筑工程成本管理
建筑工程項目效益關鍵在于成本管理,這就需要相關建設單位能夠明確相關負責人和成本控制目標,嚴格遵循工程建設要求進行成本管理,在保證工程施工質量和安全的同時,強化施工成本。同時,選擇合理的項目預算結算方法,切實將責任落實到實處,實現對建筑工程人類,資源、工程材料和機械設備的全方位管理控制,切實提升工程造價管理水平。
3結語
總而言之,建筑工程行業直接影響著人們財產安全、生命安全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情況,提高工程施工的技術管理和現場管理,能夠切實強化建筑項目建造水平和效益。由于人們對建筑項目的使用要求不斷增加,使得其性能越大多樣化。為了符合各種人群的需求,要求建筑工程在實際施工階段積極引進新型建筑材料和工藝技術。
參考文獻
[1]劉國棟,車云軒.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及項目管理路徑的若干思考[J].科技資訊,2017.
[2]彭水地.淺論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在施工技術質量控制中的應用價值[J].江西建材,2017.
(作者單位:天保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