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明軍
摘 要:小學語文是學生系統性接觸和了解語言文化知識的第一站,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合理運用語言溝通技巧,以此來保證師生之間開展有效的互動,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不難發現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教師在語言溝通技巧方面的運用效果并不理想,因而師生之間的互動對語文教學的促進作用難以得到有效發揮。以此為探討點,研究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溝通的語言技巧,希望可以促進整體發展。
關鍵詞:語文;溝通;語言
語文是小學階段的基礎性學科,學習好語文,不僅能夠讓學生學習好其他課程,而且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而要想讓學生學習好語文,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因為有效的溝通,不僅能夠幫助教師更深入地對學生進行了解,而且也有利于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知識水平的提高。然而,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在進行師生溝通時存在很多問題,最為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有效的語言溝通技巧,導致師生之間的溝通效果不盡如人意,因此,教師要從這一方面入手,采取合理的措施來提高師生溝通的語言技巧,從而促進整體的進步與發展。
一、師生互動帶來的作用分析
師生互動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必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這一環節所能帶來的作用和影響是巨大的,因此,在探討教師如何采取合理的措施來提高自己的溝通技巧之前,首先應該對師生互動所能產生的作用予以明確,從而為后續的探討奠定基礎。
(一)有利于提高教學活動的質量
教師與學生都是教學中的主體,這兩者共同構成教學活動,在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進行一個良好的交流,對于教師而言,能夠在與學生的交流之中及時得到學生對課堂進度的反饋,從而有效調整課堂進度,而對于學生而言,能夠集中課堂注意力,從而更好地投入教師所開展的教學活動中,因此,加強師生之間良好的互動,有利于提高教學活動的質量。
(二)有利于促進師生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
加強師生之間良好的互動,讓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真誠的交流,有利于教師與學生之間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促使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以及師生之間的感情更加親密。除此之外,加強師生之間良好的互動,還有利于促進教師專業素養的提高,因為溝通能力是教師專業素養的重要組成內容,因此,有利于教師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從而促進整體的發展。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溝通的語言技巧探討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如何采取合理的措施來加強語言溝通技巧,以此來促進師生之間進行良好的互動呢?這一章節就主要針對這一點,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策略,希望可以為實際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一些參考意見,從而促進整體的進步與發展。
(一)把握溝通時間
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溝通的語言技巧,教師需要注意的第一個方面就是需要把握溝通時間,從而促使師生之間的溝通更加有效化。一般來說,課堂是師生之間開展溝通的主要場所,因此,教師要合理運用這段時間來進行有效的溝通。首先是在課前的導入環節,教師可以提前進入教室,利用幾分鐘的時間來與學生進行溝通,詢問學生的課前準備工作,了解學生的準備情況,從而為課程的開展奠定基礎;其次是在課程開展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味地對學生進行教學,而是要在教學過程中融入談話的形式,從而促進課堂教學活動得到良好的開展;最后是在課程結束階段,教師可以請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進行總結,或詢問一下學生還有什么地方沒有聽懂,以此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以這樣的形式,在促進學生思考的同時也促進教師自己的反思,從而促進語文教學工作的發展。
(二)合理掌握溝通技巧
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溝通的語言技巧,教師需要注意的第二個方面就是合理掌握溝通技巧,從而促進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學生處于小學這一階段,無論是在生理方面還是在心理方面都還未成熟,因此,教師在和這一階段的學生進行溝通的過程中要盡量選用一些學生能夠理解又通俗易懂的詞語,如果教師在與學生的溝通過程中經常使用一些深奧、難懂的詞語,學生經常聽不懂教師的話,則會導致師生之間的互動產生不利的效果。與此同時,教師在與學生開展互動的過程中,所使用的語氣既不能太過生硬和嚴肅,也不能太過于隨便,同時選擇的交談內容要生動有趣,在營造良好氛圍的基礎上促進整體發展。
對學生而言,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合理運用溝通技巧來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有利于促進整體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尚楓林.淺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J].經貿實踐,2015(10).
[2]劉艷紅.淺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存在的問題[J].科技創新導報,2015(9).
[3]王學梅.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師生互動的問題與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15(26).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