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利
摘 要:新課程標準的推出,對于推動教育領域的發展有著重大的作用。從小學數學教學方式出發,結合實際情況與教學經驗,對其方式的轉變進行深度的思考。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小學數學;教學方式;轉變
新課程標準的核心,就在于教師要將學生放到課堂的中心,重視他們在課堂中的主體性地位。而小學數學教學方式的轉變,也是圍繞這個方面進行轉變的。但是我們在教學中也可以看到,不少教師的教學方式還是一種比較傳統的模式,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對于數學興趣的培養,還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教育改革。因此,我們要重視新課程標準的相關理念,將轉變落實到實際教學中。從我的角度來看,小學數學教學方式的轉變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
一、依托情景的創設,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熱情
數學新課程標準提出,數學的教學設計要緊緊地和學生生活聯系,并從學生自身的生活經驗與已存在的知識入手,創設各種形式的情景,為學生提供與數學有關的活動機會,從而激發他們對于數學的興趣。因此,我們教師在教學方式的設計中要重視數學情景的創設。
在創設的過程中,我們首先要明白其自身的作用。數學情景的創設,不僅是為了讓學生更加容易地掌握知識,將知識轉換為實際的能力,而且,這也是溝通知識與生活的有效途徑,是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比如說,在分一分的教學中,教師在情景構建中可以結合學生身邊的“超市”來進行。在這個情境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超市售貨員出售物品,讓他們懂得分類的重要性與含義,讓他們對分一分產生興趣。
小學數學教師要注意的是,在創設情景中,不要過度地追求形式感。如果過度的話,會讓課堂教學目標失真,同時也脫離了學生的實際生活,這會影響情景創設的實際作用。從現代教學角度來講,創設教學情景應當遵從三個方面。首先要遵從的是真實性,其含義就在于教學情景應當與客觀的現實相結合,不能夠脫離實際的世界。其次要遵從的是發展性。教師應當在情景構建過程中,要保證情景符合學生自身的成長。如果學生缺少感悟,可以結合多媒體教學形式來進行情景的創設。再次是趣味性。由于小學生年齡的原因,他們一般都對趣味性的事物有著充分的好奇心,充分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與求知欲望,能夠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
二、依托自主探究形式,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的重要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總是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下。這種情況在很多時候都限制了他們自身探究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應當轉變這種教學方式,發揮出學生自身的主體性,培養他們自主探究的意識。比如說在進行“二十以內的進位加法”的教學時,為了提高他們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問題,讓他們自行進行解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給班級里的學生進行分組,可以以同桌、前后桌等形式進行共同討論。這樣學生都能夠主動地參與到討論的過程中,并分享不同的解題思路與方法,這樣不僅能夠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夠提高他們的合作意識。
三、依托實際體驗,享受數學的樂趣
任何知識的學習目的都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數學知識也是如此。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在他們獲取知識的過程中,都是好奇心驅使他們去進行主動體驗、實驗的。所以,我們在進行數學教學時,要重視學生對于知識的實際體驗,讓學生從被動學習模式轉換為主動學習模式。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興趣,還能夠讓他們在體驗的過程中,享受知識體驗所帶來的樂趣,同時這還能讓學生將知識與實際情況相結合來解決問題。比如說在進行“對稱”的相關教學時,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樂趣與知識體驗,教師可以這樣來安排活動:讓學生準備一張白紙,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制造”一個對稱的圖形,并畫出對稱軸。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在體驗的過程中明白,所謂對稱就是圖形兩邊的大小、外觀都是一樣的,同時在對折后,其還能完全重合。這種實際動手的活動,在很多時候都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并且也促進了他們自身知識體系的構建。
四、依托評價,來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新課程標準中,要讓我們教師注意自己的評價,并且還要體現及時、適度、多樣等特性。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毫無激情可言,同時當學生出現錯誤的時候,教師都是對其批評教育,絲毫不在乎學生為什么會出錯。因此,我們教師要轉變評價方式,從學生個體差異性的角度進行評價。比如說,有一些學生在課堂上表現不是很突出,他們突然有一天在課堂上舉手回答問題了,教師可以稍微夸張一些進行評價,例如“XXX很好,你回答的時候比平時都帥”。當一些學困生獲得了進步,教師應當以鼓勵、賞識的角度對其進行評價。例如“XXX,你這次非常好,希望你下一次能夠有更好的表現”。沒有哪一個學生不喜歡教師表揚的評價,這不僅能夠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還能夠讓學生對學習保持著充沛的熱情,讓他們有更大的信心投入學習當中。
總的來說,小學數學教學方式的轉變,是教育發展的需要,也是培養未來人才的需要。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明確這一點,用更好的教學方式來培養祖國的下一代。
參考文獻:
[1]劉小清.新課程標準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探討[J].南昌師范學院學報,2014,35(3).
[2]田琴.新課程標準下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3(6).
[3]劉靜宇.淺談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數學教學[J].成才之路,2009(25).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