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欣
摘 要:四到六年級為小學高年級,對這一年齡段的學生來說,數學學習也變得較為困難,因此要想學好數學這一科目,開始需要數學筆記這一工具來輔助學習。老師在課堂上往往會講解重點題,但是教學上很難完全避免不足之處,老師往往缺少對自己的教學成果的跟蹤和總結分析。因此這需要學生在課上聽課之余,做屬于自己的數學筆記,老師可以通過筆記檢測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況,及時改變教學思路。旨在讓學生了解到記數學筆記的類型和需要遵循的原則方法。
關鍵詞:數學筆記;重要性;原則;分析總結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老師往往會主動培養學生記筆記的好習慣,但還是僅僅將記筆記看成是學生的任務。老師甚至會將記筆記布置為課堂作業,不斷訓練和培養學生的記數學筆記的好習慣。但是有些學生總會敷衍了事,應付作業。因此老師需要教學生如何正確記錄數學筆記,讓學生真正掌握記筆記的原則及方法,這樣最終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數學筆記的類型
學生應該有長期的數學學習計劃,尤其到了高年級數學難度加大,數學難題也多了起來,題目類型更多了,每天的數學題量也不斷增加。做筆記的過程也就是加強記憶、進行自我分析以及自我總結的過程,需要一個長期計劃,因為不斷的自我提升才是做筆記的目的。學生的數學筆記應該分為難題筆記,錯題筆記和專題筆記三類。三個類型的數學筆記中每一筆都是最好的數據資料。(1)做難題筆記。記難題筆記往往能夠加深記憶,同時還可以進行總結,對難題進行分析,能夠更好地把握解題思路。(2)做錯題筆記。做計算題題型,演算是學生的基本能力,在繁瑣的計算過程中,學生需要冷靜思考,并且熟悉解題思路,最后還要進行檢驗,這一過程需要不斷進行練習。通過錯題本,針對自己的不足對癥下藥,不斷進行自我完善。(3)做專題筆記。對各種題型進行分類記錄,可以讓學習變得更加條理化。通過數學筆記教師和學生可以看出在數學這一學科上的不足之處,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思路,為下一階段的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提供思路。
二、記數學筆記的原則
記數學筆記時需要遵循以下三個原則:首先是遵循連貫性原則,也就是要遵循循序漸進的規律,小學數學題都是從基礎題型開始,要想學好難題,就要從簡單題型出發,從演算能力出發,老師在講解一道難題時,都會先將難題中簡單的部分進行講解。數學是講究解題思路的,老師都會在講解難題之前,先講解一道簡單易懂的題,再逐步加大難度,因此學生在記錄難題時,應該遵循從簡到難的規律,將老師講解難題的整個過程都記錄下來。這樣也可以將思路捋順,使解題思路變得更加清晰。其次還要遵循類推性原則,這也是記錯題要遵循的原則。記錄錯題的目的,就是記錄自己的不足,并通過不間斷地記錄數學筆記,從數據資料中找出自己整體的不足,再做強化練習。最后做數學筆記要遵循相關性原則。三類數學筆記不是孤立存在的,三類筆記之間是相互聯系的。例如,一道難題總是做錯,它往往應該在錯題本和難題本中都出現,因此在記錄筆記時也不應該怕麻煩,可以在三個類型的數學筆記中重復記錄,因為這樣既能加深記憶,又能從多方面分析原因。
三、對數學筆記進行分析
做完筆記之后,要學會對筆記進行分析。往往做完數學筆記之后學生都會看,但是看得也僅僅是這道題,往往不會對整個數學筆記進行數據資料分析。但是做筆記還應該對整體數據進行分析,以下三種分析方法可以應用:首先是因果分析方法,例如做錯題本,從中找出做錯題的原因并進行分析,不僅僅針對一道題,而是從中發現學生在數學這一學科上的不足,例如數學計算題總會出現錯誤,但是每道題計算的錯誤不一樣,可以從解題思路出發,分析是不是因為馬虎或是計算不嚴謹造成的,需要學生認識到端正自己的態度才行。其次是類比分析方法,在做專題筆記的過程中往往會發現其中的規律。一個問題不可能僅僅出現一次,對于在數學筆記中記錄的難題或是錯題,會發現相同的問題,難題中的難點,也許就是產生一道錯題的原因,學生可以從中認識到是哪個難點把握不足之后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然后是統計分析方法,將三本筆記之間重復的題進行統計分析,本著相關性的原則,從多個方面進行分析。記錄數學筆記有利于學生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
小學高年級數學老師不僅需要養成學生做數學筆記的習慣,還要不定期收錯題本,對學生的數學筆記尤其是錯題本進行分析和總結,找出學生學習的難點和易錯點,為之后的教學重點提供思路。對于難題本,老師要劃重點,帶領學生歸納重點題,因此學生的難題本也是老師歸納整理的重點題本。學生要養成記筆記的習慣,既能鍛煉學生的學習思維,也能對學生將來的人生起到積極作用。學生利用數學筆記可以學會總結錯誤,當他們再次回頭看時問題也許不再是問題。
參考文獻:
[1]張奠宙,李士.數學教育學導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徐斌艷.數學教育展望[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唐瑞芬,朱成杰.數學教學理論選講[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