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是一節充滿生活情趣的課程。水果是自然界賜予人類的珍貴禮物。它們色澤鮮艷,品種多樣,營養豐富,味道醇美,不要說咬上一口,光是看看就讓人垂涎欲滴,心情愉悅。在我國,水果還被賦予吉祥的寓意,蘊含著深刻的傳統文化內涵,是藝術家樂于表現的題材。
本課是以人物為主的創作課程,都是通過對生活有趣的畫面,表現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本課的重點是以夸張的手法表現吃水果的動態及表情。課程中的很多水果照片目的是引起學生關注水果的外形大小和顏色的特點,讓孩子們全面地認識水果,培養孩子們的觀察能力。課本中的孩子吃水果的圖片展示目的是:為觀察孩子們吃水果的動作和表情提供素材,提示教師可以用游戲或表演的形式突出水果好吃,喚起學生在吃水果時的快樂記憶,感受吃水果時的愉悅心情。通過體驗引導學生充分感知造型活動的樂趣。
二、教學目標
1.了解不同水果的顏色、外形特點以及被賦予的傳統吉祥寓意。能夠運用夸張的手法,大膽地表現出學生吃水果時的動態和表情,并創作出有趣的畫面。
2.通過游戲、表演、探究等活動,啟發學生觀察和表現水果的顏色、形狀及帶給人不同的感受,引導學生發現和體會吃水果時的夸張動作與表情。
3.引導學生感受生活的情趣,體驗創作的樂趣。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運用夸張的手法通過動作、表情大膽地表現吃水果的樣子。
2.教學難點:如何畫出夸張的動作與表情,創造出生動的畫面。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引入話題。
猜一猜:
老師帶來了盒子,請同學上來把手伸進去摸一摸,感受它的形狀并說出來。猜猜它是什么?回答問題。
(二)了解水果的造型特點,感受情趣,引出課題。
說一說,想一想。
(1)拿出來觀察它的色彩、外形特征,說一說如何表現,學生回答問題。
(2)教師演示并出示圖片。
(3)說一說水果的味道,出示課題:好吃的水果。
(三)欣賞名作,知識拓展。
水果不僅是小朋友的最愛,也是畫家喜歡表現的題材。在齊白石爺爺這張畫中,水果還有特殊的含義呢!欣賞作品《百世多吉》介紹水果的吉祥寓意。
柿——世,桔——吉,諧音。因此這幅畫命名《百世多吉》,寄托了畫家希望祖國平安美好的愿望。了解生活中運用象征與諧音的方法表現吉祥寓意的水果。
鞏固知識,水果的寓意,蘋果——平平安安,桃子——長壽,橘子——吉利,葡萄——豐收。通過知識的拓展加深對傳統文化的了解。
(四)品嘗水果:觀察回憶吃水果的動作和表情,學習夸張的表現手法。
1.出示圖片,吃水果時還有哪些好吃的表情,學生回答(張大嘴巴,舔嘴巴的舌頭,飛濺的口水,瞇起的眼睛)。
2.出示課件小朋友吃水果的表情,指出哪個最生動?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指出夸張的手法。
3.出示課件吃水果時有趣的動作,讓學生感受并學會表現細節。
(五)欣賞學生作品,借鑒方法。
(六)教師示范,學生總結。課件出示,降低學生繪畫難度。
學習不同的表現方法(粘貼畫,繪畫),不同的工具使用(油畫棒,水彩筆),畫面哪些地方有吸引力(色彩,構圖,創意,表情,動作)。
(七)藝術實踐
作業要求:
1.請大家仔細分析水果的形狀和顏色,畫出吃水果的樣子和場面,注意表現出誘人的水果和夸張的人物表情。
2.作品展示評價:
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欣賞他人的作品,圍繞老師的問題(評價要點:喜歡誰的作品,哪幅作品吃水果的表情最夸張?哪幅作品突出了水果好吃),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和自由表達自己情感的能力。
(八)小結,拓展。
參考文獻:
曾亞敏.好吃的水果(小班)[J].幼兒教育,2014(Z4):18-21.
作者簡介:朱莉(1984.10—),女,籍貫:安徽淮北,工作單位:六安市解放路第一小學,淮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美術教育),研究方向:小學美術教育,學歷:本科。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