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玲
摘 要:堅定不移地推進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的改變是課程改革的主要任務之一,而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語文課程標準中的明確要求。合作學習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習小組為教學基本形式,教師與學生之間,彼此通過協調的活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并以小組總體表現為主要獎勵依據的一種教學策略”。學習方式的改革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
關鍵詞:教學;合作學習;新課改
新課改要求改變原有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由此看來,改變學習方式,由過去的傳授式學習變為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改革課堂教學,貫徹新教學理念,實施新課程標準的重要手段之一。合作學習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將帶來深遠的教育效益。這已成為新課改第一線上老師們的共識。課堂合作學習要做到“合作、有序、開放有度”,真正做到“忙而不亂”。就拿低年級學生來說,低年級學生年齡小,自控能力差,容易出現混亂的情況。這就更需要科任教師及時發揮主導作用,應循循善誘,因勢利導。使合作學習逐步走向“有序有效”的探究合作學習的方法,我個人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師要備好“合作教學方法”的流程
教師必須熟悉課程內容,詳列教學目標,擬定教學計劃,要決定好小組人數,分工要明確,設計小組活動方案,制定個人績效評估和小組及小組績效評估標準等。教師在活動一開始要講明注意事項,建立正確認知。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教師期待看到學生學習成果的水準、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學生必須做的事、教師將如何來評價學生的活動成果以及采用何種分組合作的方式。每組的組員一方面要將教師布置給他的任務作好,另一方面要幫助同組其他組員。在小組活動時,可根據教材的不同和學生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活動方式。
二、讓學生積極參與合作
在學生自主活動中,教師必須解釋內容,解釋愈清楚,學生愈能知道自己在活動中如何做才能達到預期目標;學生若明了他們所進行的活動是有意義的,他們會更愿意在小組中積極合作,共同參與。所以要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讓學生認識到每個人的表現都會影響到小組合作的成敗。例如,在教學《跳水》一課中,我是這樣設計小組合作的,首先讓學生把握水手和孩子的角色意義,使課堂變得生動活潑。最先出場的水手們在返航途中無事可做引發事端,使孩子陷入絕境。雖然他們最后為孩子脫險作了努力,但從他們身上我們得到更多的是教訓。在教學中通過思考:故事中水手們做了什么?引導學生閱讀水手們在故事發展的不同階段的神態和動作變化,抓住“風平浪靜、三次大笑、驚呆和勇敢”等重點語句,小組閱讀后合作交流,把握水手的形象。孩子是貫穿全文的主要人物。他因猴子的挑逗和眾人的嘲笑,傷害了自尊,因而一時沖動使自己置身于險境,醒悟后又因極度恐懼而驚慌失措。指導學生運用把握水手們形象特征時使用的學習模式,提出問題,孩子是怎樣步入險境的?引導學生從對孩子詳細的神情、動作和唯一的一句語言描寫中領悟幼稚而莽撞的他為自己的行為付出的代價。教學中創設情景小組合作,積極為孩子脫險獻計獻策。質疑后引導學生閱讀思考,課文中船長是什么時候出現的?他是怎樣做的?體會船長臨危不亂并準確地做出判斷——跳入大海是兒子化險為夷的最佳選擇,所以他果斷地采取措施——立即用槍命令孩子跳水脫險。
三、針對實際及時表揚和冷處理
學生的勇敢和自信是贊美出來的,對低年級學生而言,更是如此。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贊美。贊美可以讓平凡的生活變得美麗。但在合作學習中表揚必須是公開、公正和及時的。比如:教師運用舉手的信號,那么在教師舉手之后迅速做出反應的小組,應該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以引起其他小組的注意,并主動模仿。小組表揚是成功實現課堂合作學習強有力的手段。要讓學生懂得怎樣做好,怎樣做不好。最清楚有效的方法就是把最好的小組作為榜樣,及時表揚。但當課堂上出現亂哄哄的現象時,教師要先關注做得好的小組,并有意識地讓其他小組向他們學習。如果教師過度關注那些亂哄哄的行為,往往會帶來消極影響,所以遇到這種情況時應該冷處理。最好的策略就是教師對消極的行為暫時不予理睬,對積極的行為倍加關注,讓學生自己主動拋開消極走向積極。
總之,合作學習是讓學生憑借小組合作的方式來激發學習的興趣和提高學習的效率。學生愿意與小組其他成員成功地達成學習目標,鼓勵甚至幫助其他同學追求卓越的表現,讓學生們通過合作學習,利用集體的智慧一起成功。但是合作學習只是學習方式的一種,必須適時適度地使用。合作學習并不能完全替代接受式學習與傳統的教學,要注意合作學習與接受學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結合。同時要求教師必須具有現代教育的理念,學習現代教育方法,不斷提高自身文化素質和修養,努力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新課改中不斷做出努力。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