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平
數學在小學課程中是一門比較重要的課程,也是一門比較枯燥、難以理解的課程。我們在教學之中,要把數學學習的主體看作是學生,讓學生自主去學習,而在很多的時候,學生卻被當成了一種知識的收納容器。作為教師,我們不能一味地去灌輸數學的知識,要在課堂上想辦法讓學生去主動學習,教給學生數學學習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去尋找數學知識,探索數學奧秘,體會到數學課堂的樂趣。讓學生在課堂上成為數學學習的小主人,這樣才能更容易地將書本上的知識以及老師提供的資源都變成自己的東西。
教師應該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將數學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要改變以往課堂教師講課、學生練習的舊模式。教師要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讓他們自己去學習本節課的知識。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多提出一些數學問題,讓學生去思考,這樣學生在思考的時候會更有目的性,會更有效地學習本節課的知識,同時還要給學生提供更多自我體驗的機會,這樣學生通過活動等進行親身的感受,會獲得更多的體驗,進而提高學習興趣。因此,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之中,一定要盡可能地做到充分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使學生更能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真正在課堂上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我認為還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設計精彩情境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之一,而有效的情境教學中重要的一點是,要有恰當的問題情境,那么有效的、恰當的問題情境應該具備兩個要求,第一點要求是問題的創設既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階段,還要對學生有一定的難度,這樣才能夠讓他們對知識產生學習的欲望。第二點要求,問題的創設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尤其是小學生,好奇心還是很強烈的,設計一些富有情趣的問題,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以及學習的興趣。所以,在課堂的導入階段,設計巧妙的情境導入環節,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去學習課堂新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說,通常意義上來講,一旦學生對將要學習的東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么他就會自主、積極、主動地對知識進行深入、細致的學習,而且是興致勃勃地去探索,去感知,重要的是學生也會更加主動地去搜索與所學知識相關的內容,使學生的知識涉及面更加廣泛。不怕困難,遇到困難更會興趣盎然地去解決問題,這同時又體現和鍛煉了學生的鉆研精神。
三、靈活運用教學手段,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自主學習上來
小學生都有一個特點,因為年齡小,自己的控制能力比較差,注意力很難集中,容易分散。注意力分散就容易讓學生走神,就更不容易引導學生到自主學習這條路上來。所以教師就應該巧妙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用新穎奇特的教學形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去進行自主學習。
第一,數學是一門比較枯燥無味的學科,有很多書本的知識比較抽象,所以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難以理解。這就要求我們教師運用教學手段,把枯燥的數學知識形象化,讓數學課堂動起來。例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運用一些色彩比較鮮艷的道具,還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和成語,再加入一些適合小學生進行的課堂小游戲,在這些活動的關鍵地方引入恰當的疑問,增加學生對知識的印象。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將靜止的知識轉化成動態的效果,盡可能使學生感受到學習過程之中的新奇和樂趣,這樣學生通過直觀的感受和親身的體驗,感受到數學王國的樂趣,就會更有興趣投身到數學的學習當中去。
第二,教師教學的內容不應該只局限在課本之上,還應該將所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數學本身就是一門和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書本中的很多知識都可以和生活結合起來。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之中,要邊講邊練,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知道數學的來源,還要將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之中,解決學習和生活之中遇到的問題,這樣學生會體會到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讓學生經常感受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進而能夠愛上數學,努力學習數學。
四、以賽促學,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信心
競賽是一種非常好的教學模式,因為小學生具有爭強好勝的心理,所以我們在教學之中適當地進行一些數學小競賽,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競賽時每名同學都會比平時學習更加積極和主動。競賽中,小學生都希望獲得第一名,獲得老師的表揚,收獲自信心。教師要善于運用學生的這種心理,組織各種小競賽,比如規定時間內答完一些口算題,誰的準確率高誰就勝利,或者給出一道題目,誰的解題方法多誰就贏,又或者是同一道問題,誰的方法簡便巧妙誰就是勝利者,等等。
總之,不管是哪種方法,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而獲得成功的時候,就會樹立起很強的自信心,也會對數學學習產生極大的興趣。通過一系列教學手段,學生一定會更加的努力,更加主動地學習。因此,要讓我們的教學充滿生機,要充分培養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不但愛學而且會學,真正成為課堂上的小主人。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