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麗
摘 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不能獨霸課堂,而且還要具有時不時的“退出”講臺的意識,要盡可能地把學生推向講臺,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表現自我。讓他們暢所欲言地講一講,說一說,講一講他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說一說他們對文中某個問題的看法。這樣會最大限度地激發起學生自主學習、自覺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欲望;滿足;策略
新課程改革中有一個很鮮明的教學理念,即“要盡可能滿足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欲”,把這句話翻譯明白一些,那就是告訴我們每一個任教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不能獨霸課堂,而且還要具有時不時的“退出”講臺的意識,要盡可能把學生推向講臺,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表現自我。讓他們暢所欲言地講一講,說一說,講一講他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說一說他們對文中某一個問題的看法。誰都不能否認,無論是成年人還是未成年人,每個人都有表現欲,都有展示的欲望,當他對某一個問題有了自己的見解尤其是成熟的見解的時候,這種表現的欲望就越加強烈。教學過程中,作為教者的我們是如何看待學生這種表現欲的呢?筆者主要是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談一談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以求引起大方之家的指正。
一、滿足表現欲望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在幾乎全國各地都在高喊要全力打造高效課堂,這一口號一點都沒有錯,可是怎樣才能打造高效課堂呢?要知道高效課堂教學中,必須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必須要強調培養學生主動自覺的學習意識。而要想讓學生具有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各個環節的設計中,一定要刻意給學生留出一定的空間和時間來讓他們表現自我,讓他們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讓他們能夠充分發揮自己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我們都知道,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獨霸課堂,一統課堂,學生沒有學習的主動權,只能被動接受。從課堂的情境看,表面看好似老師把所有的知識點都講得非常全面,也非常透徹,但實際上其教學效率、教學效益、教學效果并不高也不好,原因何在?就是因為學生沒有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對所學知識只是被動接受,這其中毫無學習樂趣可言。而我們所大力提倡的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恰恰符合學生愛動、愛表現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這樣就大大調動起了他們自主、自覺學習文化知識的積極性,培養了他們自覺和主動學習的意識,對學習具有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由此,課堂學習的效率、效益、效果自然而然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二、滿足表現欲望可以幫助學生增強自信心
我們必須看到這樣的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現在有一些學生尤其是學困生,在學習上往往沒有積極性和自信心,而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能盡可能讓學生充分展示的話,就能夠最大限度地幫助這些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努力樹立起自信心,并努力向著自己既定的目標前進。所以說,我們每一個教師在教育教學的每一個階段,每一個節點,每一個環境里,都要盡心盡力為學生創造更多更好的展示自己的機會和條件,盡可能多給予學生展示和表現自我的機會。讓學生從一點一滴的學習進步當中最大限度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和成功的快樂,從而進一步樹立起有效學習和高效學習的自信心。在平時上課時要盡可能多設計一些比較簡單的、容易的探究問題,盡可能讓他們最大限度地展示自我,表現自我,讓他們在同學們面前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此時,我們老師就要及時對他們這種行為進行肯定,大力激勵他們奮力前行,并讓他們認識到“我能行”,從而克服學習自卑的心理,努力走出學不好的心理陰影,大踏步邁向成功的階梯。
三、滿足表現欲望可以及時掌握學情,發現問題
課堂教學中,如果我們能夠讓學生充分展示和表現自我,就能夠充分檢驗學生自覺自主對知識的預習和合作交流的情況,特別是能夠檢驗出這兩個學習環節中學生對文本知識的學習狀態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由于我們的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僅僅靠四十五分鐘根本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識講得面面俱到,因此,對于一些學生不通過教師的講解也可以弄明白也能夠學會的知識,教師在課堂里就沒必要再去重復講解。教師應該通過學生的展示和表現,尤其是那些學困生的展示和表現,了解學生對于哪部分知識學得好,還有哪部分知識沒有學透沒有學好,沒有學好沒有學透的知識就可以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或者老師的講解來完成好,由此充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總之,我們的教學是為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是在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因此,通過學生的展示和表現,還可以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讓我們努力在教育教學中為學生搭建起表現自我的舞臺,充分展示出他們的青春活力,讓他們自覺學習,自主學習,快樂學習,從而達到全面健康的發展。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