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文春
摘 要:在邊疆農村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由于教師自身素質的參差不齊,教學媒體輔助的缺乏,學生家庭教育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低年級普遍存在著識字率不高、錯別字多、寫字姿勢不端正、執筆方法不對、寫字不規范等問題,查找、分析存在的問題,總結出應對措施,是當前要務。
關鍵詞:邊疆識字教學;問題;措施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起始階段,是閱讀、寫作的基礎,只有認識了字才能使語文中的其他教學有條不紊地進行。小學低年級的識字量是小學各年段中最多的,對學生識字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規定: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因此,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學的難點。而當下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狀況如何呢?筆者在調研觀察的過程中發現,低年級識字教學內容枯燥,教師教得吃力,學生學得辛苦,而且很容易回生。如果說語文教學像一個瓶子,識字教學就是瓶頸。識字教學的質量,直接影響語文教學的速度和質量,進而影響素質教育的進程。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鑒于此,筆者作為一名教研員隨機到全縣各所鄉鎮及村級學校聽取了低年級識字教學課34節,訪談了26位低年級語文教師,發現低年級識字教學存在不少問題。如:小學生普遍識字率不高、錯別字多、寫字姿勢不端正、執筆方法不對、寫字不規范,從我們的上聽課中也發現一些讓學生識字率低的原因。
問題一:識字教學方法單一生硬
教師在上識字課時,把一篇課文的生字全部板在黑板上,讓學生一個一個組詞,組好詞開始用不同的方式讀后寫。極少出現讓學生用組詞說一句話。
問題二:識字教學重難點不突出
在低年級完成大部分識字任務,為中年級系統讀寫訓練打下基礎。生字表上有“我會認”和“我會寫”的生字,大多數教師都是平均用力,方式一樣,都是以讀寫為主。
問題三: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氛圍
教師上識字課發現一個現象,就是識字教學時枯燥乏味,學生不想聽,弄得教師的識字教學很被動,老師累,學生沒有學會本節課教學的生字。
問題四:寫字姿勢不規范
寫字姿勢、執筆方法、規范寫字的重要性,如:拇指包住食指,握筆低,筆桿靠得太高;下巴離書的距離只有兩寸高;把頭偏向左邊低頭書寫。這些錯誤的姿勢在教學時沒有認真糾正、指導、示范。
應對措施一: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學習生字時不要只學生字,要結合教材進行,利用學文識字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識字教學上的創新就是對枯燥無味、抽象、難以理解、難以認識的漢字,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掌握知識,掌握漢字規律,減輕學生負擔,培養創新能力,保持孩子們強烈好奇心和旺盛求知欲。
應對措施二:識字教學多樣化
教師在上識字教學的時候可以根據字形的特點利用謎語識字、形近字識字、兒歌識字、加一加識字、順口溜、熟字加偏旁、換一換識字等多種識字方法,更能激發學生學識字的興趣,能活躍學生的思維,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玲玲的畫》,“玲”是本課的生字,可以讓學生說說是怎樣記住生字的,我們可以用加一加、熟字加偏旁、換一換的教學方法來記住生字,學生喜歡用什么方法能記住生字就用什么方法,利用這些學生比較喜歡和符合實際教學的方法來學習,學生才會在輕松愉快中掌握生字。
應對措施三:識、寫、用相結合
識字教學不是讓學生讀一遍又一遍,在教學時,我們不僅要讓學生認識這個生字,還要求指導學生書寫,從觀察字形到練寫再到檢查、糾正、賞析,應該步步落實,在教學時出現新的筆畫、新的部件、學生容易寫錯的地方需要教師一筆一筆地帶寫,在學生寫的時候教師還要不斷強調、提醒、糾正學生寫錯的字。還要讓學生運用到說話、寫話中,有的生字教師要從字的結構和字義方面去引導學生識記生字,讓學生主動識字,教師教的目的是不教,讓學生畫出生字組詞后,讓學生用生字組詞說一句話,邊疆的孩子在語言表達上就有障礙,當學生不會說的時候,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在課文里劃出這個生字的組詞和句子,讓學生模仿說,這樣長期堅持學字帶詞、詞帶句的教學,學生慢慢地就運用自如了。
應對措施四:合理、巧妙地應用多媒體
多媒體技術是我們教師常用來輔助教學的一種方法,它集聲音、圖像、文字、視頻、動畫等為一體,全方位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使學生的認知渠道多元化,讓學生通過多種感官獲取相關的信息,特別在識字教學中,采用多媒體來輔助更能創設出逼真的教學情境,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穿插白板技術,利用白板技術演示出漢字標準讀音與筆順演示,能查漢字的拼音(包括多音字)、部首、總筆畫數、字義及相關組詞,是教學生識字、正確書寫、理解漢字的好工具。
巧妙的識字教學方法,能解決識字教學困難。我們只有通過轉換學習角度、降低識字難度來減輕學生的負擔。在豐富多彩的識字方法潛移默化的熏陶下,學生感受到學習漢字的樂趣,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無限魅力,會越來越喜歡漢字。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