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張靜
1建立科學的創新思維體系,推進文化產業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1在建立合理的教學目的、課程內容的基礎上,研究創新思維訓練法,建立基礎課以及與后續設計課程之間的良好銜接關系。形成一套操作性強、清晰明確的教學方法體系,幫助啟發和引導學生創造性理解藝術與設計的關系來達到培養和評價學生藝術素養的目的。
研究重點是通過在基礎課和專業課中實踐創新思維方法,真正有效發揮基礎課的作用,幫助實現專業課培養應用型人才并培養學生藝術素養。
培養環境藝術設計創新思維的目的是要達到“創造”與“創新”相結合,通過別具一格的設計思維來樹立起獨特的自然觀、審美觀,提高自身的藝術設計素養。這種創新思維、設計素養的形成可以培養和評價學生藝術素養的目的。
1.2建立科學的創新思維體系在高等藝術學院的重要性
創意思維也稱作創造性思維,人腦通過對客觀事物的理解,進行針對性的創新思維活動,從而形成對問題新穎的闡述。它在整個環境設計專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關系到設計作品的成敗。大學生經過四年學習環境設計專業課程。根據實際教學反饋,多數畢業生并不具備創新能力,主要體現在“忽略設計前期調研”、“設計目的不明確”、“不會對主題進行創新性創作”等問題。學生大多數按照指導教師的要求進行創作,但這樣的完成效果并不理想,學生的設計創新能力并沒有提高。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這樣不利的想象?如何提高大學生設計創新能力?高等藝術院校應根據不同的辦學特點,建立獨特的創意思維體系,運用科學的方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從而找到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
2.創新思維體系研究基本思路
目前該方法已經分別在15屆和16屆學生中實踐,在教學活動中發現,該思維訓練法對于銜接環境藝術設計基礎課和專業課起到一些成效,能有效發揮基礎課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作用,這些成效充分說明該方法的可行性,希望能夠在此基礎上確立項目,以獲得更加穩定的資源和條件,進行深入研究,早日形成操作性強、清晰明確的方法體系。
現在,學生的學習方式與學習思路基本上都以“傳承”為主,以“復制”和“粘貼”作為基本的學習目標,把傳統的設計概念當做了永恒不變的真理,沒有對“自我理解”加以重視。這種學習的方式和學習的目的都存在這很大的問題,它不會帶給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更不能培養和評價學生藝術素養的目的。要在環境藝術設計方面取得創新性突破,樹立起自身獨特的設計風格,引領時代環境藝術設計理念的走向,除了要擁有一定的天賦之外,后天的實踐性操作與明確的創新思維訓練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環境藝術設計的學習過程當中,尤其是設計實踐的過程當中,學生要注重對自己創想能力、創新思維的培養與訓練。
2.1實驗的方式方法
本項目組成員對國內藝術高校進行調查研究,針對擬解決問題,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高校學術進行隨機問詢。調研各高校環境藝術設計課程教學方法,以及成果展示,獲取有效的課程設計方法。
技術路線:借鑒國外教學經驗,“以學生為中心”、“討論法”、“引導式”等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創造性地理解。
2.2實驗分階段方案
(1)前期調研與資料收集階段。本項目通過前期調研國內有名的藝術高校,收集相關課程設計資料,了解各高校的設計基礎課教學方法,以及其教學方法產生的教學成果。
(2)教學方法研究與實踐階段。系統研究國內外創意思維訓練教學方法,制定系統的基礎課與專業課課程設計,教研組成員應用統一的課程設計分別授課,在本校進行教學實踐。
(3)后續研究與結題階段。從階段性教學成果中不斷修正和反思課程漏洞,查漏補缺,深入研究課程設計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法,繼續實踐,最終形成結題報告和研究論文。
2.3實驗推廣階段計劃安排
教研組成員應用統一的課程設計分別授課,在教學活動中實踐該思維訓練法,研究其對于銜接環境藝術設計基礎課和專業課的作用,保證藝術教學中培養和評價學生藝術素養的目的。
3創意思維體系研究基本方法
創新思維訓練法是指在環境藝術設計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藝術審美素質和表現能力的培養和評價,是通過啟發視覺洞察力、開拓視覺思維想象力、體悟藝術表現語言這些階段過程實現的。
兩段式教學是指將環境藝術設計本科教學分為基礎課和專業課兩個教學體系,基礎課是為專業課打基礎,專業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應用型人才。
在環境藝術設計當中培養學生藝術素養,不是靠教師“教”出來的,而是靠學生掌握豐富的知識、熟練的表現技能、良好的創新思維能力以及優秀的思維品質綜合互動而產生的。知識和表現技能是可以通過一定的積累和反復訓練而獲得的。與思維的能力可以通過一定的專項訓練得以提高的道理一樣,各種思維互動的辯證能力也是可以通過有意識的培養得以提高的,而思維品質作為素質因素也可以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逐漸形成。
3.1意義及推廣應用價值
本項目在建立合理的教學目的、課程內容的基礎上,研究創新思維訓練法,建立基礎課以及與后續設計課程之間的良好銜接關系。形成一套操作性強、清晰明確的教學方法體系,幫助啟發和引導學生創造性理解藝術與設計的關系來達到培養和評價學生藝術素養的目的。
本項目研究重點是通過在基礎課和專業課中實踐創新思維方法,真正有效發揮基礎課的作用,幫助實現專業課培養應用型人才并培養學生藝術素養。
培養環境藝術設計創新思維的目的是要達到“創造”與“創新”相結合,通過別具一格的設計思維來樹立起獨特的自然觀、審美觀,提高自身的藝術設計素養。這種創新思維、設計素養的形成可以培養和評價學生藝術素養的目的。
4建立科學的創新思維體系,對未來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提供指導依據
創意思維體系針對環境設計專業大學生開設的專業基礎課,目的解決大學生思維習慣。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新型的創新產業不斷出現。如:“移動互聯網設計,移動終端設計”等。創意思維體系也應隨著文化與科技的發展進行改變,也應根據新型的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加入特色思維模塊。無論今后的創意思維體系應如何變化,但對于創意應遵循清晰性和邏輯性等特點。
(作者單位: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