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
摘 要: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們對生活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眾對母嬰室的關注度明顯提升。尤其是在我國“二孩”政策全面開放和鼓勵母乳喂養(yǎng)的大背景下,母嬰室將成為新媽媽們出門所必需的設施。雖然兩孩政策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決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但同時也給社會帶來了諸多的困擾。本文將以徐州市為例對母嬰室在當前社會中的一些問題進行闡述,以及從法律的視角對母嬰室的建設、使用、管理進行分析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背景徐州研究意義建設管理使用
一、研究背景
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全面開放,新生兒的數量將會在短期內激增,據統計,2011年我國育齡婦女數量達到3.8億峰值,預計2020年我國育齡婦女數量是3.3億。2015年全國新生兒的數量為 1655萬,在未來 5年里,因“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將會使新增人口達 1800多萬,這就牽涉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在公共建設方面的需求尤為突出,其中就包括在公共場所母嬰室的建設是否足夠。據調查了解,在我國很多公共場所至今仍難尋母嬰室的蹤影,即使有也大多設施簡陋,缺乏管理,難以讓媽媽們安心地為寶寶們喂奶、換尿布,特別是對于初為人母的年輕媽媽們來說,在遇到這種情況時更是手足無措,媽媽們在孩子的哭聲中狼狽的尋找隱蔽的角落、用大衣遮擋或者讓家人打掩護、抱著孩子躲到氣味難聞的廁所,這些現象與我們宣揚的文明社會是格格不入的。一方面,由于我國大眾普遍對母嬰室還不太了解和關注,對已有的母嬰室不珍惜,不愛護里面的公共設施,隨地亂扔垃圾,造成了管理上的困難;另一方面,我國的法律法規(guī)上對母嬰室并無硬性規(guī)定,只在個別文件中提及,使得在對母嬰室的建設管理上不夠重視。
然而,在國外,母嬰室卻像洗手間一樣隨處可見,而且室內設施齊全、裝飾溫馨,也有專門的人員進行管理,母嬰室的使用率非常高,新媽媽們出門在外無需擔心哺乳、換尿布等問題,新媽媽們和新生兒們都有一個非常舒適的環(huán)境。并且,大眾對母嬰室都十分了解,知道在哪些地方會有母嬰室,知道該如何使用母嬰室,對母嬰室的維護也都比較用心。在有些國家,母嬰室已經在法律法規(guī)中確定下來,例如,蘇格蘭頒布《母乳喂養(yǎng)法案》,英國頒布《平等法》規(guī)定‘若女性哺乳時受到不當待遇,等同性別歧視。
二、徐州市母嬰室的調查情況
筆者對徐州市母嬰室的情況做了問卷調查和實地調研,調查主要以到徐州的公共場所發(fā)放問卷和以網絡的形式針對眾多網友展開,共發(fā)放份調查問卷 600份,其中有效問卷為 510份。其中女性占到 62.1%,選擇母乳喂養(yǎng)的占到 59.8%,而在公共場所見過母嬰室的只有 38.7%,甚至還有 18.7%的人不知道什么是母嬰室。可見,至少從在徐州市的調查來看,母嬰室的普及程度實在不高。在調查中,認為見過的母嬰室設備齊全,對帶孩子的家長十分方便的只有 24.4%,而認為見過的母嬰室設備齊全但都是擺設的占 17.2%,設備簡陋不起作用的卻有58.4%。從數據中可以看出,盡管有母嬰室的存在,但大多形同虛設,不能從實際上解決新生兒家長的問題。調查中我們還發(fā)現,認為母嬰室應該建在商場、機場、火車站、汽車站、地鐵附近的人最多,共占了 85.7%,認為母嬰室里必不可少的有尿布臺、成人座椅和嬰兒椅、洗手池、垃圾桶,因此筆者在實地調研過程中主要正對上述地點和上述設施進行走訪和查看。首先針對商場,筆者發(fā)現對母嬰室的建設屈指可數,特別是像金鷹、云龍區(qū)萬達廣場這種人口較為密集的地方,而其他一些商場如中央百大、銀座中的母嬰實更是“少得可憐”,有也是缺乏管理,不符合標準。而在機場、火車站、汽車站附近,筆者并未看到母嬰室的身影。在走訪調查中還發(fā)現,群眾對母嬰室的需求較高,但了解較少,因此對母嬰室的一個普及宣傳也是相當有必要的。
三、研究意義
在未來的幾年里,隨著新生兒的數量的大大量增加,加強對母嬰室的建設十分的必要和急切。首先,哺乳期的母親也需要走親訪友、購物旅游,母嬰室的設立為他們提供了出行的方便,使她們無后顧之憂,緩解尷尬情形的發(fā)生,可以安心的帶寶寶出門,有利于促進母乳喂養(yǎng)和寶寶的健康成長。通過調查可以針對群眾的需要對母嬰室進行建設,致力于全方面滿足母嬰的需要。其次,對母嬰室的使用方面進行研究分析,總結出問題出現在哪里,以方便對癥下策,使母嬰室的設施更加完備,環(huán)境更加整潔,使用更加方便。減少在公共環(huán)境中可能對嬰幼兒引起的感染,保護他們的健康。最后,通過對母嬰室的建設、使用、管理的研究分析,可以針對現階段所存在的問題用法律的手段進行規(guī)制,使母嬰室的建設管理成為一種社會義務,可以有效防止偷拍、偷窺等不文明行為,有利于對女性隱私的保護。
四、母嬰室的建設
(一)、如何推動社會母嬰室的建立
當下,以依法治國為基本原則的中國社會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中國成為我們追求的目標。從法律的角度來推進中國社會母嬰室的建立,既符合目前社會的主流方向,也將會使母嬰室的建設更加順利。
在公共場合哺乳本來就是一個母親的基本,任何人都不得歧視。但是,目前社會上還普遍存在著對在公共場合哺乳母親的不尊重。甚至有些哺乳的母親在一些不太友善的公眾目光下,自身變得小心翼翼,不敢去維護這本應屬于自己的尊重和權利。
國外的一些國家已經意識到這些問題,并從立法上來保護哺乳母親的權利。如,英國就早已頒布了《母乳喂養(yǎng)法案》,保護哺乳母親在公共場所哺乳的權利;美國的大部分州也都頒布了相關的法律或規(guī)定,保護婦女在公共場所給孩子哺乳的權利。很可惜的是,我國目前還沒有關于保護在公共場合給孩子哺乳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出臺。
保護母親在公共場合哺乳這一基本權利,并將其納入法律保護范疇,這只是推動建設母嬰室的第一步而已。想要推動公共場所母嬰室的建立,就要從立法上來規(guī)制。將母嬰室的建設納入相關法律,讓在公共場合建設母嬰室成為城市規(guī)劃的一部分。據報道,日本則將把設立母嬰室寫進法律,明確規(guī)定超過5000平方米的公共場所必須設立母嬰室。只有這樣,才能推動母嬰室的建設較快實現,讓母嬰室得到較快的普及。
(二)建設什么樣母嬰室
建立母嬰室并不是盲目的建立,而應通過有關法律將其建設標準化。在推動母嬰室的建設過程當中,相關法律、法規(guī)應當給出合適的建設標準。在筆者做調查的過程當中發(fā)現,盡管有的公共場合配備有母嬰室,但基本上都是十分簡陋的。
就目前配有母嬰室的情況來看,情況好一點的是一個小房間,但里面只有一個放孩子的桌子,一個洗后的水池和一個烘干機,除此之外什么也沒有。而情況差一點,就只是在女士衛(wèi)生間的的洗手臺邊上弄了個嬰兒板而已。這樣的一些母嬰室又怎么能夠給帶孩子家長們帶來便利呢,因此關于母嬰室的建設規(guī)范和標準的制定也是刻不容緩的。那么最基本的、標準的、規(guī)范的母嬰室應包含的什么呢?
筆者認為,應將母嬰室的最低標準設置為:足夠的空間,洗手池,至少一個座椅,地面安裝防滑裝置,提供適宜的溫度以及附有安全帶的育嬰臺。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這個社會不再只是母親帶孩子,越來越多父親、爺爺、奶奶會單獨帶孩子出去。這個時候母嬰室的設置就不能只考慮母親帶孩子的情況,還要考慮這些人群單獨帶孩子出去的情況。
五、母嬰室的管理
母嬰室的建立是不夠的,對于建設好的母嬰室應如何管理,才能讓其實現最大化的作用,不至于形同虛設,這又是一大難題。現實生活中,一些商場、車站雖然有母嬰室,卻不開放,或者無人維護,或配置不合理,發(fā)揮不了實際作用,這涉及母嬰室的管理問題。[1]
筆者認為母嬰室應設專人管理,確保母嬰室的正常運轉。政府有關部門,應對管理母嬰室的人員進行上崗培訓,并且應定期對其進行培訓,讓母嬰室的管理和服務充滿人性化。設有母嬰室的公共場所,應將做好標志以確保引導人們能盡快的找到母嬰室,并做好相關措施勸阻無關人員入內。
六、母嬰室的使用
(一)在筆者調查過程中發(fā)現,社會中絕大多數人對于母嬰室都還是不太了解,很多人都還不知道母嬰室是干什么的。筆者認為,政府和這些公共場合的管理機構應做好母嬰室的宣傳工作,讓社會大眾更多地了解母嬰室,這樣才不會導致建設好母嬰室卻無人問津,提高母嬰室的利用率。
(二)有關部門應制定相關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使用母嬰室的人群的范圍,防止其他人隨意占用母嬰室的資源。
(三)作為使用母嬰室的人員,應遵守相關規(guī)章制度,合理、規(guī)范地使用母嬰室。
(四)對發(fā)生在母嬰室內的各種侵權事件,應適用相關法律進行合理的賠償和救濟。
在我國當前社會背景之下,母嬰室已成為大多數家庭所需要的一項公共設施,因此,對母嬰室的建設、管理、使用應當給予更多的關注,以便給婦女兒童們一個更好的保障。
參考文獻
[1]郭星.母嬰室建好了更要管理得好[N].遼寧日報,2016-03-09(012)
(作者單位:蘇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