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焓 嚴紅梅
摘 要:中華五千年上下文明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在世界全球化,中西方文化互相滲透交融的境遇下,中國源遠流長的茶文化走出國門,登上世界的舞臺,中國的茶葉改變了許多國家原來的引用習慣,其中尤韓國為甚,在中韓兩國交往日益頻繁的當今社會,研究中國茶文化對韓國的影響,無疑為中韓兩國提供了一條文化交流的便捷通道。
關鍵詞:中國茶文化;韓國社會;影響
1.茶文化的穿入
“梵香引幽步,酌茗開凈筵”,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韻味濃厚。韓國與中國地域上唇齒相依,自古以來就有著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與聯系,在兩國人民的友好交往中,凝成了深厚的友誼。茶文化是兩國源遠流長的文化交流內容之一,特別是茶文化作為兩國文化交流關系的紐帶,一直起著重要作用。喝茶,對于韓國人而言,是一天忙碌中最珍貴的時光,盡管在韓國咖啡文化盛行已久,但歷經幾個世紀的沉淀,茶文化已與韓國本土文化融合,形成了獨具韓國特色的茶文化。喝茶對于韓國人來說已越來越流行。
2.中韓兩國茶文化交流
早期茶的傳播者主要是佛教徒,而佛教最初傳入高句麗為公元372年,因此可推測茶傳入朝鮮半島時間大約在公元四世紀以后。在六世紀和七世紀,新羅為求佛法前往中國的僧人中的大部分是在中國經過10年左右的專心修學,爾后回國傳教的。他們在唐土時,當然會接觸到中國茶文化,并在回國時將茶和茶籽帶回新羅。韓國古籍《三國史記》載:"前于新羅第二‘卜七十弋善德女王(公元632-647年在位)時,已有茶。"善德:女王已屬三國時代末期,故韓國飲茶不會晚于七世紀中葉。
三國時期,是韓國開始引入中國的飲茶風俗,接受中國茶文化時期,也是韓國茶文化萌芽時期,但那時飲茶僅限于王室成員、貴族和僧侶,用茶祭祀、禮佛。
3.中韓兩國茶文化異同
由于韓國的茶文化是從中國從中國傳入,因此兩國茶文化具有一定共同之處。例如,朝鮮半島在三國時代以飲用餅茶為主;高麗時代以飲用碾茶為主;朝鮮時代以葉茶為主要飲用茶。在我國宋元時期,韓國普遍流行宋的“點茶”;在元代后期,中國茶文化在韓國進一步加深,“茶房”、“茶店”等等逐漸興起;80年代,韓國專門成立了“韓國茶道學院”教授茶文化,韓國的茶文化又再度復興。中國茶文化傳入朝鮮半島后,不斷與韓國茶文化相互交融、彼此滲透。韓國茶禮的精神“和、敬、儉、真”傳承了中國茶文化的主旨,中國人心地善良、以禮待人、簡樸廉政、以誠相待的特點,也深深的影響到韓國。
與中國葉茶不同,韓國本地傳統茶在韓國也非常流行。“傳統茶”不使用茶葉,可以放幾百種材料,大多數會加入蜂蜜。“傳統茶”不用開水沖泡,而是將原料長時間浸泡、發酵或熬制而成,是一種天然與健康的飲品。具有藥用價值的各種湯,包括藥丸和膏熬成的湯,都被稱為“茶”,這便是“傳統茶”的前身。現在,韓國“傳統茶”已經成為一種強調天然和健康的甜飲。
韓國的茶文化深受中國的茶文化的影響。傳統的韓國茶禮,與日本茶道有些相似。而高麗五行茶禮突破了這種模式,人數較多、內涵有所豐富,是韓國層次較高的茶禮。
4.中韓兩國茶道的比較
韓國的茶道精神是以新羅統一初期的高僧元曉大師的和靜思想為源頭,中經高麗時期的文人李行、權近、鄭夢周、李崇仁之發展,尤其以李奎報集大成。最后在朝鮮李朝時期高僧西山大師、丁若鏞、崔怡、金正喜、草衣禪師那里得到完整的體現。元曉的和靜思想是韓國茶道精神的根源,李奎報把高麗時期的茶道精神歸結為清和、清虛和禪茶一味。最后由草衣禪師集韓國茶道精神之大成,倡導“中正”精神。總的來說,韓國的茶道精神即敬、禮、和、靜、清、玄、禪、中正,其中融合了儒道釋的思想,而敬、禮、和、清、中正主要體現了儒家思想。
中國的茶道精神源于陸羽《茶經》 “儉”的思想和釋皎然的“全真”思想,中經裴汶、趙佶,至朱權而集大成。中國茶道精神可概括為清、和、靜、真、儉、淡,老莊道家的思想成分重一些。
韓國茶道受儒家思想影響最大,故重敬、禮、和、中正;中國茶道受道家影響最大,故重清、真,返樸歸真,任運自然。
5.結語
中華茶藝在當代是清一色的泡茶茶藝。韓國茶禮則以泡茶為主,點茶為次。中華茶藝重茶的品飲、沖泡藝術,韓國重禮儀形式,“工夫在茶外”。韓國受地理環境、氣候環境限制不適于種茶,故無論是茶的產量還是質量韓國茶都無法與中國茶相比,他們不能象中國人那樣可以品嘗種類繁多、風味各異的茶葉,故只能在茶道器具,茶道的程序和禮儀上花樣翻新,日趣繁復。中國茶道重茶、重藝,韓國茶道重禮、重儀,兩國彼此取長補短,又兼具獨特性,韓國茶文化體現當地文化特性的同時,也是儒家思想在朝鮮半島的一種文化體現。
參考文獻
[1]從儒釋道三教的角度來看中韓茶文化 - 周瓊瓊 孫威江 - 《 福建茶葉 》 - 2011,33(1)
[2]中韓茶文化學歷教育的比較研究 - 蘇祝成 - 《 職業教育研究 》 - 2013,(10)
[3]"茶禪一味"的三重境界 - 余悅 - 《 農業考古 》 - 2004,(4)
[4]從跨文化交際看中韓茶文化 - 崔婧琪 - 《 福建茶葉 》 - 2017,39(6)
[5]浩瀚無涯 世界之茶——“中韓茶文化交流會”綜述 - 柏凡 - 《 農業考古 》 - 2002,(4)
[6]“中韓茶文化交流會”歡迎詞 - 曾紹陽 - 《 農業考古 》 - 2002,(4)
[7]中韓茶文化交流與比較 - 丁以壽 - 《 農業考古 》 - 2002,(4)
[8]韓國的三國時期是指從指在公元前57起到公元七世紀新羅統一三國,有七百年時間,值中國西漢宣帝至初唐高宗時期。這個時期在中國,飲茶風俗從巴蜀地區向中原廣大地區傳播,茶文化由萌芽進而逐漸發展。
[9]高麗五行茶禮是古代茶祭的一種儀式。茶葉在古高麗的歷史上,歷來是“功德祭”和“祈雨祭”中必備的祭品。核心是祭掃韓國崇敬的中國“茶圣”炎帝神農氏。
作者簡介
張焓(1989.01-)女,漢族,四川西昌市人,碩士,助教,主要從事韓國語教育研究
(作者單位:西昌學院 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