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 劉志鵬
摘 要:固體制劑在藥物制劑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固體制劑相比于其他劑型,有很多優點,因此研究固體制劑制粒技術是非常必要的。我們應結合不同制劑的特點、適用類型及影響因素,不斷改進工藝,提高技術水平,采用聯線生產方法,應用不同的制粒技術制造出符合國家質量要求的藥品。
關鍵詞:固體制粒技術;制粒生產工藝;優點;聯線生產
濕法制粒壓片歷史悠久,至今仍被普遍采用,其適用于對濕熱穩定的藥物。濕法制粒壓片時,首先藥物要進行粉碎過篩,粉碎藥物的粒度因不同品種而異,通常固體藥物的粒度愈細,則溶出速率愈快,藥效就愈高。
平日較為常見和常用的固體制劑劑型有散劑、片劑、顆粒劑、膠囊劑、滴丸劑及膜劑等,總共在藥物制劑中占70%。而應用到制粒技術的固體制劑片劑、顆粒劑、膠囊劑在固體制劑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且制粒質量對藥品的后續生產和成品質量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業內相關人員應該做好制劑制粒的工藝研究,并結合設備的使用技術生產出符合要求的合格的顆粒。我們在固體制劑的研究過程中要不斷調整處方、改進生產工藝、改善制粒技術,不斷提升我國固體制劑的產品質量、生產效率。
1固體制劑制粒的方法及特點
制粒是指將原輔料通過一系列的操作后,改變原來的物理形態使之變成均勻顆粒的過程。制粒方法包括流化床法、干法制粒、普通濕法制粒、噴霧制粒法和復合型制粒法。流化床制粒方法是指當物料粉末在容器內自下而上的氣流作用下保持懸浮的流化狀態時,液體黏合劑向流化層噴入使粉末聚結成顆粒的制粒方法。流化床制粒方法的特點是可以在一臺設備內進行混合、制粒、干燥,甚至包衣等操作,簡化了制作工藝,節省了制備時間,勞動強度大為降低;制得的顆粒多為多孔性柔軟顆粒,密度小、強度小且顆粒的粒度均勻,流動性、壓縮成形性好。
濕法制粒壓片工藝中,制出合適的軟材這道工序是關鍵。制軟材是在已混合均勻的粉末狀原料中,加人適宜的潤濕劑或粘合劑混勻即成。此種制粒方法適用于熱敏性物料、遇水易分解的藥物,并且方法簡單、省時省力。但是使用時應注意由高壓引起的晶型轉變及活性降低等問題。
2固體制劑制粒的優點
粘合劑系指能使無粘性或粘性較小的物料聚集粘結成顆粒或壓縮成型的具粘性的固體粉末或粘稠液體。如各種不同濃度的淀粉漿等。但在片劑實際生產中,往往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僅用水或乙醇,即使增加用量,粘性也往往不足,壓成的片劑疏松易碎;若單用粘合劑如10%淀粉漿,在用量少的情況下,即使延長混合時間,粘性還是不夠。若增加10%淀粉漿的用量,往往粘性過大,或者軟材合適即用手緊握能成團而不粘手,用手指輕壓能裂開。但是這些軟材上顆粒機由篩孔擠下時就成長條狀,顯然這種顆粒干燥后會過硬。怎么才能使軟材經過制粒機篩孔既不呈長條狀落下,又不呈粉狀落下,這個度單靠適當的潤濕劑或粘合劑,在生產中往往難以掌握。
當今濕法制粒裝備已發展到高速濕法制粒,而其中高速混合制粒機是近年來發展的比較快、應用得最多的制粒設備,亦是最經濟的。其把混合與制粒工藝合在一起,并在全封閉的容器內進行。其特點是既節約了時間又滿足了GMP要求,混合效果好、生產效率高、顆粒與球度佳、流動性好、易清洗無污染、含量穩定和能耗低等。其是一種制粒量多、速度快、顆粒好、能耗省的設備,深受用戶的歡迎。目前幾種固體制劑工藝已占全部固體制劑制粒設備中的70%。但是,其對制粒的物料有一定的要求。
此外,生產制造成本相對較低,服用與攜帶方便,改善了物料的可壓性;制備過程的前處理經歷相同的單元操作,保證了藥物的均勻混合與準確劑量;改善了藥物的溶出特性,使藥物在體內首先溶解后才能透過生理膜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
3固體制劑制粒的發展前景
根據市場需求,結合國內制粒制劑生產工藝的特點,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依靠自身的優勢和力量,我們研制出了新型固體制劑制粒干燥聯線,成為當前新型的聯線操作流程,適用于片劑、膠囊劑等前道工序以及顆粒劑的生產。但是,如果粒徑過小,微粒過細,則小粒子易于重新聚集,反而影響藥物的崩解溶出。如復方羅布麻片,當浸膏粉過七號篩時,其細粉制成的片劑,崩解時間為40一45min當浸膏粉過五號篩時,其細粉制成的片劑,崩解時間為25一30min所以,在藥物粉碎過篩時,不能簡單地認為藥物粒度越細,制出的片劑的溶出崩解就越好。該方法提高了生產率,降低了勞動強度,減少了可能污染的環節,使生產過程做到無塵化。改進主要集中在生產工藝、生產技術、生產設備以及所用的材料方面,這種聯線生產,一次生成,將濕法制粒、濕法整粒、沸騰干燥、干法整粒、物料輸送、混合等有效地組合起來,杜絕了人為二次污染,使制粒、干燥工藝更加科學合理,減少了設備占用的空間,并且可以保證較高的制粒成品率,降低了勞動強度與粉塵污染。
4結論
制粒工序是片劑、硬膠囊劑和顆粒劑等生產的第一步,也是影響整個產品質量非常關鍵的一步,它直接影響產品的重量(裝量)差異、崩解時限、硬度和脆碎度等,是口服固體制劑中工藝控制水平要求最高的一個工序。對該工序的全面分析研究顯得非常迫切,國內的一些研究文章大多是針對傳統的工藝設備,較少涉及發達國家采用的最新制粒工藝設備。伴隨21世紀藥品生產與質量管理規范(GMP)要求,對抗流感藥、延長生命的藥品、新型緩、控釋制劑包括醫學微創技術中應用的制劑、仿生制劑等必須采取科學的全程監控。新的給藥系統技術將開拓新的市場,促進未來制劑的人性化與自動控制制劑等新一代生產技術與綜合控制并舉的發展局面。
參考文獻
[1]崔福德.藥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234-235.
[2]田耀華.制藥裝備符合GMP要求的設計和選型要點(二).中國制藥裝備行業協會,2003
[3]金慧臻,狄留慶,汪晶,等.中藥浸膏粉體吸濕及改性技術研究進展[J].中成藥,2011,33(11):1960-1964.
[4]王晉,張汝華,馬曉光,等.高速攪拌制粒工藝與片劑抗張強度的關系[J].中國醫藥工業雜志,1999,30(9):391-393.
(作者單位:遼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