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華
摘 要:社會保險是一個社會問題,直接關系到社會的穩定,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之一。本文闡述了新形勢下社會保險管理工作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探索工作思路,創新管理方法,運作規范,職工受益的工作思路,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職工社保;管理;工作思路;創新
社會保險是一個社會問題,直接關系到社會的穩定,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之一。社會保險除具有法律性質,還具有社會契約性質。它幫助勞動者抵御、分擔、降低風險,為其構筑了一個安全網。社會保險是國家強制實施的保障制度?,F在我國的社會保險管理已步入規范化發展的軌道,社會保險管理框架初步形成。煤礦企業社會保險對于保障勞動者經濟生活的安定和身心健康,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促進煤礦企業的和諧發展和進步,發揮著重大、不可替代的作用。煤礦企業是國家能源需求的重要提供企業,是實現社會秩序穩定和健康發展的動力之一,其社會保險工作必須與當前社會發展的新形勢相適應,做好服務工作,發揮煤礦企業社會保險工作的重要功能。
一、煤礦企業社會保險管理工作的現狀
煤礦企業社會保險管理與每個職工的切身利益密不可分,事關生存、健康和發展。健康的社會保險能夠有效促進每個煤礦企業職工家庭的和諧與穩定,它的協調發展也會為整個社會的穩定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因此,在市場經濟發展的今天,在重視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的同時,要不斷對煤礦企業社會保險管理工作進行創新,要注重煤礦企業社會保險管理的作用與功能,這是整個煤礦企業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首先,傳統的煤礦企業管理方式導致社會保險管理工作與社會保險制度的發展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市場經濟中的優勝劣汰機制使得一部分企業取得長足發展,也有一部分企業最終走向倒閉。這就使得企業對未來產生了強烈的憂患意識,企業員工對社會保險產生了全新的認識,其重要作用也更加明顯,地位逐漸上升。社會保險可以為員工解決后顧之憂,實現人心的凝聚,促使企業更快的發展。煤礦企業行業長期被鐵老大的思想所禁錮,阻礙了其參與競爭的觀念,也影響了煤礦企業行業的社會保險管理工作的與時俱進,因此,必須對其進行創新,做好對煤礦企業行業離退休職工的服務工作,為煤礦企業事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其次,在煤礦企業社會保險管理的創新工作中,要明確認識社會保險與煤礦企業社會保險之間的關系,以滿足新階段企業社會保險管理工作的需求為目的。隨著煤礦企業行業改革力度的加大,要將社會保險工作發展到整個煤礦企業領域,推動其實現跨越式的發展。企業保險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能夠成為整個行業發展提供保障。同時,利用煤礦企業社會保險的杠桿作用可以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獎勵和鼓舞職工,推動煤礦企業跨越式發展的重大目標。
二、煤礦企業行業社會保險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煤礦企業行業的社會保險管理工作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逐步實現制度化和規范化,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極大的進展。但是隨著整個社會的社會保險制度的深入和發展,煤礦企業社會保險也暴露出其滯后性的問題,需要不斷進行創新加以改善。
(一)工作觀念不夠解放。煤礦企業部門的員工對社會保險存在認識上的不足,雖然行業的社會保險執行的時間比較早,但是很多職工仍然存在觀念上的偏差。例如,有些人認為社會保障與員工自身沒有關系,認為在退休后仍由企業發工資的方式更加方便,退休后的生活不需要社會參與等傳統思想影響較深。在一些年輕人看來,距離退休時間尚早,也不知道國家將來會有什么新的政策出臺,因此在個人繳費上不積極和主動。
(二)行業社會保險專業隊伍素質有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險具有較強的專業性,與政策息息相關,這就需要較為專業的社會保險從業人員,既要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專業素質,又要經驗豐富。社保人員在工作中需要服務的是單位的職工,在日常的工作中存在對國家文件掌握不透徹、理解不深刻的問題;在對職工進行相關政策的解釋時,宣傳和講解不清晰,致使職工對政策的理解有歧義;有時在接待職工來訪的時候,情緒不高,忽視工作方式,敷衍了事。有些單位的社保人員由于年齡偏大,對社保相關軟件不能熟練掌握,致使日常工作效率不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這些現象都直接影響社保工作的質量和順利開展,產生負面影響。
(三)社會保險政策宣傳和普及不到位。社會保險制度與企業的經濟收益、員工利益密不可分,互相影響,所以需要引起各方的關注。但是有些時候,政策傳達和宣傳不及時、不到位或者講解不清楚,使得職工容易產生誤區或者一知半解,造成負面影響,容易給企業造成不安定因素,會直接影響企業的改革發展和穩定。
(四)社會保險缺乏現代化的管理模式。管理水平偏低社會保險具有一定的開放性,政策性比較強,相關的保險機構要進行管理服務途徑和方式的探索和創新。目前,社會保險的基礎管理工作已經大有進步,但是與現代管理方式仍存在一定的不適應性。有些單位的計算機設備配置還相對落后,導致社保管理系統操作速度比較緩慢。
三、煤礦企業社會保險管理工作的創新途徑
(一)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為了不斷完善社會保障系統,要建立層次多樣的養老保險制度,消除員工的后顧之憂。養老保險體系由基本養老保險,補充養老保險和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構成。其中,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企業補充起到對整個社會保險系統的補充作用。企業以經營狀況為基礎,對費額進行相應的調整,實現對廣大職工積極性的調動。
(二)推進煤礦企業社會保險的規范化管理。為了實現對煤礦企業社會保險的規范化管理,要不斷提高政治思想認識,提升煤礦企業社會保險管理團體的思想素質,對職工充滿愛心,耐心工作,以誠相待;相關工作人員要熱情飽滿,端正態度;不斷進行深入地學習,熟練掌握社會保險的知識和范疇,注重經驗的積累,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加強業務知識的培新和學習。鑒于社會保險涉及眾多學科,知識比較復雜,保險從業人員必須進行不斷的學習,熟練掌握煤礦企業社會保險的業務知識和相關技能。依據社會發展的狀況,對相關理念和思想進行不斷更新,研究新情況,發現新問題,積極進行探討和研究,努力提高工作效率,逐步實現會保險工作的科學化、先進化與合理化;推動社會保險的信息化管理,形成網絡化管理體系,使職工能享受到優質的保險服務。這都是煤礦企業社會保險逐步向規范化前進的目標和方向。
總之,對于新時期的社保管理工作,要將參保人員和社保工作者有機地結合起來,避免孤立現象的發生。在加強政策宣傳的同時,不斷提高他們的社保管理專業知識水平,提升管理水準,推動煤礦企業社保工作的順利進行,發揮社保對于勞資關系的協調作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鳳新.社會保險屬地化管理對煤礦企業的影響及對策[ J ].理論學習與探索,2006.
[2]閔曉麗.淺談加強煤礦企業職工社會保險檔案管理工作的幾點建議[ J ].財經界(學術版), 2009.
(作者單位:平煤股份八礦社保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