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 鮑永雷
摘 要:設項目管理旨在通過項目經理和項目組織的努力,運用系統理論和方法,對機電工程項目建設及其資源進行策劃、組織、控制和協調,以期項目建設達到預定目標。項目管理的核心任務是目標控制,包括進度目標、質量目標、費用目標和安全目標,這要貫穿于項目建設全過程各個階段的工作中。
關鍵詞:目標;進度;質量;費用;安全
一、設計階段項目管理的任務
(一)、機電工程項目初步設計階段的管理任務
對項目的建設規模、投資控制、建設標準、工期等進行估計。對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應用要提供科研方向,由業主或被委托的總承包單位負責試驗研究。協調落實內外部協作關系,如能源供給、水電通信、原料供應、環境影響評價、地方政府承諾的征地和移民安置規劃等。初步設計應滿足編制施工招投標文件、主要設備材料訂貨、編制施工圖設計文件的需要。初步設計完成同樣要先自行審查,再報政府有關部門審批。
(二)、機電工程項目施工圖設計階段的管理任務
實施的設計計劃、實施的設計方案、主要工藝布置、房屋結構布置;還有設計質量、設計進度、設計概算。在施工圖設計的同時落實設備材料的采購,組織供應商向設計單位提供設備的技術資料。施工圖設計完成后,按管轄規定報政府規劃行政管理部門審批取得規劃許可證。將完成的施工圖設計文件提交施工圖設計審查機構審查,審查后,應將施工圖設計文件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三)、機電工程項目施工階段交底和變更的管理任務
交底應由業主或受委托的總承包單位負責組織,參加單位應包括設計、監理、施工、業主等各相關方,交底的過程要有書面記錄、并征得各方簽字確認。設計變更經審查后應通過資料管理部門及時轉發給有關單位執行,重大的設計變更應召集評審會,評審通過后再執行,若評審中異議較大,要退回設計單位進行完善,最終應由業主裁定。竣工驗收活動應邀請設計單位共同參加。
(四)、設計回訪階段的管理任務
項目竣工移交后,投入生產或營運,經過一段時間實際運轉,組織設計單位回訪。回訪過程中聽取業主向設計單位提出的工藝流程改進意見或工藝裝置改善措施,以利于完善生產工藝和生產條件,使營運效果或效益得到進一步提高。
二、施工階段項目管理的任務
(一)、進度計劃管理
應由業主或業主委托總承包單位編制,但必須征得業主認可確認。
計劃的實施應建立跟蹤、監督、檢查、報告機制、以利有效糾正計劃執行中的偏差
(二)、工程質量管理
質量控制的依據是國家的法律、法規、設計文件和相關的施工規范、標準。
選擇具有與工程性質相適應的資質的分承包單位,分包合同要明確分包工程的質量目標和分包方的質量義務。總承包單位制訂的總體質量計劃應包括質量目標、控制點的設置、檢查計劃安排、重點控制的質量影響因素等,并要告知各分包單位,作為分包單位對所承擔工程制訂質量計劃的指導性意見,分包單位制訂的質量計劃應細化總承包單位編制的質量計劃,并報總承包單位審核確認后執行。
作業人員要持證上崗的必須保持證書在有效期內。堅持先培訓后上崗,先交底后作業的原則。
進場的施工機械及機具要保持完好狀態,其工作性能和精度能滿足作業的需要,尤其是檢測用的儀器儀表要檢定合格,并處在有效期內。
工程設備和材料要認真進行進場檢驗,確保其符合性,并做好符合其要求的倉儲保管工作。
施工工藝文件或作業指導書要經審核批準,批準后應嚴格執行,不得擅自修改,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要先試驗后使用,可建議采用樣板示范方法。
有些作業對風、雨、雪、溫度、濕度、塵、沙等環境條件的限制明確,達不到要求會明顯影響作業后的實體質量,因而要采取適合的防護措施。
(三).安全管理
對施工各階段各部位和場所的危險源識別和風險分析,制訂應對措施或應急預案,做到有效控制。根據管理制度規定,進行日常安全巡檢,掌握安全信息,召開安全例會講評安全情況和應采取防止事故發生的措施。按上級有關部門要求,進行定期或專項的安全檢查。將檢查結果形成書面文件,通報全場各相關單位,并對檢查中發現存在事故隱患需及時整改的部位跟蹤監督整改情況,直至完善合格。
當發生安全事故時,按合同約定和相關法規規定,一方面要保護現場,積極搶救防止次生事故發生,另一方面要及時報告,并組織或參與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
(四)、施工環境管理
遵照《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4000的要求,建立并持續改進環境管理體系。根據批準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通過對環境因素的識別和評估,確定管理目標及主要指標。建立項目環境管理組織機構,制定相應制度和措施,組織培訓,使各級人員明確環境保護的意義和責任。按照分區劃塊原則,搞好項目的環境管理,進行定期檢查,加強協調,及時解決發現的問題,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保持現場良好的作業環境、衛生條件和工作秩序,做到污染預防。
制定應急準備和響應措施,并保證信息通暢,預防可能出現非預期的損害。在出現環境事故時,應消除污染,并應制定相應措施,防止環境二次污染。應保存有關環境管理的工作記錄。應進行現場節能管理,有條件時應規定能源使用指標。
(五)文明施工的管理
進行現場文化建設。規范場容,保持作業環境整潔衛生。創造有序生產的條件。減少對居民和環境的不利影響。對現場人員進行培訓教育,提高其文明意識和素質,樹立良好的形象。按照文明施工標準,定期進行評定、考核和總結。
(六)施工現場管理
施工前了解經過施工現場的地下管線,標出位置,加以保護。施工時發現文物、古跡、爆炸物、電纜等,應當停止施工,保護現場,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并按照規定處理。施工中需要停水、停電、封路而影響環境時,應經有關部門批準,事先告示。在行人、車輛通過的地方施工,應當設置溝、井、坎、洞覆蓋物和標志。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建立環境管理體系和執行安全防范和治安管理制度,落實防范范圍和責任,檢查報警和救護系統的適應性和有效性。建立現場衛生防疫管理網絡和責任系統,落實專人負責管理并檢查職業健康服務和急救設施的有效性。制訂施工活動中產生的“三廢”防治或處理方案,并與工程所在地政府相關管理。施工現場管理的主體是工程建設總承包單位,各分包單位要依各項管理制度嚴格執行。
參考文獻
[1]工業機電安裝工程采用《工業安裝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 50252。
[2]房屋建筑安裝工程采用《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 50300。
[3]《機電工程管理與實務》2017
(1 作者身份證號碼:210124199011050617;2 作者身份證號碼:21142219880815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