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國民航空中交通管理體制與其他典型國家體制相比,雖然與先進國家地區有較大差距,但是我國空中交通管制已經具備良好基礎和規模。我國民航空中交通管理體制在基礎設施、人才素質等方面還略有欠缺,所以我國在進行管理體制發展的同時要在上述方面下足功夫,將我國航空管理系統建設高度比肩先進地區。
關鍵詞:空中交通管制;前景發展
引言
現階段,我國民航事業穩步發展、快速增長,民航事業資金總量提升、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民用飛機數量穩定增加、大眾需求得到滿足,這些所達到的成就不斷督促著我國民航事業發展。人才是發展的基礎,民航事業要發展離不開人才培養,深化改革人才培養計劃,不僅僅有利于提升民航服務質量更對我國民航未來前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1空中交通管制概念
空中交通管制(ATC)在最大限度保證飛機飛行秩序安全的情況下,利用通訊、導航、監控等有效先進高科技手段進行監管。在人們基本認知中,天空可以滿足飛機無拘無束的飛行,而現實往往相反。就如同汽車行駛在公路上要遵守交通法規和配合交警指揮管制,飛機在空中飛行同樣要遵守空中交通規則,遵守交通規則是保證飛機安全飛行和航空運輸的基本前提,進而有效促進我國民航事業發展。
1.1空中交通管制意義
作為民用航空主要組成部分,空中交通管制主要包括:機場、區域、空中交通管制等,根據規定,在各締約國同意條款情況下,各個國家有義務在其領空為其他國家提供交通管制工作。其義務主要包括建立空中交通管制體系和提供空中交通服務。
1.2空中交通管制特點
責任性:國家榮譽、經濟效益和公民安全等都與空中交通管制息息相關,所謂地位越高,責任越大,體現出空中交通管制的責任性。
專業性:空中交通管制工作是一項依靠經驗的工作,不局限于書本所講。所以,在評定一名空中交通管制人員的專業性時既要考量其專業知識又要考察其實踐經驗。避免管制人員在遇到突發事件時被書本知識絆住手腳。
突發性:任何工作都會遇到突發事件,對于飛行過程中的飛機來講,任何自身或者外部因素都可能威脅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例如鳥害、通信中斷等突發事件給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帶來了極大的難度。
制約性:汽車對于行駛環境都有基本要求,同理飛機也是,而且其要求更為苛刻,比如天氣、地理環境、機組人員、飛行時間等,這些不可控因素不僅增加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負責程度還對于工作起到了制約的作用。
2對民航空管的展望
2.1重新整合空管體制
中國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的管理體制成型于上個世紀中期,當時我們國家的航空事業發展的還比較有限,所以管理體制難免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之處,在當前我們國家航空事業急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顯然已經無法達到相應的管制效果,許多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逐漸的顯現出來。最為明顯的就是,從民用航空內部情況來看,空中管理體制的架構并不完善,流程也存在著滯澀之處,采用的仍舊是過去的分級管理模式,很難達成統一的管理指揮方案,這樣一來,空中管制的質量可想而知。在這種情況下進行空管體制的整理和創新勢在必行,具體來說,因為中國的民航事業發展時間尚短,可借鑒可回顧的案例和制度并不充分,也不足以支撐我們今后的發展和改革。因此,借鑒和參考一些發達國家在此方面的做法是我們今后發展的必經之路。必須要積極的借鑒和學習一些高質量的管制體制,從而確保盡快建成一套統一標準、集中管理的空管體制,從而提升中國的民用航空事業發展管理質量和水準。
2.2著力推動空域管理改革
所謂的空域管理(ASM)指的就是為了國家安全而進行的一種空中領域的協調、合理利用管理,其直接關系到一個國家的空中安全,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空域管理也一直都是業內人員關注和研究的重中之重。但是從現階段中國的空域管理工作情況來看,我們不難發現其中許多規定和方式方法都比較落后,沒能夠及時的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如果不盡快的加以改進而是一味地墨守成規,那么空域管理工作的質量必定得不到保障,因此積極推進空域管理改革是我們今后取得民用航空事業發展的必經之路。空域是一個國家最為重要的資源之一,我們必須要保證它能夠得到安全和利用上的合理保障,在應用的過程中真正的做到高效率、高質量。具體來說,提升空域管理工作質量可以從軍民航空管制區域的協調入手,也就是說無論是軍用航空還是民用航空的管制區都必須要協調統一。在國際慣例中,軍民航空管制區域都是相同的,但是中國的管制區域進行劃分的時候還存在許多不當之處,往往都是把民航和行政管理區域進行掛鉤,這樣一來就必定出現管制區域的劃分標準的沖突。在今后的空域管理改革中,必須要始終立足于國家整體發展和空域的高效利用這個基本點,將管制區域進行合理、協調的劃分,從而保證軍民航空管制區域協調一致,從而確保空域資源能夠得到最佳的利用,并且解決軍民航空應用沖突問題。
2.3提升空管基礎設施質量
無論是哪一項工作,都是離不開基礎設施的支撐的,而空中交通管制由于其涉及到的復雜因素較多且工作內容和體系都比較繁雜,對于基礎設施的要求就更高,因此,為了確保整個民用航空交通管制工作的質量和水準,提升空中管制基礎設施建設質量勢在必行。具體來說,提升空中管制基礎設施的質量可以從加強航路管制中心的建設質量入手,北上廣三個管制中心的基礎設施必須要持續的進行加強和改進,從而達到以點帶面、全面提升的發展目標。盡快建立健全流量管理體系,以主控中心為中心點,以分控中心為輻射,完成空域管理的全面改革。這樣一來,就能夠有效的提升民用航空飛機的前期管理質量和水準,從而保證航路的有效整合,保證飛機班次的合理安排,為中國民用航空事業的整體發展帶來新的動力。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的國民航空中交通管制的發展時間尚短,目前處在蓬勃發展的階段,需要我們積極主動地學習外國先進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并結合我國具體,從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以基礎設施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相應的改善措施,希望能對我國民航空中交通管制的發展提供一些幫助,促進我國航空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旭婧.民航空管系統體制改革路徑與方案研究[J].綜合運輸,2016,38(10):27-30+35.
[2]米鵬杰.民航空中交通管理體制改革分析[J].管理觀察,2014(20):62-63.
[3]湛廣.民航規制改革研究[D].復旦大學,2014.
[4]全面深化民航改革的思路和重點[N].中國民航報,2013-12-25(002).
作者簡介
焦鑫(1982-),男,漢族, 陜西西安人,工學學士,任職民航西北空管局管制中心管制員,研究方向:空中交通管制
(作者單位:中國民用航空西北地區空中交通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