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戰老兵步步擊退斗癌魔
功勛卓著的王德清老先生是一位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的老兵,今年已經98虛歲了,26年前他曾被確診為胃癌,憑借著戰爭磨練出的斗爭精神,以及多年來積淀的養生智慧,王老將病魔步步擊退,順利凱旋。
這位百歲老人、榮譽老兵闖過了槍林彈雨,又逃過了癌癥的魔爪,是如何讓奇跡發生在他身上的呢?
第一,保持好心態。生性樂觀的王老并沒有被癌癥嚇住,王老自述:“26年前被確診的當天,我讓醫生如實告訴我病況。我告訴醫生,我打過日本鬼子、上過戰場,我不怕死,更不會給這個病嚇倒!”平日里他自學京戲,用唱戲、背戲詞的方法熬過了一個個忍受癌痛的難眠之夜。王院長在治療過程中也發現,心態好的患者患病后更容易康復。
第二,積極配合治療。手術切除病灶后,王老不僅遵醫囑進行了系統的西醫治療,還堅持喝了4年中藥進行保養鞏固,其間不敢有絲毫懈怠。王老深刻體會到生病要堅持治療,積極配合醫生才是關鍵。
第三,堅持鍛煉。中醫說,“肺主一身之氣,正氣內存,邪不可干,邪之所腠,其氣必虛”,所謂正氣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抵抗力,王老每天都要走五六千步、堅持唱戲練功,使自己的正氣越來越充足,通過運動他改善了自己的精神狀態,使機體的氣血循環變好,身體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邪氣就成了“紙老虎”。
在王老的飲食中,常常離不開一樣食物,這也是他胃部保養的秘訣——“五花肉”。
現代飲食提倡清淡,常食用肥膩的五花肉到底好不好呢?王院長給出了解答,適量食用紅肉有一定的益處,平時吃點紅肉對老年人的身體是有好處的,但一定要把握好吃肉的度,根據年齡的增加而逐漸減少。
肉類吃多了容易攝入過量的脂肪,同時增加患高血壓、心臟病、冠狀動脈栓塞癥和腦卒中等各種疾病的風險。于老師給出了一個老年人吃五花肉的好建議,可選用偏瘦的五花肉,還可加入板栗、口蘑、海帶等幫助膽固醇代謝、影響膽固醇吸收的食材,這樣老年人既能滿足口腹之欲,也能吃得健康。
家中兩棵樹伴君壽百年——
今年已經96歲的長壽老人劉啟珍,依舊飽有80%的黑發和硬朗的身體,其養生秘訣就在于她院子里的兩棵樹。其中一棵是枸杞樹,劉奶奶每天都會摘食幾顆鮮枸杞。
王院長肯定了劉奶奶的養生方法。他說,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通于腦,其華在發”,。腎是先天之本,參與著人體的生長發育、生殖衰老的全過程。枸杞有養肝、滋腎、潤肺的功效,每天嚼服15~30克枸杞可保腎氣、延緩衰老,一般需服用3個月以上才會起效。
另一棵是栗子樹,栗子成熟時,劉奶奶常用栗子煮粥食用。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轍也喜食栗子,還為此作詩一首,詩云:“老去自添腰腿病,山翁服栗舊傳方,客來為說晨興晚,三咽徐妝白玉漿。”與枸杞一樣,栗子也是一個養身法寶,藥學著作《別錄》中記載,“栗子主益氣、厚腸胃、補腎氣,令人忍饑”。王院長提醒,吃栗子也有講究:胃腸功能好的年輕人可以適當多吃生栗子,每次5~8顆為宜;胃腸不好的人或有慢性胃病、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和中年人建議少量吃熟栗子。栗子富含膳食纖維,吃栗子時要充分咀嚼,吃完栗子后要多飲水,促進胃腸蠕動,避免因難以消化而導致燒心的感覺。
兩位百歲老人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養生之道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樂觀開朗的堅強意志力可以幫助我們戰勝疾病,餐桌上懂得“藥食同源”“辯證施膳”的道理,就可將大自然的饋贈變為養生食材,吃出健康、吃出長壽!
(編輯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