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每個人對美的追求也不盡相同,男性追求健碩的身材,女性希望自己永遠年輕漂亮。無論是健碩的身材,還是年輕漂亮的容貌,都需要我們努力保養才能得來。
世界上最年長的T臺模特,是1931年生人,她叫卡門·戴爾·奧利菲斯。在T臺上,她依然能展現出屬于她的美麗,那標志性的銀發在時尚人士眼中具有一種“凌厲的優雅”,一米八的身高和修長的雙腿可以勝任任何高級時裝或成衣,那威懾的藍眼珠和棱角分明的面部輪廓可以為攝影師創造出想要的效果。幾十年來,她一直是大師和大品牌的寵兒,在她身上使用頻率最高的形容詞是“無瑕”和“優雅”。
美麗是沒有盡頭的,追求美麗的路也是沒有盡頭的。在追求美麗的道路上,我們越發努力,歲月無情的刻痕就會越慢地呈現在我們的臉上。人從25歲開始就會在臉上看到皺紋,長皺紋是自然現象,我們無法避免,但有一些衰老現象會影響我們的生活,一些老年人年齡大了,上眼皮會松弛耷拉下來,這就是老百姓常說的三角眼,三角眼眼皮松弛程度嚴重的話會影響視力。還有的中老年人會在臉上或手臂上看到一些老年斑,這通常屬于皮膚自然老化的現象,但如果突然出現大面積的老年斑或有瘙癢、老年斑突然增大等現象時,就需要請醫生診治了,可能患上了疾病。
美麗是沒有盡頭的,追求美麗的路也沒有盡頭。在追求美麗的道路上,我們越發努力,歲月無情的刻痕就會越慢地呈現在我們的臉上。女高音歌唱家白露就是個善于保養自己的人,她覺得:“中國女人有一個缺點就是對自己放棄得太早。西方發達國家的老太太、中年女性們即使是上街買菜也要化了妝才出門。我常常和周圍的朋友們說,一定要在中年時保養好自己。要注意保護皮膚的清潔,將自己打理得干干凈凈,還要把頭發做一做,人到中年一定要繼續做個精致的女人。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為什么在三四十歲就放棄美麗呢?這樣是不對的。”當我們面對一個人時,可以從哪些地方觀察這個人的年齡呢?皮膚的松弛和衰老有以下7種表現,想要使自己年輕,可以在以下方面著重保養。
受訪專家
蔡景龍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擅長:瘢痕和瘢痕疙瘩防治、腫脹局麻技術、男女乳房整形、體形重塑、醫學美容外科手術、創面修復與燒傷救治等工作,救治復雜瘢痕畸形、復雜體表病變、難愈性巨大潰瘍、嚴重創傷、重危及特殊原因、特殊部位的燒傷和糖尿病壞疽等危重疑難病人效果較好
門診時間:周三全天
劉永生
中日友好醫院原皮膚科主任,現任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皮膚科主任兼皮膚整形美容中心主任,皮膚科主任醫師,教授,醫學博士,美容主診醫師。擅長皮膚性病科各種常見病、銀屑病、白癜風、痤瘡及痤瘡疤痕、瘢痕疙瘩、甲癬、各種胎記(鮮紅斑痣、太田痣等)、光動力治療(尖銳濕疣、皮膚腫瘤等)和疑難雜癥的診治。
門診時間:周一全天,周二到周五上午
那么到底哪些習慣會加速皮膚衰老呢?
過度減肥會導致皮膚松弛,顯得衰老嗎?
劉主任:從皮膚科的角度講,過度減肥或體重突然減輕時,會在腹部、四肢出現紅色的紋路,像蚯蚓狀的膨脹紋,這也是一種病態。
蔡主任:皮下脂肪變少的時候,皮膚會變得松弛,顯得更加衰老。即使是年輕的20歲小伙子過分減肥的話,也會顯得衰老。因此臉上該有肉的地方還得有肉,肉呼呼的顯年輕。
用肥皂洗臉會加速皮膚衰老嗎?
劉主任:肥皂是偏堿性的,皮膚的pH值是弱酸性的,如果用弱堿性的肥皂,或者嬰兒用的香皂或洗面奶會更合適些。
吃鹽太多會使肌膚缺水,加速衰老嗎?
蔡主任:鈉稀釋到體內以后,會影響體內水電解質紊亂,造成細胞內的水向外脫出,細胞內的水分變少了,細胞有褶皺,就會顯得衰老。打個形象的比方,就像平時我們做涼拌黃瓜,放好多鹽,最后鹽把細胞里的水都排出來了,如果我們吃得太咸,也會有一樣的效果,因此要堅持低鹽飲食。
洗臉水溫度過高會導致衰老嗎?
劉主任:洗臉水的溫度最好能接近皮溫,大概34℃。這樣有利于毛孔的擴張和臟東西順利清潔出來,水溫過高過低都不太適合。
經常瞇眼睛看東西或者經常大笑,會加速眼周長皺紋嗎?
劉主任:有些人表情比較豐富,笑的時候容易出魚尾紋。
做家務時不戴手套,會使手部皮膚變粗糙嗎?
劉主任:平時在家洗碗、擦地,會引起一種皮膚病叫“家庭主婦皮炎”,它是一種手上的濕疹,也叫接觸性皮炎。平時接觸的清潔劑,如肥皂、洗滌液、洗衣粉等,容易加重接觸性皮炎的發作。在大家關注面部皮膚的時候,也要關注一下手上的皮膚,手部皮膚保養良好,也能使我們看起來更年輕。清潔時可戴手套,最好選用里面有一層面紗的手套,用洗滌用品清洗衣物后,還要給手部做一些防護。
主動保養的白露老師曾看到兩位年齡一樣的中年男演員,一個勤于保養看上去像小伙子,另一個卻變成了小老頭,這赤裸裸的反面教材,不僅督促白老師自己勤于保養,還讓白老師變得樂于幫汪老師做面膜護理。在敬業的白老師看來,作為演員,這張臉不是自己的,而是廣大觀眾的。那作為普通人的我們,為何不能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呢?這對己對人都是一件令人賞心悅目的事。
(編輯 王 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