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蒙古族英雄史詩文化和郭爾羅斯民歌文化都是比較古老而又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目前,蒙古族英雄史詩文化和郭爾羅斯民歌文化都面臨著文化流失的現狀。在高師聲樂教學中應該吸取這二者的精華,將蒙古族英雄史詩文化和郭爾羅斯民歌文化納入教學課程,將二者的文化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關鍵詞]蒙古族英雄史詩;郭爾羅斯民歌;高師聲樂教學;傳承
[中圖分類號]G61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8)06-0028-02
一、現狀分析
目前,高師聲樂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在以美聲唱法為主,民族唱法卻被忽略了。隨著我國和西方音樂文化的交流,中國的民族音樂文化受到了沖擊。其中的蒙古族英雄史詩文化與郭爾羅斯民歌文化也面臨著同樣的命運。蒙古族的一些院校會有蒙古族英雄史詩與郭爾羅斯民歌的授課內容,個別院校的個別老師會選用部分蒙古族民歌與郭爾羅斯民歌做授課內容。但是,就全國范圍來看,絕大多數的高校,對蒙古族英雄史詩與郭爾羅斯民歌重視程度還不夠,甚至授課內容基本上涉及不到。
二、傳承與發展
想要把蒙古族英雄史詩文化與郭爾羅斯民歌文化在高師聲樂教學中很好地傳承與發展,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蒙古族英雄史詩與郭爾羅斯民歌的種類。
蒙古族英雄史詩由于故事事件的數量的多與少和人物的角色的不同,可以分為三大類型,即單元情節史詩、單篇史詩和串聯復合史詩。具體包括:說書史詩、力量授權史詩、收復被掠財產史詩、復合儀式化史詩、神話史詩和搶婚史詩等。
而郭爾羅斯民歌分為安代歌、薩滿歌、搖籃曲、情歌、教誨歌、宴歌、敘事歌、祭祀歌、贊歌、婚禮歌等幾種類型。這其中有長調歌曲也有短調歌曲。蒙古的民間歌舞叫安代,而安代歌是舞蹈時的歌曲;祭祀歌主要是祭祀時用的歌曲,和蒙古族日常的生活習俗有關,比如《敖包祭》等;薩滿歌近似于祭祀歌;蒙古族的搖籃曲不同于漢族,是長輩唱給的,比如祖母唱給孫子孫女的、母親唱給孩子的、少女唱給弟弟妹妹的,比如《十二屬相歌》;情歌的創作源于草原上的姑娘出嫁要遠離故鄉,歌曲充滿著喜怒哀樂,比如《心上的姑娘》等;教誨歌可以讓人能從中接受到道德教育,在歌詞當中就有關于道德的觀念,比如歌曲《金色的山》等;宴歌是在酒宴、喜宴上演唱的,其歌詞樸素,速度緩慢,旋律高亢激昂,由著名的歌唱家德德瑪演唱的《天上的風》就是宴歌;敘事歌包括長篇的、中篇的,內容有贊頌英雄的,也有愛情題材的,都是將真人真事寫進歌曲,配以優美的旋律,比如《陶克陶胡》;贊歌在郭爾羅斯種類是最多的,而且分為長調和短調,有生活贊、人物贊、景物贊、那達慕贊等,比如《奶酒贊》《賽馬贊》等。著名歌唱家胡松華演唱的歌曲《贊歌》就是著名的郭爾羅斯民歌;郭爾羅斯是婚禮歌的故鄉,而婚禮歌顧名思義就是在婚宴上演唱的,并且有很多是套曲,比如《蒙古族婚禮歌》等。
三、措施與建議
第一,高校教師要改變曾經的教學思維,將教學的側重點由西方音樂文化改成傾向于民族音樂文化,尤其是要重視蒙古族英雄史詩與郭爾羅斯民歌。
第二,高校教師要采用靈活而又科學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們喜歡民族音樂文化,尤其是蒙古族英雄史詩與郭爾羅斯民歌。在演唱方法上,既要借鑒西洋的美聲唱法的優點,同時,還要結合我國民族聲樂唱法中的比較科學而又先進的技術、理念賦予蒙古族聲樂演唱以新的時代氣息,讓其趕超新時代的審美需求。
第三,提高蒙古族英雄史詩與郭爾羅斯民歌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地位,并全面重視起來。加強蒙古族英雄史詩文化與郭爾羅斯民歌文化的教材建設,并在選曲方面多下功夫,結合前面提到的蒙古族英雄史詩與郭爾羅斯民歌的種類,選用一些有代表性的、有價值的、有特點的并適于大學生的曲目進行教授。比如,郭爾羅斯民歌就可以選用宴歌、搖籃曲、敘事歌、贊歌等內容積極向容的歌曲。為了加深學生對歌曲的理解,還要配套準備與其相關的歷史書籍,介紹其民族文化、時代背景等。最好能提供一些相關的音像資料,這樣能夠更好地輔助教學。
第四,在課程設置方面,還要做具體的分析。根據各個學校的生源的具體情況,在不同的年級,將蒙古族英雄史詩和郭爾羅斯民歌按照難易程度劃分安排。較低的年級和演唱基礎稍差的學生,選用一些較為簡單的、內容簡短的曲目,較高的年級、有一定的演唱基礎的學生,就選用較為復雜的、內容較長的曲目。對于表演專業的學生來說,選用難度大一些的作品。
第五,作為高校教師還應該多走出去,多做田野研究,搜集更多的民間資料,整理更多適合學校教育的歌曲。多找民間藝人和蒙古族英雄史詩與郭爾羅斯民歌的傳承人,通過口傳心教、錄音錄像等方式,把民間的比較原始的蒙古族英雄史詩與郭爾羅斯民歌搜集整理出來,再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們傳承蒙古族英雄史詩與郭爾羅斯民歌。
第六,建議相關機構能夠給予一定的人力、財力的支持,為傳承與發展蒙古族英雄史詩與郭爾羅斯民歌也貢獻一份力量。
四、意義
蒙古族英雄史詩文化和郭爾羅斯民歌文化都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同時,都有著古老的民族歷史。文化可以推動人類的進步與發展。蒙古族英雄史詩文化與郭爾羅斯民歌文化想在高師聲樂教學中得到傳承與發展,就要改變傳統的思維,不受西方音樂的影響。在高師聲樂教學中,納入蒙古族英雄史詩和郭爾羅斯民歌,是為了更好地弘揚蒙古人“豪放、誠實、友善、勇敢”的民族精神;是為了更好地傳承蒙古族英雄史詩的文化和郭爾羅斯民歌的文化,將我國的民族文化發揚光大。不僅如此,我們在繼承和發展蒙古族英雄史詩中,可以學到更多。比如,在蒙古族英雄史詩中可以學到很多的哲學思想。在史詩《勇士古諾干》中可以學到天地起源和萬物生成的思想和宇宙萬物發展的思想;在史詩《可愛的哈爾》和《罕哈仍貴》中可以領會到輕神的思想等;在郭爾羅斯民歌中可以感受到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的方式、風俗習慣、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宗教信仰、斗爭歷史等等太多的內容。在蒙古族英雄史詩和郭爾羅斯民歌中,還可以學到樸實的音樂語言、精煉的曲式結構、豐富的表現手法等。二者具有民間文學價值、實用價值和民族特色的價值。
因而,在高師聲樂教學中,教師應該認識到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的意義,加強對民族音樂文化的認識,把民族音樂真文化正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我們傳承、發展民族文化之路,任重而道遠。還需要更多的人來參與,需要更多的傳承人親臨學校傳授。這不僅僅是傳承與發展,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在民族文化原有的基礎之上,開拓創新,挖掘蒙古族英雄史詩和郭爾羅斯民歌中的現代價值,使其具有新的時代特色。同時,還要符合新時代的發展需要,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讓其走向世界更大的舞臺,讓其綻放光彩。讓我們為了更好地繼承和發揚民族精神、弘揚民族文化而奮斗。
[參 考 文 獻]
[1]烏蘭杰.蒙古族音樂史[M].內蒙古: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2]夏建中.文化人類學理論學派——文化研究的歷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
[3]孟廣耀.蒙古民族通史(第一卷)[M].內蒙古: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
[4]胡鴻.草原政權的“正統觀念”與歷史記憶[J].民族研究,2007(03).
[5]馮光鈺.傳承發展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傳統音樂的最好保護[J].音樂研究,2006(01).
(責任編輯:張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