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是人類語言表達的高級方式,怎樣在聲樂演唱的過程中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感,需要演唱者做多方面的準備工作,不僅要有嫻熟的演唱技巧,在情感表達的過程中,也需要提升演唱者的素養。只有打好基礎,才能在情感表達方面做到準確無誤。
[關鍵詞]音樂;演唱;情感;表達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233(2018)12-0098-02
在人類社會中,人類情感的表達是拉近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重要橋梁,而歌曲的演唱是情感表達最直接的一種方式,今天筆者將從正確表達歌曲情感方面來談一談。
一、情感表達的準備工作
當拿到一首聲樂作品的時候,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來學習新作品。要對作品有一定的了解,能夠很好地了解作品,對演唱作品能夠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那要了解作品的哪些方面呢?首先從作品的詞曲作者入手來分析作品。
1.詞曲作者分析
一首作品一定是由詞曲作者共同協作才能完成的,在作品當中也一定會標注出詞曲作者,當拿到作品的時候,首先應當知曉詞曲作者是誰,演唱者應該去了解詞曲作者,他們是哪個時代哪個時期的詞曲作家,通過網絡信息對他們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是什么樣子,他們的生平是怎樣的,他們的作品表達習慣是什么樣,喜歡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表達情感,對這些有了一定的了解對我們后面要表達他的作品有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作品《如夢令》的作者李清照,大家都了解李清照一生可謂是跌宕起伏,有幸福快樂的時候,也有夫妻分離潦倒的時候。年輕時的李清照生活在一個太平盛世,生活無憂無慮,中年后的李清照生活在一個戰亂時期,由于戰亂導致他們夫妻分離,生活很是不幸。當拿到《如夢令》這首作品的時候,演唱者要去分析,通過分析會知道這首作品是李清照年輕時期的作品,作品中描繪了一種恬淡安逸的生活場景,絕對和戰亂時期是不一樣的,這個時期她生活幸福,沒有人生中的大起大落跌宕起伏,所以她表現的作品情感也是歡喜較多。通過對這些信息的分析,我們全方位地了解了詞曲作者,對音樂情感的表達起到一定的鋪墊作用。
2.作品本體分析
了解完詞曲作者,接下來要了解的就是作品本身了,因為這是我們最后要表現的主題部分,對作品本體的研究,首先要從作品中的人物和所要表達的情感來入手。例如作品《越人歌》中,描寫了一位勇于追求自己幸福的女性的苦惱,這和大家所了解的古時候的女性形象好像不太符合,古代女性都是養在深閨中,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怎么可能自己追求自己的愛情。但是如果你對中國歷史有一定的了解就會知道,先秦時期中國的民風是比較開化的,在思想上對她們沒有那么大的束縛。在《詩經》中就有非常多描繪自由追求愛情的詩句和名篇,這些文學作品都從一定方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情況。通過對當時社會背景下人物的分析,了解到人物不一樣的特征,在《越人歌》情感表達的時候你會知道要大膽地去表現自己內心對愛情的渴望,也會以實際行動來追求愛情,這樣在情感表達的時候就不會像后來的女性那樣委婉和含蓄。其次,要對作品音樂本體進行細致的研究學習。音樂本體中的歌詞、節奏、旋律是音樂表達的基礎部分,音樂都要通過這幾個方面來表達。
二、演唱者情感表達
對作品的詞曲作者和音樂本體有了細致深刻的了解,對音樂本體一定能夠很好地學習,接下來就是演唱者怎么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了。演唱者應該從哪些方面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呢?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1.演唱能力
要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完成一首作品是最起碼的要求。這就要求演唱者要有基本的演唱技能,如果一首作品都不能夠完整地演唱談何情感表達。演唱能力的訓練是一點一點積累的過程,從如何吸氣吐氣開始練習,到最后完全掌握聲音的共鳴腔體,咬字吐字的方式方法。只有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演唱水平,才能演繹不同風格的聲樂作品,表達不同種類的作品。
2.文化修養
要表達作品的情感,只有好的演唱水平還不夠,好的演唱水平只能成為好的發聲機器,而不能把作品的內在情感表達出來。還需要有深厚的文化修養,只有文化功底深厚,才能從作品的深處去了解作品。如作品《越人歌》中“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本詩中寫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呀,能夠在這清澈的河流里面泛舟湖上。今天是什么日子呀,能夠與你一起在這湖上泛舟欣賞美好景色。承蒙王子不嫌棄能夠與我一同泛舟,內心有一些煩悶的事情王子你卻不知道。你我地位懸殊,你為王子我為打漿女,你怎么會為了我一個平凡的女子而心生漣漪。就像山上有樹木,樹木上有枝葉一樣,可是我內心喜歡你你卻不知道,內心喜歡你你卻不知道。越女以越語演唱了一首歌曲,用楚語譯出全曲54字,雖然越女知道自己與楚王子不可能在一起,但她還是用越語演唱一首《越人歌》來表達自己對楚王子的愛慕之情,也表現出越女愛憎分明,對于自己喜歡的實物自己也去追求過了,雖然她與楚王子之間言語不通,但她通過音樂表達了對楚王子的愛慕,也表現出先秦時期文化已經發展成熟。一個人的文化底蘊不夠,對于這些文學作品不能理解,更不用說理解文中所要表達的深層次含義,所以要演唱好一首曲目也需要學習好文化知識,尤其是我們國家優秀的傳統文化,只有對傳統文化能夠很好地掌握,才能夠更好地使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得到發揚和傳承,所以文化修養的積累對我們在音樂情感的表達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3.肢體表達
演唱一首作品,對音樂本體進行了完整的學習,對歌詞、節奏旋律、演唱技巧都有熟練的掌握。古人說歌唱時人類語言表達的高級方式,如果歌唱都不能夠表達情感,便搭配自己的四肢“蹈之”,從中可以看出肢體表演也是歌曲情感表達的又一個重要部分。中國戲曲當中就以“手眼身法步”五個字完全概括了肢體表演的五大方面:第一,手。手是我們人類區別于其他動物的重要標志,人類能夠站在食物鏈的頂端也是由于我們能夠運用自己的雙手來創造工具,幫助我們獲得食物。在表演當中,手的用法具有指向性,手指所指的方向能夠把人帶入具體的情景之中,人是對稱性動物,左右兩邊我們都有一模一樣的手、腳、眼睛等器官。在表演中以人的中線為軸,雙手表演不宜超過中線,而且人的手勢的運用在表演中能夠幫助人物表達內心情感,女生的蘭花指手型多用于表現女性的秀麗靈巧,男生的虎掌運用多表現男子的英勇,所以手在情感的表現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第二,眼。眼睛是人心靈的窗戶,一個人的眼神往往都能真實地反映人物內心的情感。在情感的表達中,表演者也要學會使用自己的雙眼來傳情達意。眼神的使用要和手勢連接起來,俗話說“眼隨手動”,手指所指的方向便是眼睛所要看出去的方向,眼和手一定要搭配起來才能成為一段靈動的表演。作品當中的喜怒哀樂這些神情也要通過眼神來表達,“喜怒哀樂”這幾種不一樣的心情所對應的眼神也不盡相同。表演者一定要學會使用眼睛這扇窗戶向大家展示不一樣的藝術世界。第三,身。這里的身主要指身段,表演不可能單一地運用手和眼睛,人的身體結構包含了我們的頭、四肢、軀干,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更何況是運用了自己的手和眼睛,人的身體肯定也會隨著手和眼睛而擺動,這個時候就要求表演者對自己進行全方位的控制,根據作品的需要來運用自己的身體。第四,法。表演的方式方法,什么樣的角色,什么樣的人物內心,該用什么樣的表演方法,這些都需要表演者細心地揣摩和表現,使自己的表演恰到好處。第五,步。在舞臺上表演,離開了雙腳根本不成立。表演者不能像一根木頭一樣木訥,在舞臺上表演必然會運用到自己的雙腳,雙腳的步法快慢急緩都能表現不一樣的情感。但總的來說,只有將“手眼身法步”這五個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表達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
4.心理素養
解決了所有的技術問題,最后一關就是看表演者能不能將自己的所得所學運用到舞臺上。表演者只有克服內心的恐懼才能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展現在舞臺上,這不僅需要表演者多次在舞臺上積累經驗,也需要老師在平常的教學中引導學生能夠解放自己的天性,以更強大的熱情投入表演當中去。
結 語
綜上所述,在歌唱中,要想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得清晰明了,我們需要更多地解決音樂技巧上的問題,不管是音樂本體的問題解決還是演唱自身素質的提高,都需要投入一定的經歷。只有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好每一步,才能更好地表達音樂所要表達的情感,也才能將我們所要表達的情感表現出來。
[參 考 文 獻]
[1]李秋霞.聲樂演唱中的情感表達探析[J].藝術教育,2016(01).
[2]杜 宇.論歌唱藝術中的情感表達[D].東北大學,2015.
(責任編輯:張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