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研究現代民族歌劇《木蘭詩篇》中的男女主角心理、語言、韻律等特點,透視出中原文化的一般特性。本文認為,在這部具有現代民族歌劇特征的《木蘭詩篇》中,無論是男主角劉爽,還是女主角木蘭,都體現出典型的中原人物形象性格與韻律語言特點,從而對整部歌劇的戲曲風格、地域文化、民間藝術風格等都產生了很重要的影響,成為整部歌劇風格的基礎性要素。
[關鍵詞]木蘭詩篇;現代歌劇;中原文化;地域風格
[中圖分類號]J6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233(2018)10-0019-03
一、歌劇《木蘭詩篇》中的中原文化語言特征透視
民族歌劇《木蘭詩篇》是由劉麟編劇、關峽作曲的一部大型情景歌劇作品。在這部具有現代歌劇意義的《木蘭詩篇》中,不僅謳歌了中華民族傳統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偉大的民族主義精神,還在這部經典題材的作品中塑造出獨具特色的具有史詩意義的中原文化特征。
首先,這部歌劇中的音樂曲調與歌詞都很好地揭示出了傳統中原文化中熱愛和平、熱愛家園、追求正義的主題思想特征。這部歌劇中的音樂和歌詞內涵都很好地體現出了中原文化的傳統本質和地域精神特性。在這一基礎上的語言,不僅采用了地域性的方言特點,還在這些地域性的語言中很成功地塑造了孝敬為先、敢于擔當的“傳統倫理”特征。
其次,無論是劇中的女主角花木蘭女扮男裝、剛柔相濟的歌詞語言,還是出生在北方的男主角劉爽的平凡純樸、血氣方剛的語言特點,都揭示出了男女主角在中原文化層面的展現特征,也都揭示出了特殊的語言特征所塑造的傳統地域文化特點。比如在木蘭唱段《我的愛將相伴終生》中的音樂就體現出了河南一帶中原的音韻、音調特征,使得語言風格具有明確的統一性特征。無論是其他的“木蘭主題”“和平主題”,還是在具有豫劇音調特點的歌劇主題音樂中,都貫穿了木蘭唱段的語言音調和背景材料特征,從而使得整部歌劇在音樂曲調與表達材料方面都達到了空前的統一。劉爽演唱的主要唱段也體現出了全劇音樂主體的部分特點,還起到展現戲劇功能,推進戲劇情節和戲劇矛盾發展的作用。這些男女主角所使用的語言,不僅展現出了濃郁的中原地域文化特點,還對深化這部現代風格的民族歌劇的主題思想和語言風格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再次,在這部情景交響歌劇《木蘭詩篇》中,所有的音調都體現出典型的豫劇特點。豫劇是河南地域以及流傳在周圍區域的大劇劇種,采用中原一帶的語言音調演唱,而且音樂曲調的旋法特點也都與歌詞保持著密切聯系。《木蘭詩篇》在發展的過程中展現出新的歷史傳統與文化氣質特點,從而使其成為一部具有開創意義的民族歌劇。語言是最能夠展現出地域文化、民族風格的要素,也成為這部歌劇中最富有里程碑意義的中原文化特征之一。特別是在這部歌劇中有多處通過方言塑造劇情場面、情景氣氛特征的技法,對“滲透”到作品深處的內涵做出探索性實踐,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創作經驗,對未來中國歌劇藝術的發展模式探索也都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這些河南地域的語言因素在不同的情景、情節和事件中的音調塑造作用,也成為作曲家探索在戲劇情節之上展開劇情的重要技法手段之一。
最后,在現代民族風格的歌劇《木蘭詩篇》中,作曲家除了運用大量傳統的豫劇中的語言性特征用于描繪劉爽的個人內心情感世界外,還竭力通過不同語言音調、形態的內心世界變化,揭示出人物語言與歷史信息的特點。在這部作品中,不僅采用了最微妙、最精細、最隱秘的表達方式,揭示出了木蘭與劉爽這對戰友在不同環境下的情感活動特征以及他們富有傳說性的愛情歷程。方言性的音調特征,還體現出了運用語言刻畫、塑造神勇威猛的英雄形象的作用。
二、《木蘭詩篇》中男女主角的中原價值文化特點
首先,中原價值文化的特點,也是這個作品中男女主角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依據。對于這部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不僅表現出了藝術家們極高的藝術才華和深厚的文藝功底,而且為整部作品的內涵發掘注入了新鮮的血液。雖然男主角劉爽(塞外北方人)是在歌劇創作中為襯托女主角花木蘭而設立的對立角色,但劉爽也體現出中原傳統男人形象重要的內涵特點,詮釋了傳統中原男人傳統、質樸、勇敢、勤勞的形象特征,也從側面襯托出木蘭的中原人物形象特點。花木蘭是中原女性形象的代表,也具有象征性的意義——中華民族女性勤勞、勇敢、善良、孝順的形象代表。
其次,在這部歌劇的男主角表現中,除了注重將劉爽的人物形象、心理活動狀態變化與河南豫劇中的音調特征、轉變進行結合外,還具有更為精致的手段解讀劉爽與木蘭這對有情人從友情發展到愛情的情感轉變歷程。這些都更為清晰地詮釋了中原人物形象和心理活動規律轉變特點,尤其是其中的幾首詠嘆調都凸顯出了男女主角在國家危難、民族危亡的情況下積極參軍保家衛國的價值觀念。這些也是中原傳統文化中長期的倫理、道德教化的產物,對劇中的男女主角價值觀念方面更為細膩、自然的解讀。這部歌劇的人物形象還通過多個不同價值觀念進行解釋,尤其是女主角女扮男裝、與男主角從友情到愛情、從戰友到伴侶的情節所涉及到的不同價值觀念的延續,都體現出了富有中原文化特征的傳統精神特點。中原文化中的傳統價值觀念與倫理精神作為一種重要的表達元素之一,在結合不同的角色形象變化、場面變化以及情景變化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表達意義。因此,作曲家在采用具有中原文化特征的人物形象、價值倫理取向等因素體現創作意圖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技巧表現。而且在此基礎上,還同時釋放出能夠符合表現目的的表達效果來。
再次,這部作品中還通過對男主角劉爽的演唱,揭示出不同的人物形象特點,也表達出了劇中人物的價值取向特點。這些男主角的形象與女主角形象進行了緊密的結合,形成了富有表現力的要素。對男主角劉爽的音樂唱段特點進行的凸顯,不僅對于解讀男主角劉爽歌唱唱段中的人物形象具有重要意義,而且還在緊密結合歌唱氣息、情感、情景等要素時,表現出了符合劇中中原男人的人物形象與氣質特點。這些通過男主角的襯托、解讀歌劇作品中女主角的形象特點的技法,無論對于深度詮釋歌劇中的意境特點,還是對于塑造歌劇中的不同律動場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男主角劉爽對于女主角木蘭的襯托,也是歌劇中充分發揮男女角色對于中原文化傳統精神、形象進行詮釋的重要手段。這些對于解讀歌劇中的地域文化氣質,去體現重要的中原人物形象、演繹中原文化中的民族風格特點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最后,這部歌劇中對于中原文化的傳統,作曲家還采用了更為細微的、從小見大的方式進行發掘。除了對作品中的男主角劉爽形象、內心世界進行塑造、研究與表現外,還通過對劉爽心理活動特點的貫穿,表現出作品的“中原人物”現實生活、禮儀習俗等特點。在傳統的中原文化精神的表現中,除了主要針對女主角木蘭的形象進行透視外,還解讀了整部歌劇作品中的傳統地域文化特征和中原文化深層的意蘊內涵。尤其是透過對不同那女主角人物的個性化解讀與演唱塑造,很好地表達出了劇中角色、劇情、地域文化功能等都深深地融為一體的綜合性特征。
三、《木蘭詩篇》中的中原文化心理特點
首先,在這部歌劇作品中,體現出了明確的“中原文化心理”特征。作曲家關峽不僅對我國古代的巾幗英雄木蘭進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畫,還對另一歌劇男主角——劉爽的戲劇形象進行了細致的刻畫。這些都是通過對人物心理、民族心理的深度刻畫來實現的。因此,《木蘭詩篇》這部歌劇不僅是我國21世紀初期以來我國作曲家對歌劇本土化、民族化探索的結晶,也是傳承中原文化傳統的創新成果體現。這種“中原文化心理”無論是通過民族唱法,還是通過富有豫劇特征的風格表現,都揭示出傳統中原精神對人物、故事的影響。這部歌劇也對后來創作的其他現代民族歌劇如《西施》《昭君出塞》等都具有很大的影響。
其次,這部歌劇創作中所具有的“中原文化心理”特點,還通過獨具個性的場面形象、個性化的人物性格、集中的角色特征以及集中的風俗文化等表現出來。這些不同元素所展現出的表達功能,都很好地體現出民族歌劇中中原文化的創意性探索。這部歌劇作品中的不同類型的人物性格刻畫、不同場面、情景的塑造,以及不同風俗文化、鄉土情景等,都很好地表述出一幅幅中原文化背景的畫卷。另外,這部歌劇中的幾首主要詠嘆調也都通過生動的刻畫、形象的描述、不同場面氣氛的塑造以及不同情景的暗示,體現出劉爽、木蘭等不同的人物性格特點,很好地表達出了一群愛家愛國、重情重義、老實憨厚的中原個人性格、形象特點,揭示出中原地域的族群形象特點和熱愛和平的民族精神與性格特征。所有元素都參與了中原文化的表達,無論是對正義凌然、驍勇善戰的英雄形象的塑造,還是對于不同性格人物的刻畫,都展現出這種中原文化的影響力。這部作品中每一首詠嘆調都與親切隨和、重情重義的人物角色所承擔功能的深刻表達功能保持著密切的關系——這些透過中原文化表達出的木蘭、劉爽等為代表的中原傳統精神,都體現出了濃郁的地域性、民族性、戲劇性的綜合性特點。
最后,這部民族歌劇通過小人物來揭示宏大歷史背景的方式,也為此后的民族歌劇對于中原文化的傳承、創意提供了范例。這種中原文化傳統精神也是其他作曲家創作中所普遍采用的。尤其是采用綜合性元素來刻畫人物形象、性格、塑造場面氣氛、情景特點等都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這些都成為作曲家們用來表達宏大的民族情感、民族歷史與文化發展特征的利器,成為民歌歌劇創作、選材的范式之一。
結 語
本論文針對不同情節表現的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場面氣氛等進行深度研究,探索中原文化傳統精神的創新特點所進行的研究,都體現在這部歌劇作品成果中。無論是表現過程中通過民族唱法對不同角色的塑造、情感表達還是在舞臺上的二度創作與即興性表演等,都需要結合上述方面進行切入。
[參 考 文 獻]
[1]徐 斐.淺析大型情景交響樂《木蘭詩篇》的音樂特色[D].云南藝術學院,2010.
[2] 趙 敏.論彭麗媛在情景交響歌劇《木蘭詩篇》藝術表演中所體現的美學特征[J].皖西學院學報,2010(03).
(責任編輯:崔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