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探尋創作規律力求知行合一

2018-04-29 00:00:00劉聰
當代音樂 2018年10期

[摘 要]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是穿越歷史連接未來的夢,是每個中國人心中永駐的夢。在眾多文藝作品中,均以不同的形式得以呈現。對于音樂作品,特別是聲樂作品而言,更是數量繁多、風格迥異。其中花腔女高音獨唱《有夢的中國》(吳善翎詞、劉聰曲)以其鮮明的個性得到同行首肯,并入選2016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從而引發我對此曲的創作過程進行梳理和總結,遂行成此文。

[關鍵詞]審美追求;藝術呈現;技術手段;音樂文化

[中圖分類號]J6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233(2018)10-0008-08

前 言

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是穿越歷史連接未來的夢,是每個中國人心中永駐的夢。在眾多文藝作品中,均以不同的形式得以呈現。對于音樂作品,特別是聲樂作品而言,更是數量繁多、風格迥異。其中花腔女高音獨唱《有夢的中國》(吳善翎詞、劉聰曲)以其鮮明的個性得到同行首肯,并入選2016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從而引發我對此曲的創作過程進行梳理和總結,遂行成此文。

一、審美追求:努力超凡脫俗卓爾不群

對美的理解各有不同,莫衷一是,恰恰成就了美的千姿百態。應該說,對美的追求、判斷和評價與審美主體的數量無關。與眾不同、獨一無二,是藝術的特質,更是藝術創作的追求。如果個性缺失、消失,甚至喪失,而成為一片共性的汪洋,藝術從何談起?美又從何談起?因此,追求超凡脫俗、卓爾不群,就成為藝術創造的共同追求。

1音響符號中的個性化追求

音響是構成音樂的物質材料。在傳統音樂框架下,音響材料是共性的。運用共性的材料,創作個性的作品,就需要對材料進行個性化處理,以期為個性的特質增加某種先天和先決條件。

(1)符號的基因組織:符號是簡單而有意義的記號、圖形,在音樂中可以通過音型、樂匯(動機)、樂節構成。在聲樂寫作中,旋律的生成與歌詞的語音、語意、風格、形象關系極大。通過對歌詞的漢語普通話語音信息的復制和轉換作為生成旋律的主要依據進行歌曲創作,盡管朗朗上口,卻極易落入俗套,須慎用,更須另辟蹊徑。

因此,在這首作品的創作伊始,一方面是回避旋律生成對歌詞語音的直譯的“字正腔圓”;另一方面是避免大小三和弦及調式自然音階,這類無須加工唾手可得的共性素材的直接使用。為此,遴選了一個兼顧語音、語意、形象、個性、風格的上行小七度與下行小二度的動機型三音組合原型(見例1a)。在音級集合理論中(按半音關系標記,同度為0、小二度為1,以此類推,八度內十二個半音為1-12)的音程涵量為[0,10,9]的音級集合(相關理論不在此贅述)。

正是因為這個音集(動機型三音組合)的設計,構成了全曲基因組織結構的原型,并創作出如下音樂主題。

(2)符號的信息容量:在上述主題中,只含有小七度和小二度,這說明其調性信息是不確定的,這種調性的留白,使主題更具有活躍、模糊、飄逸和不穩定性特點。首先避開了大小調與三和弦,特別是歌曲普遍習慣用主三和弦開始。

(3)符號的發展前景:上述主題由于其蘊含有眾多不確定性,是一個無主音、無音階、無分解和弦的“三無”基因組織,使得音樂的發展空間廣闊,充滿變數,注定了“先天”的與眾不同,從而在追求超凡脫俗和卓爾不群的努力中,初見成效。

2音樂形象中的個性化追求

對“夢”的音樂形象塑造早已有之。而在“中國夢”主題創作中則更需要明確定位為:幸福的憧憬和美好的期待,堅定的信心和不懈的努力。這就與其他的夢有著明顯不同,更多依賴語音復制的旋律生成方式,顯然難以勝任。

(1)語言表層與音樂形象:是對歌詞的直接表現,通常會以語音語意相結合的開門見山,直抒胸臆。但這種寫法具有很強的感性成分,情感沖動,一旦樂思噴涌,就會按照習慣套路行事,盡管形象鮮活,卻極容易落入俗套。如果在音樂主題框架下,感性和理性結合,就會是另外一種情形:如例4中,“有——夢的”上行小七度,下行小二度,“企盼——蓬勃”上行大七度,下行大二、小三度,“孕——育”下行小七度。這種上行七度“企盼式”與下行七度“走心式”的音調,緊緊圍繞動機原型的展開,形象鮮明,效果顯著。

(2)語言內層與音樂形象:透過語言表層,歌詞為音樂提供了更多可開發和想象的空間,尋找更恰當、合理的形象設計。為歌曲的兩個A段設計了不同的速度與織體,使前者婉轉嫵媚,后者愉快輕盈,為相同格式的歌詞賦予了不同的、豐富的、更符合歌詞內層的音樂形象。

(3)語言之外的音樂形象:語言的盡(后)頭是音樂,語言的前頭也是音樂。在這首作品中,無詞歌的純音樂部分占據了全曲大約三分之一多(約35%)的篇幅。

這是引子部分,音樂充滿了憧憬。花腔女高音的華彩旋律,可明顯看出了由音程含量為[0,10,9]及其變形構成的音響符號的應用,既強調了個性,又統一了風格,在例3中具有同樣效果。這說明除了器樂部分外,聲樂部分的無詞歌同樣具有補充、延伸、發展和升華歌詞的功能。

3音樂風格中的個性化追求

音樂風格就是音樂的個性特質,是審美品位、審美格調和審美追求的體現。樂如其人,音樂風格真實地反映了曲作者的心世界,同時體現了作品特有的內涵和品質。

(1)強調和強化個性特征:個性就是與眾不同,極端個性就是一意孤行。當然,要在可聽性、可唱性前提下,拓展個性的空間,把握演唱者和聽眾的上限,控制、把握和加大探索和創新的步伐。從符號的確定、動機的創作、主題的定型,就注定了這首作品的個性胚胎,從例6樂隊總譜木管部分便可看出:七度(小七、大七、減七)的連續運用對個性的強調與強化以及形象塑造的作用。

(2)避免“耳熟”的似曾相識:若要達到此目的,首先要尋找產生“耳熟”根源,然后反其道而行之。就目前的認識水平,原因有三:第一,習慣使用的音樂建筑材料(音階、調式、和聲)是相同資源;第二,習慣漢語普通話語音作為旋律生成的相同方式和“字正腔圓”避免“倒字”相同規則;第三,習慣以為大眾、“接地氣”為由,以低估聽眾智商來掩蓋自身創新乏力。因而造成了“耳熟”的似曾相識。

(3)遠離“庸俗”的人云亦云:旋律的脫俗,來源于對創新的不懈努力追求。究其原因有三,第一,對市面上流行語匯的模仿和跟風,趕時髦;第二,無節制地復制自己、模仿他人,形成相互模仿、相互復制的怪圈;第三,形成了僵化的寫作模式與套路和難以突破的音樂視野。偶有新風,群起而仿之,使之在短時間內再次淪為平庸。因此,在創作中主動地遠離庸俗,突破創新,繞道前行,沖出重圍。在此曲的創作中,由于牢牢把握住[0,10,9]的動機原型并加以發展,顯然收到了滿意的效果。(見例3)

這是歌曲的尾聲,它不僅與引子有呼應關系,通過再現時結構的擴大,更增加了花腔和華彩,所用素材始終把握音程涵量,使全曲風格更突出、更鮮明、更統一。

二、藝術呈現:努力提升品位高貴典雅

品質的精良來源于技術的精湛,品位的高貴來源于內涵的豐富。對藝術呈現質量的追求,使得寫作中的一招一式都要精雕細琢。因而,不僅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還需要傾注更多心力,并要將創作過程與學習過程同步,在探索中前行,在水漲船高中水到渠成。

1主題的提煉

音樂主題通常是一個完整的結構,這個結構長短不同,主要以能否呈現完成樂思而定。在聲樂作品中,主題的結構由于歌詞字數的不同相差較大,通常較之器樂主題長些。

(1)在音響符號基礎上的擴大:通過例1中的音響符號的擴大,音樂主題的原型就創作出來:這是一個與歌詞同步關系的音樂主題,由一小節的“樂節”構成,如例1b、例4所示。通過主題的復制發展成樂句時,包含兩個七度(一個小七度、一個大七度)和三個二度(兩個小二度、一個大二度),同時又含有一個增四度、小三度音程。整個樂句沒有出現主音和分解和弦,調性處于相對游離狀態。

(2)在音樂形象基礎上的強化:從音樂形象塑造的角度分析,其中上行的七度,具有希望、憧憬、企盼的形象特點,復制這個七度就強化了這一特點。同時“春天”“蓬勃”“開花”“收獲”均在相對的高音區,在節奏上相對長于并強于周圍音,同樣巧妙而自然地得到強化。(見例4)

(3)在音樂風格基礎上的個性:當歌詞與旋律的結合中兼顧了旋律自身的獨立性,動機發展的邏輯性、音樂形象的鮮明性、詞曲結合的準確性的同時,更要注重音樂風格與個性特征的追求。事實上,當音響符號的設計有意擺脫傳統習慣上的“明確調性”原則,避免“熟”和“庸俗”時,音樂的風格與個性,就會在主題的提煉與發展中得到加強。

2旋律的發展

旋律的發展既要有章法,又要有才能,是在感性和理性結合的鮮活思維狀態中完成創作。需要趁熱打鐵,隨機應變;更像通過對容器的打造才能賦予水的形象。

(1)避免語音復制的旋律發展:以歌詞的漢語普通話語音為依據生成旋律,進行歌曲發展。在篤信“字正腔圓”和避免“倒字”的訓誡下,使旋律的發展猶如說唱音樂那樣隨彎就彎,如果再加上語言的自然節奏,那雷同和千篇一律就會成為災難。據此,就需要在避免語音復制的同時,通過聲腔的處理,使旋律的發展突出個性。如例3開始的有夢的“有”字,是在其語音基礎上,通過上行小七度的放大和夸張產生的聲腔生成的旋律,它既是提煉出音響符號和音樂動機的依據,也是發展的種子。在第二小節中的強化中,通過切分節奏對強拍的弱化,使“蓬勃”在第二拍形成重音后移的上行大七度高音區上得到呈現。通過對主題上方三度的模進,既發展了旋律,又使希望、憧憬、企盼的形象和“春天”“蓬勃”的關鍵詞得到有效的突出。

(2)注重旋律發展中字與腔的關系:“字”(歌詞)是“腔”(旋律)發展的依據,“字”的信息又是多方面的,其中語音、語意、語境,就從不同層面解釋了“字”所包含的不同信息。當“字”的多重信息完美呈現,那就是天成的結果;而當這些信息需要取舍時,就需要有所側重,處理好“字”與“腔”的關系。在花腔女高音聲部中,相對多的華彩無詞歌,突出了“腔”的純音樂表現作用。如例7—B段,就是一段無詞歌的“腔”。而在一字兩音或以上的字腔關系中,正是對“腔”的靈活處理,才使字與腔的結合中既發展了音樂,又獲得了基因復制的更多機會。

(3)打破陳述結構的方整對稱:結構的方整對于局部、細部、內部結構的錯落有致,音樂表現的準確、生動、細膩而言,會有以不變應萬變和削足適履的嫌疑。因此,通過陳述結構與節奏錯落有致,會使音樂既不落俗套又提升品位。

這是C段,從表面上看,是4+4的方整結構,但再深入一步,從它的陳述結構分析,其內部結構并非完全是方整對稱型,節奏與字腔的關系有一拍四字,有四拍一字:

除此之外,在例3的尾聲中,由于結構的擴大,花腔和華彩的增加,其結構的長短錯落更加明顯。

3聲樂器樂一體化

藝術歌曲創作,是以聲樂器樂一體化方式進行構思,創作并呈現的。這種構思能夠統籌各種資源并合理分配與利用,使聲樂與器樂之間的分工合作更為有序。以此體現出藝術歌曲特有的風范、品質和規格。

(1)統一構思協調展開:這就需要多聲部思維、復調思維、器樂思維的介入和應用。一方面會使聲樂創作為器樂表現留有空間和余地,另一方面會充分發揮各聲部的特色與優勢,使音樂表現更豐富、生動、精確。

這是管弦樂版的前奏,小七度動機先后由單簧管、雙簧管、長笛與大管呈現。表現了浮想聯翩的意境和熱切企盼與無限憧憬的音樂形象,同時又通過對于這個音響符號和動機的模進,構成立體陳述的層次與色彩。在高音區弦樂長音背景,以及豎琴、鋼琴、三角鐵這類金屬音色的烘托下,夢境的描繪更加色彩斑斕,充分體現了縱橫一體化的優勢。

(2)立體呈現分工合作:由于聲樂器樂一體化,就使音樂形象的塑造有了多手段的協作和多功能的復合。不僅可以使聲樂和器樂各自發揮作用,更能構成二者既各行其道又殊途同歸的結果。

在花腔女高音聲部以載歌載舞特點將輕盈的舞姿與華美的歌唱相交織時,鋼琴奏出的更加華麗、靈巧的織體,并通過音區的大幅調度、演奏法的多變,形成了聲樂鋼琴間的多線條、多層次交織(終止式另有文章)。使這個樂段的整體效果,通過立體呈現分工合作,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3)注重細節精雕細琢:品質高低主要取決于細節,藝術歌曲對細節的注重是由其本身的特點決定的。從外顯到內在均有可陳之處,現舉幾例說明:第一,從速度、力度及其漸變的過程,從演奏法的多樣與多變,即可直觀感受到對細節的注重;第二,旋律寫作,從音響符號開始,就注重個性表述與呈現,試圖從音響到音樂均力求做到精巧、別致、耐人尋味,旋法、句法與音樂主題的貫穿對音樂形象的關照以及對音樂風格與個性的追求等始終得到高度的重視;第三,是技術手段的創造性運用與多聲部寫作中,以塑造音樂形象,表現音樂內容為核心的定向、定位的把握和控制等。

三、技術手段:努力超越傳統融合創新

技術手段,是音樂創作的物質基礎,技術含量的高低,與藝術歌曲的質量和品位關系極大。因此,藝術歌曲有它自己的創作規律、標準范式、發展軌跡、審美規格和評價方式。對于每一首藝術歌曲作品而言,都應盡可能是探索之作、創新之作、前沿之作。在“中國夢”主題創作中,也應如此。

1調性的平面多重與立體多重

調性(包括調式類別與調式的音高位置)是構成音樂的建筑材料和組織方式。在近現代及當代音樂創作中,對這種材料和組織的開發和使用,較之從前越來越趨向于從單一向復雜、復合、多重復合方向發展并得到十分普遍的應用。

(1)挖掘傳統調性材料的潛力:雖然調式作為音高組織和建筑材料應用于音樂作品中,但調式的潛力依然需要不斷開發。在這首作品中,調式材料是以傳統的降b小調為基礎,由于在旋律發展中對主音、音階,以及大小三和弦,特別是正三和弦分解旋律的回避,使相同的調式材料煥發出不同的光彩與生機,在同一音階材料中,就派生出多種可能性。

以上音階有如下意義:其中“全曲所用音與音域”是指作品中的音高材料;“降D自然大調”是指其中使用的降b小調的平行大調;“全曲降b和聲小調基礎”是指全曲在此基礎上發展變化的。下面就是從調式音高材料中派生、截取、遴選出來的旋律素材。其中可明顯看出,最初設計的音響符號[0,10,9]的突出作用:

其中,既無調式音階的語匯,如四聲音列;也沒有大小三和弦,特別是正三和弦的分解語匯。這說明,回避傳統音樂語匯與開發調式潛能并重,是簡便易行和行之有效的;同時說明了傳統音樂語言依然具有尚未開發的潛能。

(2)增加傳統調性材料的密度:即加速轉換、變化、更替的頻率,包括調式和種類,調性的復合、重疊、游移、模糊等縱橫關系。這些調性語言的具體方法,在獨唱作品中,就需要借助和聲的語言和鋼琴或樂隊語言。這說明立體多重較之平面多重,更需要技術的支撐才具有實際效果和作用。

這是A段的第三、四樂句,現在分析旋律與鋼琴的調性與和聲應用。第一(總第16)小節,是降b小調的主和弦,但這是一個用二度音代替三度音的和弦,改變了原有的音響效果。低音在一拍半后通過弗里幾亞進行,在第三拍進到調式的Ⅵ級音,而上聲部和聲則是這個調上的導三和弦,把低音納入其中,成為降b和聲小調的導二和弦并通過功能內解決到下小節的屬九和弦,在第三拍通過阻礙解決到上小二度根音上的小三和弦。這種超意外的進行,使得小三和弦的色彩效果明顯而有新意;第三小節,進入平行大調的屬和七弦,同樣意外地解決到帶有經過性質的Ⅱ級七和弦。在第四拍前回到屬七,又在最后的十六分音符節奏上經過主四六和弦進入第四小節的Ⅱ級六和弦、屬九和弦、阻礙進行到Ⅵ級和弦與主和弦的復合和弦上。在這四小節的和聲配置中,有意回避了常規進行。

(3)多種技術元素的滲透:除了前述傳統調性語匯以外,還有三個方面的元素會根據構思和表現的需要進行滲透。第一,民族傳統語匯;第二,流行音樂語匯;第三,現代音樂技術語匯。由于這些技術元素的滲透,使音樂語言與表現手段更加充實和豐富,力爭成為“中國夢”主題創作中多種技術元素融合的探索之作、創新之作和前沿之作。

在前述例7的最后一個和弦,例9第五小節第一個和弦均是中國五聲調式和聲語言;流行音樂語匯則見下例第三小節的3/3/2倫巴骨干節奏,1、2小節左手的切分節奏及四音和弦語匯;現代音樂語匯,可理解為與傳統技術理念相對、相反、相悖的一切相關做法。如例7的1、3小節左手含有兩個小二度和一個增四度的和弦;例10第三小節,一個變形的降d小調四聲音列,右手四度疊和聲層的平行進行,左手前兩拍省略五音附加小六度音的變形主和弦,第三、四拍是Ⅱ級三四(半減三四)和弦所構成的復合和聲特點等等。

2和聲的結構異化與組織異化

和聲是多聲部的組織基礎,音響風格與音樂風格均與和聲風格有極大的關系。在建立相應的設計理念與方法的前提下,通過和弦結構與和聲組織方式的異化處理,效果明顯。

(1)縱向結構的多樣性:在回避大小三和弦,特別是回避具有功能意義的正三和弦的前提下,首先需要解決和弦結構、音響風格與音樂表現的關系。具體結構設計如下:

以上和弦依次是,三音和弦包括:四度和弦結構(見例10第三小節右手)、傳統的換加音和弦結構(見例10第三小節左手1、2拍)、小三和弦結構(見例9第二小節第三拍)、五聲風格替換音結構(見例7最后一個和弦、例9第五小節第一個和弦);四音和弦包括:雙小二度增四度和弦結構(見例7第一、三小節)、大七和弦結構(見例9第五小節第四拍)、半減七和弦結構(見例12第四小節3、4拍)。

以上和弦依次是,五音及以上和弦:屬九和弦(見例9第二、四小節1、2拍),高疊置的十三和弦(見例13第一小節);復合和弦,不同功能的復合(見例9第四小節3、4拍),不同結構與變音的復合(見例12a第三第四拍及第四小節);多層線式進行(見例12b第一小節)。除此之外,還包括旋律性質的音響基因式半音裝飾進行(見例12a第一小節的各種七度與二度進行,例9第六小節右手織體)等。這些和弦結構均以不同的織體形態大量應用于作品中。

(2)橫向進行的多重性:第一,回避主功能小三和弦音響的傳統性;第二,線性進行中沖淡或打破傳統功能關系的和弦序進;第三,通過調式交替構成的調式和聲音響多重性。

這段完整旋律見例5,是降D大調上的旋律。由于和聲配置造成了音響的復雜化,第一個和弦是分解的屬13和弦,這兩小節以旋律的和聲內涵為依據,以低音上行半音的線式進行為組織方式,兼有高疊、復合、線式進行的多重思維組織方式。第三、四小節雖在極短時間里偶露調式真容,在聽覺尚未感受清楚隨即便被新的音響與調性因素干擾和掩蓋。

(3)縱橫語言的多元性:在多聲部寫作中,由于縱向結構的多樣性與橫向進行的多重性,必然會導致縱橫和聲語言的多元性。這些和弦的縱橫關系之間,存在著基于不同地域、時代、風格、文化背景下的不同信息。創造性地根據音樂表現的需要為我所用,是多元文化交流與碰撞的必然結果,也是這首作品音響風格的重要構成方式。

3復調的思維方式與技術滲透

復調技術,既是寫作技術又具音樂風格,包括對位、卡農、賦格等。伴隨主調音樂的發展,復調寫作技術與風格隨之退居二線。但作為復調思維方式,反而比復調寫作技術在音樂創作中發揮了更加獨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1)聲部進行的線條化:是指由音階(包括五聲音階)或半音階等材料構成的音與音橫向運動趨勢與方向。它雖不是典型的復調技術,但這種橫向的思維方式,可將彼此無關或只有縱向關系的各聲部,通過線條化的橫向進行加以組織,使之成為線條化整體,應用于織體各聲部、特別是低音聲部,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如例13的1、2、4小節,例 7的5、6小節鋼琴左手低音聲部等。

(2)線條進行的旋律化:是指較之由直線條構成的線式進行更富有變化的一種較豐富和活躍的復調化形態,在織體各聲部均可使用。見例12a的第一小節,是將音響符號、音樂動機相統一的旋律化呈現;例7的4、5、6小節鋼琴雙手呈反方向并帶有旋律化的織體形態,在與歌曲旋律結合中,形成了三層之間彼此呼應的特點。

(3)旋律進行的復調化:是指旋律與旋律之間具有復調技術特點的組織方式與呈現方式。在獨唱歌曲中,聲樂與器樂之間,器樂各聲部之間,均可構成這類進行。如例9的1、2小節,鋼琴織體本身就分成了高、中、低三個層次,在與旋律結合時,各聲部之間均有對位的考慮。除此之外,在旋律與過門之間,鋼琴通常是以旋律化的方式構成不同結構之間的銜接、呼應與過渡,這就有機會構成對比或模仿式復調的聲部關系。如例7第二小節3、4拍,如例10第二小節3、4拍,均構成了與獨唱聲部的對比式復調化。

四、音樂文化:努力植根沃土多元并重

音樂無國界,文化有根基。音樂只有植根文化的沃土,才能枝繁葉茂。文化是在傳承和創新中與時代同步發展的,音樂是文化長河中的浪花,是文明的標志,必將伴隨文化的發展而打上時代的烙印與文化的本色。中國藝術歌曲創作,必然要演繹中國題材,講述中國故事。

1植根沃土枝繁葉茂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盡管歷經天災人禍,滄海桑田,依舊生生不息,體現了頑強的生命力。文化的結晶是文明,音樂是精神文明的產物。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當今,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文化的自覺,是中國藝術歌曲創作的重要前提。

(1)文化軟實力的動力與定力:軟實力是文化所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創新力和影響力。軟實力的動力,是以文化影響和征服他人的能力;而軟實力的定力,則是對外來文化具有的抵御、選擇、吸收、融合的能力。一味模仿跟隨發展,就失去了自主創新力。只有引領發展、自主發展,才是真正擁有文化軟實力的象征。對于藝術歌曲創作而言,立足中華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精髓,吸收外來文化精化,加速自身的發展依然是硬道理。

(2)文化流變中的吐故與納新:是文化在流傳中的變化,在變化過程中不斷揚棄陳舊的、俗套的、慣用的,吸收嶄新的,開發未用的,探索未知的。使文化始終具有鮮活性與先進性,與世界同步,與時代同步。從而保持文化的最佳狀態:我就是我,和而不同。藝術歌曲創作,既要保持其范式與規格,又要具有民族精神與當代氣質,需要具有調動一切手段為我所用的大胸襟、大格局。

(3)文化發展中的物質與精神:文化是物質和精神的總和,文明是文化的發展所創造的成果。文明又分為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音樂文化屬于精神文明,藝術歌曲創作是探索獨唱歌曲的藝術高峰。因此,就需要應用前沿的技術、理念、方法,去表現當今社會的重大主題。“中國夢”既是古老的夢,又是嶄新的夢;既是奮斗的夢,更是騰飛的夢。表現這樣一個主題,無疑需要在更新理念和技術的同時勇攀高峰。

2發展傳統兼收多元

在以我為主中兼收多元,兼容并蓄,既要讓客體入鄉隨俗,更要讓主體克服排異反應,在相互融合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自我更新、自我涅槃,在藝術的坐標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發出自己的聲音。

(1)民族音樂語言與思維方式的傳統:在散、慢、中快、散的傳統曲式框架下,在此曲的創作中,通過此類結構形態將各種表現因素進行組織與整合,探索實踐,力爭實現新時代、新思維、新語境、新風格的統一。(見例15)

(2)旋律生成理念與寫作方式的更新:在聲樂寫作中,歌詞的語音、語意、語境對旋律的創作生成與發展走向,起到重要作用。在平面思維(單旋律創作)中,語音對旋律的作用十分明顯,語意和語境作用遞減(音-意-境);而在立體思維(多聲部、鋼琴、樂隊寫作)中則正相反,是先從語境出發,語意和語音遞減(境-意-音)。這就說明了旋律生成理念、方法,在立體思維與平面思維之間的差距對結果影響。由于解決了對歌詞語音的過度依賴而打破了語音的束縛,從而伴隨作曲理念與方法的更新,實現了自我否定與自我超越,使歌曲創作獲得了大面積出新。

(3)20世紀作曲技術與理念的消化吸收:20世紀對技術的革新,是具有顛覆性的。在作曲技術理論與實踐中,其進化與發展更是具有劃時代意義。如何將這些藝術創造上的新思維、新技術應用于新時代、創造出新音樂,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消化吸收的漫長的漸進過程。在《有夢的中國》的創作中,對音響結構縱橫一體化的實踐,音級集合理論的借鑒,在和弦結構、和聲進行方式、調式擴展的多樣化,以及中國五聲風格、流行音樂元素應用等,對聲樂、鋼琴、管弦樂寫作的滲透與影響,消化和吸收,均體現在創作中國音樂、表現中國情感、講述中國故事的藝術實踐中。

3用時代的新語言譜寫時代的主題歌

時代在推進,音樂在發展,如何創作新時代的新視聽、新音響、新音樂、新呈現,是需要在藝術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發現,化無形為有形,用心聲譜心曲,讓精神變物質,在創造想象中設法讓夢想成真。

(1)用時代的語言譜寫時代的強音:時代的語言,是指當代創作前沿的音樂語言。這其中包括傳統基因的自我更新,現代語言的為我所用,超越傳統的融合創新,當代語境下不同語言碰撞結合的新發現。《有夢的中國》力求以獨特的視角和語言記錄歷史,描繪“中國夢”的美好夢境,記錄“中國夢”的宏偉志向,見證“中國夢”的奮斗歷程,譜寫“中國夢”的時代強音。

(2)用中國的語言講述中國的故事:用音樂講述中國故事,就要用中國的音樂語言。然而,在世界音樂巨變的語境下,發展的傳統才是活著的傳統,創新的語言才是今天的語言。用今天的語言講述發生在今天的中國故事,暢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明天,著實讓人浮想聯翩。這種從未有過的感覺、從未遇見的夢境,正需要用新的音響、新的音樂,努力創造超凡脫俗、卓爾不群的當代呈現,讓夢的翅膀自由翱翔。

(3)用民族的胸懷抒發民族的情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文化的發展,需要在碰撞中迸發出火花,在融合中得到豐富,在發展中得到升華。這既需要胸懷,更需要情懷。以表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志向和抱負,所反映的是精神與物質、靈魂與肉體、技術與藝術、文化與審美在探索中的對話,在創新中的天成;花腔女高音獨唱《有夢的中國》的創作過程,完成了一個政治與藝術結合的重大課題,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莊嚴洗禮,走過了一條從迷茫到清晰的崎嶇山路,踐行了用民族胸懷抒發民族情懷的宏愿。

結 語

綜上所述,通過這次創作,不僅在“中國夢”主題創作的探索與實踐中取得了成果,表現空間得到了拓展,表現力得到了加強,更獲得了2016年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的資助。收獲頗豐,感慨良多,并在“探尋創作規律·力求知行合—”道路上獲得理論與實踐雙豐收,現梳理和總結歸納如下:

1提高審美品位,拒絕人云亦云:在歌曲創作與審美評價中,不迎合“好聽”“不倒字”“字正腔圓”,流行趨勢,媒體喜好。追求超凡脫俗、卓爾不群的審美品位和藝術歌曲創作的規格范式,一如既往走自己的路。

2探索語言創新,遠離千篇一律:當創作的套路一旦輕車熟路,就會出現在不斷重復中形成“鬼打墻”狀態難以自拔,這是創作的懶惰甚至墮落的表現。要意識到重復別人是盜版,重復自己是倒退。不斷學習和完善自己,做到知識不斷更新,語言不斷創新,套路不斷出新。

3掌握核心技術,避免受制于人:是在全面的知識結構下,對作曲技術理論與實踐的系統掌握與靈活應用。對于平面思維與立體思維而言,這不僅僅是思維方式的區別,更是由核心技術掌握的程度所制約和決定。當技術的掌握和運用達到隨心所欲,才會保障鮮活的樂思自由馳騁。

4植根文化沃土,力求多元并重:音樂無國界,文化有源流。只有植根民族文化的沃土,才能根深葉茂;只有海納百川,才能有容乃大;只有建立在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基礎上的兼容并蓄,才能多元并重融合發展,譜寫出時代語境下的中國聲音。

任何以不變應萬變,都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任何缺乏個性的寫作,都將淹沒在共性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國夢”主題創作,是課題,更是政治;是技術,更是藝術;是審美,更是文化;是責任,更是使命。愿《有夢的中國》在講述今天故事的同時,記錄歷史、見證歷史,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謳歌!以上梳理和總結將成為繼續創新的起點,并與同人知音分享共勉。

[參 考 文 獻]

[1][奧]魯道夫·雷蒂.調性、無調性、泛調性——對二十世紀音樂中某些趨向的研究[M].鄭英烈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2.

[2]于會泳.腔詞關系研究[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

[3] [美]庫斯特卡.20世紀音樂的素材與技法[M].宋 瑾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首页| 亚洲精品第一页不卡| 亚洲浓毛av|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 九色综合伊人久久富二代| 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视频91|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网站| 亚洲天堂久久| 男女男免费视频网站国产| 国产无码在线调教|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不卡| 毛片视频网址|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亚洲手机在线| 亚洲视频二| 久久国产黑丝袜视频| 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码| 4虎影视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www网站| av在线人妻熟妇| 永久免费无码成人网站|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不卡|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欧美v在线| 中国国产一级毛片| 91麻豆久久久| 69综合网|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日本国产精品一区久久久| 欧美成人午夜在线全部免费| 国产人成在线视频| 国产网站黄| 日韩毛片免费视频| 99热线精品大全在线观看| 国国产a国产片免费麻豆|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 国产流白浆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欧美一级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 2020亚洲精品无码| 国产H片无码不卡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 毛片最新网址| 日本欧美成人免费| 在线播放91|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不卡| 国产鲁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大片黄在线观看| 91偷拍一区| 亚洲激情区|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国产乱子伦手机在线| 免费网站成人亚洲| 丁香五月婷婷激情基地| 九九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91麻豆久久久|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亚洲欧美日韩色图|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日产AⅤ|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式|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无码久久久| 尤物成AV人片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无码av五月花|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国产性精品| 日韩毛片在线视频| 国产一级一级毛片永久| 免费看久久精品99| 在线观看无码av免费不卡网站 | 欧美丝袜高跟鞋一区二区| 亚洲三级色| 日韩第一页在线| 国产午夜看片| 日韩欧美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