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教學的有效改革成為現階段需要重點思考的內容。時代的不斷發展給教學工作的科學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對于高校音樂專業鋼琴課的開展需要結合現階段教學內容和方向進行思考,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應。現階段高校音樂專業鋼琴課的教學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制約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學內容無法滿足現階段學生的需求。因此需要結合教學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深化教學目標,促進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的不斷創新,實現教學的有效改革。在教學中學生占據著主體的地位,需要結合現階段學生的需求以及時代的發展,有效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提高并深化學生對音樂專業的理解,進一步實現良好教學改革,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培養出更多高素質人才。本文結合現階段高校音樂專業鋼琴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教學改革內容的實踐提出對應建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關鍵詞]高校;音樂專業;鋼琴課;教學改革;實踐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233(2018)09-0033-02
[收稿日期]2018-05-13
[作者簡介]陳曉卉(1985— ),女,福建福州人,福州大學至誠學院講師。(福州 350002)
高校音樂專業在進行教學內容的開展中,鋼琴課教學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樂感,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專業學科的理論內容,從而更好地進行實踐。由于我國高校音樂專業鋼琴課教學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鋼琴教育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同時也影響了對學生的培養,學生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從而制約了學生更好更全面的發展。現如今鋼琴課教學中教學體系不完善,專業教材內容較為落后,鋼琴教學內容與實際應用脫節,這些問題是現階段進行教學改革實踐中需要重點思考的內容。高校音樂專業鋼琴課教學要貼合現階段的時代背景,結合學生的特點以及發展需求進行針對性的培養,教學內容與實踐內容相融合,從而提高教學內容的應用性,鼓勵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基于對這些內容的分析和研究,對鋼琴課教學改革進行完善,對后續實踐進行思考,從而提高教學內容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一、高校音樂專業鋼琴課教學改革前提
教學改革需要圍繞著現如今鋼琴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深化對時代的思考,從而提高實踐應用能力,進一步實現教學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高校音樂專業鋼琴課教學內容的改革需要貼合現階段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時代對人才的需求進行,堅持教學內容改革前提,深化改革路徑,創新改革方法,從而實現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完善人才培養內容。
1.深化學生主體地位
現階段高校音樂專業鋼琴課重點向學生傳授對應的知識和技巧,而未基于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思考,從而使教學只是單純說教,學生很難對教學內容形成共鳴。因此在教學改革中首先應該深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圍繞著學生的未來發展方向以及現階段對知識的需求,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同時與學生進行相應互動,幫助學生自主地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自發地對教學內容進行思考和研究,從而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在教學中可以圍繞著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可以將個別課、小組課以及大班課等多種授課方式進行融合,結合學生特點進行靈活應用。
2.明確教學方向和目的
教學內容需要貼合教學方向和教學目標進行,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相關專業知識和技巧,同時也需要培養學生成為高素質的音樂人才,不僅有較強的能力,同時也可以適應當下的社會發展形勢。因此在教學改革中需要明確教學的方向和目的,圍繞著目標進行對應的培養,從而強化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進一步培養出高素質的社會性人才。在教學中可以重點對學生的興趣進行培養,通過自身的演奏來引導學生產生演奏的興趣,通過鼓勵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提高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在教學中也要重點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以及想象力的培養,鼓勵學生進行音樂鑒賞,進一步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提高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認識。
3.重視學生能力培養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開展,不僅要重視對學生的素質培養,還需要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鋼琴教學是音樂專業學生提升素質以及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課上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認識教學內容,強化對知識技能的理解,將多個學科進行自我融合,使學生對音樂專業的理解更為全面,激發學生的創作潛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教學改革中進行能力培養需要貼合現階段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進行,不僅要培養高素質人才,還要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和技巧進行實踐和應用,自我進行深入的思考,不僅可以強化對音樂專業的理解,同時也可以將鋼琴課內所學的技巧進行融合,培養出更多的創新型人才。
二、鋼琴課教學改革的開展和應用
對于高校音樂專業學生的學習來說,鋼琴課教學不僅是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和技巧的一種途徑,也是將所學內容進行應用和實踐的重點方式。因此鋼琴課教學改革的開展不僅可以對學生能力進行鍛煉和提高,同時也更貼合現階段音樂專業學生的需求,從而提高鋼琴課教學的全面性和針對性。鋼琴課教學改革的開展和應用,需要結合現階段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從現階段人才培養方向入手,全面提高學生的素養和能力。
1.內容改革的開展
(1)增加音樂鑒賞內容,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高校音樂專業鋼琴課教學中可以加入音樂鑒賞內容,對成熟作品的鑒賞,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藝術作品的魅力,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對音樂知識的興趣,在開展對應鑒賞內容時,也需要在此基礎上傳授鋼琴藝術史的教學內容,加強和深化學生對鋼琴教學的理解和認識,同時貼合歷史背景可以深化學生對知識的運用,使鑒賞效果大大提高。在教學中不僅要采用恰當方法擴大學生的曲目范圍,同時也需要對相關藝術背景進行說明,這樣使學生不僅了解了藝術的發展內涵,也了解了藝術的發展過程,從而激發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2)增加鋼琴教學法的學科開設
在鋼琴課教學中需要增加鋼琴教學法學科,由于鋼琴教學法學科圍繞著鋼琴教學的相關理論,可以對鋼琴教學中的一般規律進行解釋分析。學生在學習中不僅可以對教學內容和技巧進行理解,同時也可以了解鋼琴教學的基本內容,對自身不同階段的鋼琴課學習進行分析和評價,從而對后續學習進行反思和整合。鋼琴教學法是鋼琴教學的基礎,對學生的學習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在教學中需要完善和夯實這一部分的內容,鼓勵學生進行定期的反思和教學內容上的反饋。
(3)靈活進行音型練習
現階段部分高校音樂專業的鋼琴課教學中加入了鋼琴即興伴奏課程,這一課程的開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音樂知識的興趣,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從中了解到鋼琴知識與伴奏之間的聯系,從而深化對知識技能的理解,進一步進行靈活的音型練習。對于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說,對音型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在基礎性練習中,對部分伴奏的音型進行反復練習,可以激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即興伴奏的能力,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對鋼琴課專業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可以將二者進行融合,實現更好的效果。
2.課程體系改革的開展
(1)授課方式的完善和創新
在鋼琴課程的教學中,要激發學生對鋼琴知識的興趣,因此在改革教學內容的同時也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這樣才能使教學內容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從而更加科學地掌握對應知識和技巧。因此在課程體系改革的過程中,需要對授課方式進行完善和創新,將多種授課方式靈活地進行融合,進一步提高教學的針對性。現階段授課方式主要包括個別授課、小組授課以及集體授課這幾種,不同的授課方式適合不同的學生類型和教學內容,因此在進行課程體系改革中,需要將這幾種授課方式進行靈活的使用,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對應知識和技巧。個別授課是較為傳統的一對一授課,這種授課方式投入的時間成本較大,但由于此種授課方式較有針對性,可以針對學生現階段情況進行有效的提高,在專業教學中更適合主修鋼琴課的學生。而對于非主修專業課的學生來說,可以開設個別授課課堂,針對學生現階段存在的問題進行一對一指正,幫助學生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而小組授課更適合有一定鋼琴課學習基礎的學生來,這種方式下學生單獨的學習和練習時間縮短,但教師可以進行基礎的知識技巧的傳授,學生間可以進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對學生學習基礎知識和技巧有著一定的作用。集體授課形式適合音樂專業中零起點的學生,重點進行基礎知識的學習,在教學中需要統一教材,引導學生在教學中體驗鋼琴課程的內容,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鋼琴課程的理解和認識,進而形成學習興趣。不同的授課形式有著不同的優勢和作用,在教學改革體系的完善中需要結合目前教學的需求進行對應的應用,從而提高教學實踐效果。
(2)建立教學反饋平臺
教學內容是圍繞著學生開展的,而現階段高校音樂專業鋼琴課教學大多沒有建立對應的教學反饋平臺,對教學效果的了解較為片面,教學改革的方向需要貼合學生發展需求確定,因此建立有效的教學反饋平臺完善對教學的評價,對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反饋和評價,對教學內容進行對應的改革,能使教學改革更貼合學生發展的需求,提高教學改革內容的針對性和完善性。
結 語
高校鋼琴教學改革是現階段高校音樂專業學習的重點內容,不僅要完善教學內容,還要在此基礎上創新教學方法,完善教學體系,從而使教學內容更貼合現階段社會人才需求,引導學生對所學的專業知識進行應用和實踐,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同時,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 考 文 獻]
[1] 姜玲玲.鋼琴伴奏在舞蹈基訓教學中的作用及能力培養探索[J].黃河之聲,2017(22).
[2] 宋 萍.淺談舞蹈鋼琴伴奏在舞蹈教學中的作用[J].北方音樂,2017(09).
[3] 魏楠妮.職業音樂教育中鋼琴教學的現狀及分析建議[J].中國科技縱橫,2010(07).
[4] 蔣小燕.高師鋼琴教學中的人文素養和職業能力之培育[J].藝術評論,2011(05).
[5] 邢 朔.情感在鋼琴教學中的功能研究[J].北方音樂,2015(05).
[6] 朱 智.情感在音樂學院鋼琴教學中的功能分析[J].音樂大觀,2013(23).
(責任編輯:張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