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各地都在進行如火如荼地文化旅游的開發和建設,要想在文旅興城的浪潮中突出重圍,成為各方焦點,必須要深刻挖掘當地的“古”字精髓,打好“古”字牌,充分體現當地的特色。筆者深入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古城”項目走訪調研,深刻感受到“零陵古城”交出的“零陵答卷”,走出的“零陵路徑”,形成的“零陵模式”。“零陵模式”,是零陵區在文旅興城過程中形成的基于“大零陵古城”文化符號的挖掘凝練和宣傳推廣。
一、“零陵古城”歷史文化元素的深層次挖掘
零陵得名于舜葬九疑。《史記·五帝本紀》載:舜“南巡狩,崩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為零陵”。這里所說的零陵,實際上就是舜陵,或者說是舜陵的別稱或美稱。
早在石器時代,零陵境內就有人類居住。炎黃后期,舜起兵消滅長沙一帶的三苗國,堯帝禪讓,舜帝即位,零陵屬于舜帝勢力范圍。根據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教學參考地圖集》輯錄,零陵是中國夏朝以前出現的34處重要的古地名之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統一中國后實行郡縣制,設長沙郡,置零陵縣,零陵古城始建于公元前124年,其建城歷史在湖南僅次于長沙。零陵又是西漢古郡。零陵自西漢建郡,與長沙、武陵、桂陽同為湖南四個漢代古郡。東漢末年,劉備奪取荊州,南征零陵郡,張飛為先鋒。隋文帝開皇九年,因郡西南有“永山永水”,于是置永州總管府,永州之名,始稱于世,永州總管府的府治為泉陵縣,同年更名零陵縣(今永州市零陵區),隸湘州。唐宋之時,零陵經濟有了進一步發展,生產水平較一般地區為高,時稱“湖南名郡,甲永(州)乙邵(州)”。零陵自漢代以來,一直是歷代州、郡、府、路專屬所在地,是一座有2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
“零陵古城”的歷史文化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對“零陵古城”的歷史文化元素的挖掘,著重體現在“古”字上,在“古”字上下足了功夫。從石器時代人類文化遺址,到遠古神話傳說,到封建社會奇聞趣事,到近代革命斗爭。在文化旅游開發過程中,通過類似不同時期的歷史文化元素的深層次挖掘,形成了具有零陵特色的“零陵古城”歷史文化畫卷長廊。
二、“零陵古城”古今人文符號的凝練與推廣
柳子文章,千古流傳。懷素書藝,名貫古今。零陵悠久的歷史淵源、發達的古代文學以及豐厚的人文資源,是“湖湘文化”和“瀟湘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文化中重要的一脈,歷來為世人所推崇。陸游有詩云:“揮毫當得江山助,不到瀟湘豈有詩”,僅在《全唐詩》、《全宋詞》兩部詩集中“瀟湘”就出現了858次之多。
對“零陵古城”的古今人文符號的凝練與推廣,著重體現在“古”字上,體現零陵特色,突出零陵特點,展現零陵古韻。在文化旅游開發過程中,按照古今四類特色文化符號,凝練與推廣屬于零陵的四大文化核心競爭力:
(1)以柳宗元為代表的唐宋詩詞瀟湘文化。編撰《唐宋詩詞瀟湘情》,將選題定位于古代瀟湘的遷謫文化,從文學的角度,尋訪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不朽足跡的千古名士與永州的淵源,從中探尋瀟湘文化的源流與精神內核;舉辦“唐宋詩詞瀟湘情”系列活動,冠以愚溪眺雪、朝陽旭日、獨釣寒江雪、小石潭之名;以瀟湘為題,詩詞展覽,詩詞接龍、詩詞對賦,詩詞朗誦,展現零陵風貌,弘揚瀟湘文化。
(2)以懷素為代表的古代書法藝術文化。基于綠天蕉影、千字文碑刻、筆冢的懷素遺跡,打造“草書”圣地,開設“懷素狂草”書法藝術陳列館,以狂草為特色,筆冢為吸引力,芭蕉建筑和物品為特點,展覽展出懷素事跡畫卷、書法作品拓本。同時正籌備以“狂草書圣”之名,面向全球征集狂草作品投稿,舉辦“中國零陵·狂草書法藝術節”。
(3)以文廟、周家大院為代表的國學、鄉賢家訓文化。以零陵文廟為課堂,開展“弘揚國學經典,品味中華文化”系列活動,組織中小學生沐浴焚香,著漢服,拜孔子,尊國學,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澗巖頭周家大院的始祖名叫周佐,系理學開山鼻祖周敦頤的第十七世孫,“一等人忠誠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集中反應了周家人的十六條鄉賢家訓,從中提煉出忠、誠、禮、義、孝、信、務實、勤勞、奮進、求知等等具有零陵特色的鄉賢文化。
(4)以張浚、李達為代表的愛國精神文化。張浚是兩宋重臣,是力主抗金的愛國英雄,先后三次謫居永州,筑“三省堂”。張浚故居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是永州進行愛國、愛鄉教育的重要文物實證資料。李達作為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也是革命理論研究和宣傳的大師,宣傳李達事跡、弘揚李達精神,對于零陵的愛國主義精神文化的塑造和宣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零陵古城”文化旅游工作的探索與實踐
零陵立足實際,推進文旅興城,以點帶面,推進“一城、二翼、多示范”建設。
“一城”,即打造大零陵古城。
“二翼”,即建設“永州之野”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和“永連公路沿線”特色產業兩個示范片。“永州之野”鄉村旅游精品線路示范片,規劃“一線、八景、百店”,“一線”即“永州之野”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八景”即恢復重建大仙觀、周家大院3A景區、荷塘月色、仙姑森林公園、水上大世界、淡巖、永州異蛇科技文化園、自在香零,“百店”即依托農家小院,發展100家特色民宿(餐飲)店;另一翼“永連公路沿線”特色產業示范片,規劃內容為“一帶、十園、千家”,“一帶”即“百里花果帶”,“十園”即甸尾頭梨園、雨田生態農業科技園、大潤農牧示范園、小河江有機蔬菜采摘體驗園、福田龍蝦養殖垂釣園、大木源娃娃魚繁殖種苗園等,“千家”即依托沿線特色種養業,發展“公司+農戶”經營模式,帶動千家致富。
“多示范”,即指全區其他面上每個鄉鎮(街道)辦1-2個鄉村振興試點示范村。全區共確定47個村開展辦點示范,重點在富家橋鎮、郵亭圩鎮創建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在接履橋街道打造永州零陵農業嘉年華。
“零陵古城”的文化旅游開發進行了許多創新的探索和實踐,“古”字體現的尤為明顯。從“零陵古城”的開發,到東山風景區的改造,從柳子街的翻修,到賢水河風光帶的打造,從永州八景的升級到異蛇生態產業園的建設,從鄉村旅游民宿農家樂到萬畝花海田園風光,從古城戲臺搭建到中國農民豐收節,從古村生態園到紅色旅游路線等等,無不展示著“零陵古城”的創新性探索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