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們在滿足物質需求的同時,對居住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的發展需求,我國就需要對室內設計進行創新,開拓新思路、探索新工藝、尋找新題材,注重建筑形式與內部空間的整體性,避免同質化的現象出現。基于此,本文主要對室內設計創新之路進行探討,希望為相關人士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室內設計;創新之路;要點分析
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的不斷的加快,人們居住條件得到了改善,室內設計是其重要的體現,我國室內設計在發展的進程中,在設計思路上大同小異,缺乏創新精神,這種現狀就阻礙了我國室內設計的健康發展。所以我國需要具有創新理念,在室內設計中標新立異,改變以往的設計思路,運用新的藝術表現形式,使室內設計與時俱進。
一、空間組合形式的創新
創新室內設計空間組合形式,可以改變傳統的空間環境的關系,在空間上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在創新空間組合形式時,需要將工作重心放在室內的結構設計上,依據實際的室內設計情況,來創新室內結構。現階段我國在對室內空間進行設計時,可以將其劃分為靈動空間、穩固空間、虛擬空間等。靈動空間就是注重空間形式的流動性、可變性,在實際的過程中采用靈活多變的設計形式來滿足其功能需求,從而有效的保證其與周圍的環境相流通。以某建筑物為研究對象,該建筑物在擴建中央大廳時,為了使室內環境與室外環境緊密的連接在一起,在設計的過程中,中央大廳的外圍采用的是透明結構,這種結構使得室內外的環境融為一體。穩固空間就是在室內設計發展的進程中,用固定不變的界面組成功能明確、位置固定的空間,例如,廚房、衛生間等[1]。虛擬空間在室內設計中,隔離形態以及限定性較弱,依靠聯想對空間進行劃定,例如,用室內鏡面來擴大空間的視覺效果,或者是利用鏡面折射來造成立體空間的幻覺,以此來豐富室內景觀。
二、裝飾材料的創新
裝飾材料是室內設計的重要的應用元素,建筑材料的創新可以改善空間環境,室內設計材料有石材、板材、片材、型材、線材等五大類型,現階段我國城市污染日益嚴重,因此在對裝飾材料進行創新時應該具有綠色環保理念,在設計的過程中選擇低污染、無毒害、無放射性的新型裝飾材料[2]。在室內設計上采用最新的裝飾材料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也可以改變產品種類單一的情況。
例如,我國在對墻面材料進行創新性運用時,可以選用硅藻泥、液態壁紙等材料,硅藻泥這種墻面裝飾材料,主要包含的成分有蛋白土、二氧化硅等,該材料在裝飾設計上的優勢明顯。首先硅藻泥內部不含有任何苯類、甲醇等化學添加劑,不會產生任何毒害作用來影響居民的身體健康。其次,硅藻泥這種墻面涂料,物理吸附功能、離子交換功能較強,可以吸附有害物質,以此來對室內空氣進行凈化。液態壁紙是一種墻藝漆,液態壁紙與傳統的墻面涂料相比,可以彌補其無圖的情況,在墻上創造出多種不同風格的圖案,在功能性的基礎上,提高其藝術性與觀賞性。除此之外,液態壁紙與以往的乳膠漆不同,液態壁紙的甲醇排放量較低,具有一定的綠色環保效果。
三、裝飾色彩的創新
心理學家曾一度認為,顏色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的情緒以及心理狀態,所以在室內設計上,需要采用合理的顏色搭配使人心情舒暢,據相關文獻記載,黑色會使人出現焦慮、抑郁的心理,人們長時間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會使人感到麻木,放大瞳孔極度,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就需要對裝修顏色進行合理的選擇。隨著我國先進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室內設計裝飾顏色的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面對眾多的顏色,在進行室內設計時,應該合理的運用色彩美學,依據空間大小、空間布局、地區差異、人口數量對裝修顏色進行搭配[3]。例如,在一些室內空間大、人口數量少、北方等地應該以暖色調為主,從而避免給人以空曠、寂寞、寒冷的感覺,反之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以冷色調為主。
四、照明設計的創新
現階段我國在對室內照明設計上,應該具有節能環保的理念,以此來滿足我國社會的發展要求。在室內照明的創新設計上,首先要對照度的標準值進行選取,在其基礎上,選用合理的照明方式,現階段我國提成采用混合照明方式。其次,需要具有持久性、異型性、社會性的發展理念,例如,在照明設計上,可以選用三基色硬熒光燈,這種照明方式不僅可以節約資金、能源等,同時也可以提高光線質量,這種新型的燈具光源,因其功率小、照度高,因此也稱為這種燈具光源為冷光燈。
結束語:
綜上所述,室內設計的創新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引起重視,具體可以從空間形式、裝飾材料、裝飾色彩、照明設計等方面為切入點,對室內設計創新要點進行分析,從而為我國室內設計的創新之路指明方向。
參考文獻:
[1]趙國威.色彩在室內設計手繪方案中的創新性應用[J].美術觀察,2018(8):98-99.
[2]徐姣.芻議室內設計中環境藝術的創新[J].大眾文藝,2018(20):88.
[3]梁家毓.研究室內設計中裝飾材料藝術特征的創新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8(4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