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體與平面設計之間的有效融合,能夠更有效的促進人類在視覺上的表現得到良好的體驗,并且還能夠更為直觀的將相關信息融入其中,對產品的信息予以表達。
關鍵詞:新媒體 平面設計" 融合運用
一、平面設計與新媒體的基本概況
1.1平面設計的主要內容
平面設計(graphic design)又被人們稱之為視覺傳達設計,主要是通過人類視覺來作為重要的溝通與交流的方式,并且運用多樣化的方式進而將相關符號、文字以及圖片進行有效的結合,進而構建出極具傳達性的思想以及訊息,以一種直觀性的特點進行展現。平面設計者可以將這些元素進行排版、印刷,進而形成特殊的視覺藝術,完成相關的創作計劃。平面設計的常見用途包括標識(商標和品牌)、出版物(雜志,報紙和書籍)、平面廣告,海報,廣告牌,網站圖形元素、標志和產品包裝。例如,產品包裝可能包括的商標或其他的藝術作品、編排文本和純粹的設計元素,如風格統一的圖像,形狀,大小和顏色。組合是平面設計的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尤其是當產品使用預先存在的材料或多種元素融合。
1.2新媒體的基本內涵
新媒體是現當代社會發展過程當中演變出來的一種全新的技術理念,伴隨著現代科技技術的發展,新媒體藝術逐漸受到人類的關注,成為了現代人們熱討的重要話題。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后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是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有線網絡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
二、將平面設計與新媒體有效融合帶來的挑戰與必要性
2.1平面設計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所面臨的重要挑戰
對于平面設計而言,實際上就是運用圖像、符號、文字以及圖形對信息進行傳達與設計的一個重要過程。新媒體藝術能夠充分運用更為強烈的藝術效果,使之能夠構建出良好的視覺效果。因此,平面設計應當如何更有效的對新媒體進行運用,在這樣一種眼花繚亂的新媒體發展市場當中,并且有效的適應于受眾的注意力,進而促使受眾對其產生非常強烈的親近感以及忠誠感,進而實現對用戶資源的目的予以占用,這都對互聯網背景下有效的將新媒體與平面設計相互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伴隨著新媒體技術的有效提升,不同的信息資源共享度越來越高,怎樣能夠促使平面設計更有效的吸引受眾,新媒體與平面設計如何融合,成為現在遇到的最大挑戰。
2.2平面設計與新媒體融合的重要性
在現代社會的發展當中,怎樣能夠在適應于用戶的理解之上,對相關信息進行收集,而且還能夠采用相關設計方式促使學生能夠在看到這些圖片的時候獲得身心愉悅的效果,進而引發受眾者更有興趣,而且還能夠在感官之上獲得相應的刺激。這些都能夠促進平面設計的發展。在我國,平面設計者不能夠再繼續滿足于現當代傳統媒體的融合基礎之上,牢牢把握現當代社會的發展就是,通過不斷探索以及完善互聯網基礎之上,促使平面設計與新媒體進行有效的融合,并且通過創新的教育教學方法,促使平面設計能夠站在很高的視角之上,以一種多元化的方式適應于社會的發展需求以及消費者的需求。
三、平面設計與新媒體融合的重要意義和方法
3.1平面設計與新媒體融合的重要意義
平面設計與新媒體之間進行有效融合,能夠促使二者在表現上帶來更好的互動體驗。例如:在用戶對相關節目觀看的時候,平面設計能夠通過可視化的內容以及圖像信息,呈現在消費者的面前。使用者可以通過商品的表現形式、色彩以及圖形表現帶給消費者極強的視覺體驗,而是通過新媒體構建出相互互動的體驗新模式。通過平面設計與新媒體進行有效的融合,進而在傳統方式之下更加的注重用戶的互動性以及參與性,這樣一種嘗試能夠將主動權更好的交給用戶,促使用戶在看到相關圖片的時候有著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進入待了信息發生的現場,帶給用戶強烈的參與之感。促使學生能夠更為直觀的感受到這一圖像傳達出來的信息,這樣一種互動性的體驗模式,能夠促使信息的傳遞體更加的生動,貼近人類的生活,吸引消費者的眼球,促使人們以互動性的方式增強信息流的好感。
3.2平面設計與新媒體融合的主要方法
在信息化的今天,將不同的文字、圖像、音頻以及視頻等相關信息進行有效的融合,進而促使其傳播方式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在這時候,數字化媒體、網絡信息技術、數字化電視、移動端媒體等等都在對人類的眼球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這樣一種發展背景之下,平面設計逐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互聯網的發展背景之下,通過進一步增強平面設計與新媒體之間的有效融合,促使平面設計更有效的適應與現代新媒體的全新需求。將平面設計與新媒體進行有效的融合,進而通過借鑒與新媒體當中平面設計的相關形態、技巧以及組合方式,進而構建出符合于我國新媒體的平面設計特色,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培養用戶對新媒體的忠誠度,進而確保其新媒體的內容與形式不會被其他類似的媒體進行超越,才能夠使其獨樹一幟,促使平面設計能夠更有效的符合現代的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非物質社會中數字藝術設計的新趨勢[J]. 余曉寶." 裝飾. 2006(07)
[2]數字藝術設計——21世紀中國藝術設計的主流[J]. 林華." 裝飾. 2006(01)
[3]中國傳統吉祥文字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D]. 付佳樂.內蒙古師范大學 2018
[4]“留白”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 李邵婧.青島大學 2018
[5]書法“線性表現”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 王巖杰.青島大學 2018
[6]平面設計在奧運會中的民族化表現[D]. 張穎.沈陽師范大學 2018
[7]基于青少年消費心理的卡通元素設計風格表現研究[D]. 張雨晗.沈陽師范大學 2018
[8]唱片封套平面設計—中島英樹作品分析[D]. 宋珊.沈陽師范大學 2018
[9]平面設計的多維創新形式探究[D]. 巫科熳.河南師范大學 2018
[10]圖像敘事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 許潔.齊魯工業大學 2017
作者簡介:
李麗紅(1973—),女,河南焦作,焦作大學,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