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匠精神是一種追求執著認真、精益求精、一絲不茍、務實創新的精神,工匠精神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培養更多的“大國工匠”方面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促進社會與經濟的發展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對工匠精神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原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分析了工匠精神與高職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方法。
關鍵詞:工匠精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原因;方法
工匠精神是一種追求執著認真、精益求精、一絲不茍、務實創新的精神。伴隨著我國社會與經濟的迅速發展,對于具有工匠精神的“大國工匠”的需求日益增長起來,而高職院校在培養滿足行業和生產一線的技術型、應用型人才方面具備明顯的優勢。做好工匠精神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工作,能夠有效地對高職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可以有效傳承工匠精神。我國目前正在逐步躋身于世界制造強國,這就少不了一大批高素質的人才作為堅實的后盾。當代社會對工匠精神的追求,使得高職院校也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從而促進了工匠精神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融合。
一、工匠精神可以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原因
(一)工匠精神中的敬業精神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敬業精神除了是工匠精神中的重要內容外,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公民的必備素養之一。敬業精神要求的是無論從事什么工作都應該熱愛這項工作,因為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不管從事的工作是什么,都能夠實現自身的價值和社會價值。工匠精神是從業人員必須具備的一項職業精神,決定著從業人員對待工作的態度與工作完成的質量。高職院校的學生未來都是需要走進社會,在社會中生活和工作,無論從事什么樣的工作,都應該具備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的敬業精神。所以敬業精神可以與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
(二)工匠精神中的創新精神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的社會發展需要創新精神,創新已經成為當代社會發展理念的核心,同時創新精神也是工匠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新精神是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所以社會所需的人才也應具備創新精神。只有追求創新,才能不斷地提升自我。在這個高速發展、不斷變化的時代背景下,若一直故步自封就只能最終被社會淘汰。所以,為了學生未來能夠更好地發展,更好地服務國家的建設,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這個追求創新的社會必須要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加大重視。
二、工匠精神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方法
(一)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職能進行完善
傳統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然而對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卻很少提及。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是成年或即將成年的學生,學生正處于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重視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除了有利于幫助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外,還能夠培養他們的職業精神,讓他們鉆研和思考未來的職業和所需的職業技能,從而讓學生成為具備職業技能和素養的人才。
(二)將工匠精神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進行有效融合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內容與工匠精神有很大的契合度和一致性,所以工匠精神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可以實現的。把工匠精神的內容融入到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中,能夠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內容更加全面和豐富,有利于培養全面型人才。還可以讓學生知道工匠精神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清楚地知道社會發展所需的人才,并讓自己向這個方向發展。所以,高職院校可以把工匠精神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相融合,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敬業精神,為學生未來的就業打下基礎。
(三)教師需要充分認識與理解工匠精神
想要把工匠精神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有效融合,就要求相關教師能夠充分認識和理解工匠精神。因為教師只有對工匠精神進行了充分的研究和理解,才能更好地將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從而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和正確的引導。所以,相關教師需要進一步學習和研究工匠精神,理解其深層含義,發現工匠精神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同點和一致點,將工匠精神融入到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去。
(四)改變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方法
當前,一些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現內容空泛、缺乏說服力的現狀,而且許多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規范學生的言行舉止和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但是,高職教育所培養的學生是面向社會的,需要具備一定的職業素養,面對未來的職業需求,學生不能只具備良好的道德觀念,還要具備相關的職業素養,而工匠精神對于學生未來職業素養的形成是十分有幫助的。所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從實際出發,結合生活中的實際例子,讓學生在學習和實踐中體會工匠精神對于國家和社會的重要性、對于自身發展的重要性,并將其運用到未來的工作中。
總之,高職院校的教育是以職業、就業為導向的,既要重視對專業知識技能的傳授,也應該重視對職業精神和素養的培養,工匠精神作為職業發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更應該受到高職院校的重視。將工匠精神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融合不僅能豐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在融合工匠精神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高職院校需要注重合理性,要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從而進一步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展,為社會提供更多德才兼備的、具有創新精神和敬業精神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朱兵.高職教育需要一點“工匠精神”[J].才智,2018,(36).
[2]周振坤.職業教育與工匠精神培養研究[J].智庫時代,2019,(01).
作者簡介:
郝思惠(1982—),女,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項目:
本文系2018年河南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立項項目“職業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研究”(項目編號:ZJB1806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