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造力作為美育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培養這個能力就變成了重點之一。舞蹈藝術作為一門綜合性極強的藝術種類,對創造力的要求就非常高。為了秉承美育精神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宗旨,應該從舞蹈中等教育就開始對創造能力的培養引起重視。
關鍵詞:舞蹈教育 創造力 美育教育
舞蹈作為一門綜合性極強的藝術種類, 創造性是其藝術生命得以延續的重要推動力量。目前很多中等專業學校在舞蹈教學目標的設置上不僅僅要注重提升學生的舞蹈表現力和技術技巧的能力, 而是要加強對學生在舞蹈課程的學習過程當中的創造力的培養。創新素養作為21世紀核心素養之一,也是舞蹈教育的本質“美育教育” 形式中的創造美,因此應該成為舞蹈教學中的必然要求。
一、舞蹈美育中的創造力
創造力從意義這個角度上來說, 對于美育的意義,美學家們從“人性”和“生活”兩個方面給與了歸納,主要指的是人性需要人品與情操,生活需要個性與創造兩個問題,尤其是藝術也應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和美的創造力。創造力是如何產生的,其實主要指的是連續且復雜的心理活動, 同普通意義上的能力對比來說是一項比較費腦筋的的能力,具有前非常強的創造性與獨特性,在舞蹈中的表現應脫離傳統死板的教學內容,極大地鍛煉了中專學生的想象能力,為培養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起了作用。
二、中專學生創造力培養不充分帶來的不合理之處
舞蹈動作從編排、設計、展演等環節上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創造思維元素。總而言之, 舞蹈是有效提升學生創造能力的良好平臺, 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 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的獨立思考與勇于探索的能力。除此之外, 學生創造力的培養不僅是美育教育的要求,同時也是專業的教學需求。只可惜,在當今的中專舞蹈學校的課程里,只有最后一年的時間里設置了很小部分的時間進行創造力培養的課程。在中專學習的四或六年的學制時間里,并不作為主要學習的科目,沒有作為主要培養的能力。當下的舞蹈中等專業學校為了讓學生可以快速的應付專業課入學考試,設定的舞蹈教學內容沒有真正起到提升學生舞蹈水平和藝術修養的作用, 與舞蹈美育教育要求背道而馳,發現目前中等舞蹈專業教學存在以下不合理之處:
第一, 為了在中等專業學校的畢業晚會上呈現出絢爛的舞臺效果,過早地學習商業化職業化的舞蹈, 模仿與能力不相符的舞蹈, 學生雖然基本能掌握動作要領, 卻丟失了跳舞的樂趣,如果一再的重復進行這種訓練方式,便會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 甚至產生不再熱愛舞蹈的排斥情緒。
第二, 許多學生在中等專業學校學習的過程中習慣按老師的規定去展示肢體形態, 舞姿動作。缺乏對自身肢體的思考, 失去本應該具有個性的動作語匯, 在舞蹈的呈現上出現了機械化、單一化、缺乏創造力等問題。
第三, 不少學者提出的游戲策略在舞蹈教學中雖有應用, 但是一直以來相對零散隨意, 或者是簡單地作為上課之前的熱身活動, 沒有為舞蹈創造力提供有利的幫助,沒能夠做到和肢體潛能開發的有機糅合,并形成較完善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三、舞蹈中專學生學習美育課程有助于創造力的培養
美育教育的精神里,中等教育應該在專業教育基礎上,重視和加強特長教育。“錢學森之問”, 即如何才能培養出“創造型人才”的問題的提出,就可以在中等舞蹈教育中去進行思考。舞蹈組合或者劇目不應該只停留在學會舞蹈動作以及動作做整齊就是美的初級階段,臉上的表情只有一種,就是“笑”,沒有靈魂沒有內涵的舞蹈。而是要通過老師對舞蹈意境情感表達的引導之后,學生自己去理解和感悟組合或者劇目自身所表達的情感和意義。比如說在教學敦煌舞蹈內容時,學生們就要想象自己此時此刻就坐在一個神圣的佛堂之中,音樂平緩柔和,舞姿緩慢,笑容充滿和善慈悲,心中充滿了大愛,靈魂都得到了凈化的感受。而不能使動作過于狂野,表情過于僵硬,這樣就破壞了舞蹈的特性和傳遞的情感。這些情景通過老師的引導后,學生要意會舞蹈的風格特征和舞蹈深層的魅力。所描繪的意境挖掘出來了, 這對于我們的創造力開發受益良多,引申到所有的舞蹈中同學們都會通過創造力,將一個無靈魂的舞蹈動作賦予內容情感和意義,擁有了這樣的能力,可以極大地提高舞蹈的藝術表現力和美育的審美。
四、舞蹈教育實踐中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幾點方法
(一) 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培養想象力
在舞蹈教學實踐當中, 教師培養學生想象力是教學目標的重要內容。通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來培養學生想象力應當多進行即興舞蹈的訓練,每一位學生喜歡的舞蹈種類是不同的,聽到一段特定的音樂每個人的的內心感受也不同,老師應當引導學生對于音樂風格性的把控上進行適當的訓練,再配以最基礎的編舞技法進行教學。學生掌握了這些基礎技能之后,運用自己熱愛并且擅長的舞種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對學習積極性提高具有很大的幫助。
(二)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培養創造思維能力
在舞蹈教學實踐當中, 在教師指引下學生可以通過命題即興進行自主學習。引導教學模式能夠調動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讓學生更為主動的去學習新知識。由于舞蹈這門藝術的表現形式非常多元化, 這也就需要教師要設計出不同的主題的內容來引導學生對這些內容進行自主學習。比如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一個舞蹈道具進行創新的思考方式來引導學生對根據這個道具將如何表現出創造力進行思考, 此時學生的思維大門被打開, 創造潛力得到充分的開發。
(三) 多元的教學環境, 提升創造表現力
在舞蹈的特殊規律下舞蹈教育的方式多種多樣,在教學環境的設置來說, 教室教學不應該僅僅是教學的唯一一種形式。比如項目式教學,為了提高學生的舞蹈感受,可以帶他們去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地方進行學習,苗族舞蹈就可以真正的走入苗族侗族自治州去感受和學習當地原汁原味的少數民族舞蹈,由此學生積極性,創造表現力的發展給予了極大的幫助。這一過程在舞蹈創作以及舞蹈認知對創造表現力方面得到一定的提升。
總而言之, 美育教育是為了使學生能夠發展成為全面發展的人,在舞蹈教學實踐中就需要運用不同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能力。舞蹈作為一門思維性較強的藝術門類, 在舞蹈中等學校就更應該有效發展學生的創造力,為其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舞蹈教育學 呂藝生著
[2]淺論舞蹈教學對學生創造力培養 唐麗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