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通過以“情緒訓練分類法”作為舞蹈表演訓練中最為核心的訓練方法,通過將表演者的情緒表現與肢體進行高度融合和聯系進行對演奏者的表演技能予以訓練,并且在這當中嘗試通過以生理學理念、心理學理念作為重要的內容,以一種科學性的、有效的舞蹈訓練方法,為舞蹈表演訓練墊定基礎。
關鍵詞:情緒訓練分類法" 舞蹈表演" 舞蹈訓練
一、“情緒”與“舞蹈動作”
1.1“情緒”的主要概念
“情緒”,作為一種以主觀認知經驗為核心的內容,是人類通過多種感覺、思想理念以及行為進行綜合性運用所產生的心理效應與生理狀態。在情緒表現當中,我們熟知的情緒主要有“喜”、“怒”、“哀”、“樂”、“恐”、“愛”、“恨”等等;同時也有一些非常細膩和微妙的情緒,例如:“慚愧”、“嫉妒”、“自豪”等等。在這些情緒表現當中,斗魚人類的情歌、心情與脾氣有一定的關系,同時也受到人類的荷爾蒙以及神經遞質的影響。不管是一種正面的情緒還是一種負面的情緒,都會引發人類在行動上有不同的動機,盡管一些情緒都會引發不同的行為,但是實際上在意識表現上都會受到情緒的重要影響。
1.2“舞蹈動作”的主要內容
舞蹈藝術作為一門通過動作予以展現的特殊藝術表現載體,在舞蹈動作的展現上,往往從對技能的不同認知一直到技巧都有著不同的發展,而且都需要經歷較長時間的直覺認知以及動覺的反復練習之后,以演練中的經驗積累當中獲得特殊的動作特質。舞蹈動作是經過藝術提煉、組織和美化了的人體動作。來源于對人的各種生活或情感動作以及大自然各種運動形態的模擬、變形與加工。
1.3情緒與動作之間的關系
對于人類而言,在肢體動作表現上可以說比任何信息媒介的表現都更有魅力,每一個人的舉手投足、移眉動目、姿勢動作等等,都能夠傳達不同的情感,引人關注,然而,對于人類而言。在情感表現上有反作用于自己的動作,不管是喜怒哀樂,還是激動亢奮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動作也會有所不同。因而,對于情緒和動作來說,二者可以說是相互影響的,并且受到人類潛意識和非潛意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所以在后期的舞蹈演繹上一定要注意這些因素所帶來的不同影響。
二、“情緒訓練分類法”在舞蹈訓練中的價值及運用
2.1“情緒訓練分類法”在舞蹈訓練中的結構分析
首先,運用人類的情趣喚醒表演者對舞蹈的訓練,這種表現方式歸屬于情緒認知以及情緒體驗階段。 著名的心理學家——沙赫特以及辛格曾曾經提出了“情緒歸因理論”作為一種訓練依據。在他們的理念當中,認為人類的情緒主要取決于兩個不同的因素,生理喚醒以及認知因素,在他們的理念當中,對于某一種特定的情緒而言,主要有兩個不同因素,而且是必不可少的,第一種是個體必須體驗到的一種具有高度性的生理喚醒。例如:心率加速、呼吸急促等等;其次,是個體必須要對生理狀態的變化進行認知性的喚醒。
2.2“情緒訓練分類法”是舞蹈的核心訓練部分
“情緒訓練分類法”主要通過訓練表演者的肢體以及情緒,對這兩方面進行有效的協調,而并不是通過傳統的組合訓練方式,對表演藝術者的四肢進行有效的協調;除此之外,這樣一種訓練方式還需要表演者對自身相對單純的肌肉素質進行賬款。這種特殊的訓練能夠促使表演藝術者在舞蹈動作展示上更加的細微,而且還能夠凸顯出更為復雜的情緒,體現更大的訓練價值。
學生通過這樣一種特殊的訓練之后,能夠運用不同的情緒重新去處理自己將要展現的動作。對自己在舞蹈演繹當中的呼吸進行處理,對自己的肌肉張尺度以及自己動作力度的表現幅度進行處理,進而與自身所想要展現出來的情緒相協調,這樣一種經過二度創作所表現出來的動作,還需要融合都氧化的實踐經驗進行支撐,在之后的學習以及時間當中繼續研究,不斷挖掘和訓練。
2.3“情緒訓練分類法”對舞蹈訓練的價值體現
舞蹈在表演過程當中的情感表達,需要結合舞蹈演繹著的肢體予以支撐,因為,對人類肢體的訓練是不容易被人所忽視的關鍵內容所在。隨著對舞蹈學習時間的增強,演繹著對訓練的層次也同樣應當有所提高,逐漸從物質的層面之上上升到一種精神層面之上,進而掌握怎樣去通過物質條件來體現舞蹈當中隱含的精神內涵,將物質與精神有效的結合起來,進而促使舞蹈演繹的成功。
對于“情緒訓練分類法”的訓練當中,不在讓學生只是進行簡單的模仿學習;在肢體語言以及肢體情緒的表現上都能夠帶給人最為直接的理解,而且對其進行最真實的解讀,將舞蹈最為核心的“情”逐漸提取出來并且進行放大,這也是逐漸遵循舞蹈特性進而表現,必須促使舞蹈表演藝術教育登上一個嶄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馮朝暉.關于民間舞表演的基本功訓練方法分析[J].藝術時尚旬刊,2014(9).
[2]安家彤.瑜伽訓練對舞蹈技能訓練的補助性研究[D].延邊大學,2011.
[3]周浩.論舞蹈訓練方法[J].北極光,2016(4).
[4]馮宜.自我效能感在舞蹈訓練和表演中的重要作用[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1(4):46-47.
作者簡介:
張娜(1981.07),性別:女,籍貫(河南省焦作市),單位(焦作大學),職稱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