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一名女性作家,嚴歌苓更關注于當時代下女性的悲劇人生與命運。在她筆下構成了一個富有魅力的女性世界,兩部長篇《第九個寡婦》和《小姨多鶴》,探討女性在困境中體現出的積極生活態度以及對現代女性生存的啟迪。
關鍵詞:嚴歌苓;女性;生活態度
一、不同的女人的生活態度
1、不放棄生的希望——王葡萄
葡萄的形象是非常鮮明的,反復描寫的直楞楞盯人的六七歲兒童的眼神,正說明了葡萄是在那個時期遭受到嚴重傷害,于是她的心理也就終生停滯在那個年齡上了。她心理是個兒童,但絕對也不幼稚,明白該利用哪些人或可以怎么利用,還懂得給自己留一些后手。王葡萄算是大愛無邊,她不軟弱也不進步,一生都處在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階段,只付出不索取,誰也不會把她當成敵人和對手。
葡萄是一個非常真實的人,就是一個淳樸的婦女,她永遠熱愛生活,不論遭受什么打擊,始終覺得活著最重要,活著只為活著,不為活著以外的任何事,
生存本能是非常強大的,不需要明白這一點的人們都有著生存本能,而有強大的生存本能的人也是非常偉大的。
2、活著就有希望——竹內多鶴
小說的主人公面臨著雙重困境,伴隨著苦難與不幸出場。她是一個留守在五十年代后的中國的“日本人”,在政治方面,注定了她這一生的艱難與坎坷。
另一方面,在社會倫理背景下,她是一個不能有妻子身份的“小三”。尷尬的身份讓她的一生過得困苦不堪。在日本戰敗后,多鶴開始了漫漫的逃亡生活。只有16歲的她不斷的看著身邊的人的離開、死亡,何其殘忍。
當中日恢復邦交,多鶴被接回日本,但是相隔這么久的日本早就變得天翻地覆,再也不是她兒時的記憶了,多鶴也只能做一個邊緣人慢慢的去融入。雖然到日本后的生活依舊艱難,但多鶴始終相信: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二、為什么而活
1、母性的光輝
魯迅曾經批判說:“女人的天性中有母性,有女兒性,妻性,妻性是逼成的,只是母性與女兒性的結合。”
嚴歌苓筆下的女性人物,似乎都有魯迅所批判的女性的天性。
王葡萄作為童養媳,她的生活總是圍繞她身邊的男人和那個農村展開的。葡萄和其他人不同,葡萄用常人難以理解的方式去保護身邊的每一個人,因為她的慈悲與寬厚,才使其成為真正的強者,他所證明的不是弱者不弱,而是弱者自有她的力量所在。這種力量猶如大地的沉默和藏污納垢,所謂藏污納垢者,污泥濁水也泛濫其上,群獸便溺也滋潤其中,枯枝敗葉也腐爛其下,春花秋草,層層積壓,腐后又生,生后又腐,昏昏默默,其生命大而無窮。一其恰如大地本身,大地無言,卻生生不息任人踐踏,卻能包藏萬物,有容乃大。
2、對親情的依戀
“在世界上最具悲劇性格的是愛,愛是幻象的產物也是醒悟的根源。”嚴歌苓筆下的女性主人公們,正是因為對家人的愛,對親情的依戀,才支撐著她們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人生的種種。
王葡萄一生命途多舛,但是她并不缺少關愛和愛情,二大是她認定一生的爹,琴師讓她第一次心動,少勇延續了她的生命,葡萄的心被分成了幾瓣,生命中有那么多人讓她牽掛,在她那,親情的定義被放大,對于她來說,親人是她能夠繼續在這個荒謬的世道上生存下去的動力與支撐。當然,還有愛情,雖然張儉對多鶴的愛情是一閃而過的,突然爆發又突然泯滅,留給她的只剩下淡淡的溫情。但是同樣因為是愛情的力量,也使她有了繼續生活下去的勇氣。盡管前方的路依舊艱辛與坎坷,但是多鶴能夠樂觀積極的面對,因為親情,愛情,有她需要去保護的人。
三、好好的活著
1、女性地位的變化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記載著“婦人,從人者也,幼從父兄,嫁從夫,夫死從子”(《禮記 郊特牲》)。在古代,“三從四德”是對女人至高無上的要求與標準。女人沒有自己的生活,只是服務男人的娛樂工具與繁衍后代的工具,只是男權制度下男性的附庸,足見女人的悲哀。
近現代史上,劇作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在社會上廣泛的引起人們的關注。女主人公娜拉是一個具有自己獨立意識的,不甘成為男人的附庸與社會犧牲品而選擇出走的一位女性,娜拉成為了那個時代女性追求的標榜。最后的結局引發人們的思考,雖然娜拉勇敢的選擇離家出走,但是出走之后呢,她是否能夠自己獨立生活下去,答案是否定的,可見當時社會對女性的壓制之嚴重。這也明確的引發了我們的思考:女性必須摒棄傳統的角色,從封建制度中覺醒起來才有希望和出路。
辛亥革命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人們的思想開始覺醒,女性的地位也開始受到重視。在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女性的地位逐漸提高,在法律上也獲得了與男性同等的地位。因此在當下社會,我們會發現女性大多走出家門,開始獨立生活,社會中的“女強人”也越來越多。
雖然中國社會基本呈現出一種男女平等的狀態,但是我們會發現身邊依舊有“重男輕女”的現象,尤其是在比較落后貧困的農村與山區。所以我想,嚴歌苓筆下的女性的生存態度對當下的女性生存態度也有一定的啟迪。
2、對當下女性生存的啟迪
法國的一位女性主義學者奧博尼在其著作《女性或死亡》提出了“生態女性主義”,這一理論的代表人之一沃倫的看法是,“生態女性主義既是一種女性主義理論又是一種生態理論,同時也是一種多文化的視角。它是女性主義理論,因為它承認男性偏見的存在并且試圖消除這一偏見;它是生態理論,因為它理解生態系統的價值,并致力于保護著這一系統;同時它又是一種多元的文化視角,因為在對婦女與自然的關系分析中,包括了對各種復雜的社會統治制度相互關系的分析”。
嚴歌苓筆下的女性體現出了一種生態女性主義,她們都生活的非常艱難,但是她們身上都帶著濃濃的母性光輝,她們都非常的寬容與無私,能善良的去包容世間帶給她們的一切,不論是王葡萄還是多鶴,母性的光輝使她們在苦難中依舊積極的生存著。
在當下浮躁的社會,我們會發現許多人追求著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曾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人生本沒有意義。想想古代封建制度下的女性,能在那樣的一種環境下頑強的茍活著,當下的我們已是幸運了許多,對于女性而言也是,我們能夠在經濟與政治獲得獨立,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去實現人生的價值。當今的女性,應該為自己是女性而感到自豪,感到驕傲,勇敢的樂觀積極的面對人生的坎坷與磨難,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精彩的活出屬于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