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爬坡裝置主要功能是保護膝蓋免受損傷。本文闡述了創新型助力爬坡裝置的項目內容和針對群體,通過外觀設計、服務功能以及產品使用幾個方面著重探討了裝置的創新方案,旨在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理論性的參考意見,推動創新型助力爬坡裝置的革新發展。
關鍵詞:創新型;助力爬坡裝置;產品研究
引言:
傳統助力爬坡裝置主要功能是為行走不便者承重一部分壓力,減少膝蓋受到的損傷,創新型助力爬坡裝置在此基礎上獲得了革新,總結傳統經驗并從全方位改進了裝置性能,產品更新穎實用,針對方向更為廣泛,更具人文性和美觀性,在掌握了膝關節生理特征的基礎上為人群爬坡提供了便利和快捷。
一、項目概述
膝關節由髕骨、股骨、韌帶、滑膜、脛骨近端、半月板、脂肪墊及滑膜囊等多種組織結構組成,在運動形態下能內外旋轉、延伸壓縮、前后運動、內外翻轉伸屈等,正常情況下健康膝關節能收放自如,一旦收到損傷將直接影響到腿部運動。以老年人為例,其骨骼脆弱易損,加之受到關節骨病的影響常會表現為行動不便,而爬坡的角度對膝蓋的影響很大,所以助力爬坡裝置的研發和應用至關重要。
傳統爬坡裝置性能單一,主要針對爬坡輔助過程,創新型爬坡裝置考慮到膝蓋受損大部分原因在于受溫度的影響,只有少部分人群源于外力作用,所以將溫差環境作為研究重點進行了調查和分析。經調查,膝關節疾病多發于冬季寒冷潮濕天氣,尤其北方冬天室內外溫差較大,所以產品可在充電后發熱,最高溫度可達40攝氏度,滿足人體溫度所需。產品選擇棉質材料,柔軟御寒還能促進膝部血液循環,對患有關節炎、風濕骨病的人群具有顯著效果。當老年人室外活動時能減少溫度對其膝蓋的損傷,防止關節病生成。
二、創新型助力爬坡裝置的針對方向
傳統爬坡裝置主要針對老年人,創新型助力爬坡裝置為拓展需求人群,以老年人為切入點,對運動者、體力勞動者、青少年人群以及行動不便者都加以深入研究,最終研發了多種針對性產品,能有效降低膝部壓力,緩解各年齡階段人群在爬坡過程中的膝蓋損傷。運動者、體力勞動者膝關節屈伸及運動強度較大,重復性強,產品針對強度方面需要有所提升。該助力爬坡產品能在膝蓋運動過程中穩定膝蓋,根據人體骨骼結構科學引導肌肉收縮伸展,確保肌肉的工作質量和效率。其中的加壓效果能分散膝部集中的壓力,減小作用力,避免勞損?,F階段,青少年追求時尚潮流,缺少膝蓋保護意識容易出現各種骨骼疾病,針對這一現象,產品中的溫控系統能為膝蓋提供適宜的溫度環境,同樣適用于骨骼脆弱,肌肉老化的老年人,防止膝部疾病影響人體健康[1]。
三、創新型助力爬坡裝置的創新研究
(一)外觀設計的通用性
在總結了傳統產品經驗的前提下開展了市場調查,為滿足消費者的審美需求,產品在外觀上追求獨特和創新,主要根據產品的不同適用人群特點展開外觀設計。從適用群體上來講,青少年青睞于明艷活潑的顏色,老年人喜愛低調深沉的顏色,而運動員或體力勞動者則適中,所以考慮到通用性產品選擇大方簡潔的顏色設計,外觀上也以輕巧便捷為主,既要美觀大方又要獨特實用。從外觀結構上來講,選用棉質材料較為輕盈柔軟,穿戴在膝部時要輕巧,避免操作過難影響青少年或老年人自行操作裝卸。
除此之外,外觀設計要體現更多的人文性,不同的消費群體心理皆有不同,在產品設計時會從心理上滿足使用者的特點,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大眾青睞。
(二)服務功能的豐富性
創新型助力爬坡裝置需要滿足日常生活運動所需,服務內容豐富多樣且特色明顯,適用于團隊活動,在老年人、運動者、體力勞動者、青少年人群以及行動不便者中都能被廣泛應用。研究成員具備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在反復的調研和實驗中對群眾的基本需求進行了整合、匯總和評估,為產品的創新和改進奠定了基礎。市場調查數據顯示老年人仍屬于此類產品的主要消費群體,現有產品多集中在膝關節輔助器械或護膝方面,二者皆不具備發熱和保護的雙重功效,所以創新型助力爬坡裝置市場發展前景良好?;卺槍θ后w較多,年齡階段分化明顯,產品服務對象也存在多元性的特點。
(三)產品使用的安全性
產品的安全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結構穩定。創新型助力爬坡裝置需要穩定膝關節,當使用者穿戴做爬坡運動時,產品要能穩固關節,避免過度拉伸或扭曲造成骨骼或組織受損。產品設計前要掌握膝部爬坡時的運動形態,盡可能貼合肌肉,當產品發熱時既能起到保溫御寒作用又能防止運動過程膝部受損。
其次,材料安全。棉質材料能為使用者帶來舒適的觸感,接觸膝蓋部位由內外雙保護層構成,充電發熱裝置經過多次試驗,安全可靠。發熱裝置的構成為發熱元件、指示燈、開關、充電插頭、隔熱層、電池、數控電路板等,還配有搭扣便于穿戴。其中指示燈、開關、充電插頭及電池等安裝于外保護層,而隔熱層及發熱元件置于中間位置。內保護層以棉質材料為主,更加親膚;外保護層以合成材料為主,耐磨抗臟,整體材料要確保彈性和強度,有效延長使用壽命,避免長時間使用出現的磨損影響產品安全,能保證短時間達到適宜溫度且熱感明顯。
最后,經濟實用?,F階段,市場中同類產品較多,為占據優勢首先要在開發成本上有所降低,在確保質量和性能的前提下利用經濟實惠獲得穩定的消費群體,提高產品口碑。組件的循環利用是保證經濟性的一種方法,部分組件可回收且在處理時不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滿足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產品開發還要融入更多實用性功能,比如市場中暢銷的拐杖上有折疊座椅,一物兩用,當老年人出行時可以隨時隨地坐下來休息,產品更為經濟實用。創新型助力爬坡裝置也會不斷開發更多新功能,如選擇自加熱材料代替原有充電加熱裝置,加入自驅動功能推動膝關節運動[2]。
結論:
總而言之,爬坡裝置能滿足市場需求,在國內外相關器械的基礎上有所改進和完善,具有外觀通用、功能豐富以及實用安全等特點,能滿足需求人群的爬坡需求,減少膝部壓力,還具有調理養生功能,在冬季嚴寒天氣也能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運動環境。
參考文獻:
[1]鄧云桂,賀菊香,向孝勇.下肢活動輔助器設計與制作[J].科技與創新,2018(04):113-115.
[2]陳國東,李隆鋒,楊忠亮.膝關節輔助器械設計研究與分析[J].機械制造,2010,48(06):19-22.
作者簡介:
楊庭鈞(1997-),男,漢族,籍貫:江蘇無錫,單位:沈陽化工大學工業與藝術設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