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博物館在教育方面,從傳統的館內教育模式演變成為線上線下雙向并行的模式。在新時代環境下博物館成為觀眾學習、探索、娛樂的重要場所,互動是直接吸引觀眾眼球的互動方式。本文對國內外博物館互動體驗技術進行了概述,并對國內外博物館互動模式進行整理,以此為博物館教育互動體驗模式提供參考。
關鍵詞:博物館;教育互動;體驗
1、博物館互動體驗常用技術
1.1人機交互
隨著計算機尤其是多媒體、虛擬現實等技術的發展,人機交互的界面已發生了巨大變化。當前,人機界面模型、虛擬界面、多用戶界面、多感官界面是人機界面技術的幾個重要研究方向。這些研究方向通過探索可能的人機交互模式,使人的造物活動按一種直觀方式進行,并且恰當調用人的各種感覺系統,從而給設計師帶來更多的創意空間和可能。與計算機程控技術結合在一起,更能發揮技術的優勢,加強了展示效果,創造出豐富的意境。
1.2多媒體展示交互
采用現代聲、光、電技術,以圖片、影片、LCD、DLP大屏、觸摸屏、實物模型等多種形式,將多種高科技手段與博物館特色展陳有機融合,詳盡地從各個角度展現區域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景。
1.3虛擬現實交互
虛擬現實是多種技術的綜合,包括實時三維計算機圖形技術,廣角(寬視野)立體顯示技術,對觀察者頭、眼和手的跟蹤技術,以及觸覺/力覺反饋、立體聲、網絡傳輸、語音輸入輸出技術等。
1.4全息投影交互
全息投影是一種無需配戴眼鏡的3D技術,觀眾可以看到立體的虛擬人物。這項技術在博物館應用很多。全息立體投影設備是將不同角度影像投影至一種全息膜上,讓你看不到不屬于你自身角度的其他圖像,從而實現真正的全息立體影像。
1.5虛擬三維展示交互
三維虛擬現實技術是一種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系統,它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模擬環境,是一種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維動態視景和實體行為的系統仿真,使用戶沉浸到該環境中去。虛擬現實技術是仿真技術的一個重要方向,是仿真技術與計算機圖形學、人機接口技術、多媒體技術、傳感技術、網絡技術等多種技術的集合,是一門富有挑戰性的交叉技術、前沿學科和研究領域。
2、國內外博物館互動體驗模式綜述
博物館教育作為一種社會教育,在教育對象、方法以及內容等方面,與學校教育有一定的區別。與限定了教育時期的學校教育不同,博物館教育貫穿人生始終。國內外的博物館宣教線下互動形式多樣,在構想未來做好當下的同時,需要梳理分析國內外博物館教育建設現狀,為博物館體驗互動構建提供參考的思路。
2.1國外博物館:
2.2國內博物館
隨著文博信息化工作的全面推進,國內博物館在智慧化建設的熱潮下開展線下智能化互動體驗,以2014年國家首批智慧博物館建設名單中的博物館為對象,選取部分博物館來進行整理。
3、小結
豐富多樣化的博物館互動體驗形式是當前博物館關注的重點,采用高科技、聲光電、虛擬現實、魔墻等形式來豐富博物館互動體驗模式,成為了吸引公眾的重要手段,各個博物館則可以根據館內的資源以及實際情況來開展互動體驗形式,提升館內的公眾服務形象。
參考文獻:
[1]華彬彬. 博物館中的互動方式對青少年的影響[J]. 納稅, 2017(11):1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