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6年,為解決獨立建制的少年法庭“吃不飽”的問題和發展壯大少年審判事業,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國試行綜合審判庭,少年法庭迎來嶄新的發展時期。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國法院開展家事審判試點工作,與少年法庭綜合審判業務出現交叉重合。隨著全面依法治國戰略的確立和推進,少年法庭既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又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如何突圍破困,創新發展,是擺在少年法庭面前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關鍵字:少年法庭;創新發展;路徑
一、少年法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分析
(一)是生存問題。一方面,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和涉未成年人撫養、探視、監護、繼承等家事案件與普通民事、行政案件相比數量偏少,絕大部分少年法庭不得不審理一部分普通刑事、民事、行政案件。這些案件有些按行政區域劃分,有些按案件性質劃分,由此造成不同少年法庭之間受案范圍各不相同,雜亂零散。而且,絕大多數少年法庭審理的普通刑事、民事案件遠超涉未成年人案件,少年法庭的主要工作已由審理未成年人案件轉變為審理普通刑事或民事案件,少年審判的色彩和功能快速退化萎縮。
(二)是員額制改革深度影響。司法體制改革中,確定法官員額的主要依據是案件,入額后考核法官的主要根據也是案件,而少年法庭一直堅持不單純以辦案數量計,鼓勵大家多作社會調查、心理輔導、回訪幫教等教育挽救工作。而且,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如準備一節法治教育課,制作宣傳展板和彩頁,編寫一部兒童話劇、情景劇等,都不直接體現在案件上。
(三)是傳統特色工作受到削弱。從現有法律法規和執法實踐看,少年法庭引以為自豪的兩個延伸工作均遇到一些新情況。一是社會調查工作發生了新變化。2012年修訂的刑事訴訟法第268條規定,公、檢、法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根據情況可以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有關情況進行調查。二是法治宣傳教育發生了新變化。按照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七五”普法規劃,公安、檢察、司法行政機關和教育部門,都有責任對青少年開展法治宣傳教育。
二、關于少年法庭未來發展方向和路徑的思考
在發展方向問題上,少年法庭應當繼續沿著刑事審判的道路發展。這樣考慮的原因有:具有明確的法律依據、脫胎于刑事審判、有成熟的審判隊伍和成功的審判經驗,同時具有良好的法治生態及現成的司法實踐。
在如何發展問題上 ,應當將少年法庭的審判功能由預防未成年人犯罪、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升為預防青少年犯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一)有關國家和民族未來大計。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青年人更是,黨和國家領導人歷來把青年人視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人民法院作為刑事司法保護單位,理應對所有青年人給予特殊關心和愛護。
(二)便于與關心青少年工作相對接。從近幾年下發的文件、開展的工作看,黨委、政府、群團組織關心和服務的對象都是青少年,不僅僅是未成年人。將刑事司法保護范圍擴展到所有青年人,不但是審判業務改革問題,而且是能不能向中央決策看齊、與中央保持一致的政治規矩問題。
(三)適應青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未成年人具有閱歷簡單、不了解社會、自控能力差等特點,在他們進入成年人階段后,其生理心理特點都不可能突然間發生質的變化,未成年人特征還會在其身上延續較長一個時期。因此,有必要像呵護未成年人一樣呵護這一部分成年人。
三、關于少年法庭未來工作措施的思考
(一)是要建好“支撐點”。即加強對被告人所在家庭的建設,不斷提高被告人父母的監護、監管能力。案件一進入審判階段,就對被告人所在家庭的監護、監管情況進行評估,并視情況給予必要的補充,直至強制變更。使家庭與法庭遙相呼應,共同撐起教育、矯治被告人的一片藍天。
(二)是要唱好“一臺戲”。法庭是教育被告人的重要場所。除獨任審判外,審判人員、公訴人、辯護人、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被告人,甚至社會關護員、心理咨詢員等,都應當或者可以在法庭上對被告人進行法治教育。
(三)是要當好“介紹人”。為方便刑罰執行機關更加全面、準確、快速地了解罪犯的個人情況,人民法院可以在判決生效后專門制作一份刑罰執行建議書,一并移送給刑罰執行機關。一方面,為刑罰執行機關有針對性地制定改造教育計劃提供參考;另一方面,也可以為人民法院回訪罪犯提供一定的指引。
(四)是要建好聯系網。青年罪犯被交付執行刑罰后,人民法院不僅要繼續關心他們,了解他們的改造教育情況,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學習和改造中的困難,而且要檢驗刑事判決的效果、積累和提高刑事審判經驗,不能簡單司法,一判了之。這就需要與罪犯建立常態化的聯系。
(五)是要上好法治課。按照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事都可以做和人無我有、人有我專、人專我精的原則,人民法院開展法治宣傳教育,,逐步增強學校、學生和家長的參與度,形成尊法學法守法氛圍。
結語
未成年人承載著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在通過司法程序對未成年人實現懲罰的過程中,也要十分關注對未成年人訴訟權利和合法權益的保障。筆者相信,我國少年法庭制度的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將會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為審判事業豎起一面靚麗的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