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軍內網絡開通后極大的豐富了政工干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資源和基層官兵的業余文化生活,但是在利用網絡開展教育的過程中由于觀念、習慣和技術的原因,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我們只有及時更新觀念,才能更好的利用好網絡資源在官兵中開展好教育,發揮好網絡在部隊教育中的作用。
關鍵詞: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利用好“網絡”這一教育平臺,使信息網絡資源真正在促進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效能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轉變觀念
習主席于2013年12月27日《在中央軍委擴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出:著力增強思想教育的時代性和感召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在一個“真”字,要用真理說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實打動人。政治教育要突破傳統的藩籬,就必須擺脫落后觀念的束縛,做到因時而新、因時而進。
(一)要樹立“科技”觀念。當前,基層政工干部面臨的教育任務很重,頭緒很多,一些單位工學矛盾比較突出。在這種情況下,原有的政治教育方式已經難以很好地發揮效能,必須樹立用“科技”提高效率的觀念,充分發揮信息網絡傳輸快捷、信息量大、操作方便等特點,高效完成教育任務。
(二)要樹立“跟進”觀念。新時期的官兵自我意識和民主意識很強,他們思維活躍、情趣廣泛、渴望知識與成才,希望通過網絡了解各種信息,加強交流。只有運用網絡信息技術改善教育手段,實現由課堂灌輸向多渠道熏陶,由“指示”型教育向民主型、自我型教育轉變,才能跟進官兵思想,滿足教育客體的需求。
(三)要樹立“發展”觀念。未來的政工干部離不開網絡,不懂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就如同不會說話、寫字一樣,是無法履職盡責勝任本職工作的,不能夠適應網絡教育就只會被時代殘酷地淘汰出局。
二、加大投入
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設施建設,要納入部隊建設整體規劃。保證教育有場所、上課有桌椅、學習有資料、教學有設備、活動有經費。構建一個學用氛圍濃厚的環境,對于政工干部提高素質,改進教育質量十分重要。這個環境的形成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一)舍得投入。各級領導尤其是政工領導要充分認清信息網絡作為科技載體,對本單位全面建設發展和完成中心任務的重要作用,要確立網絡投資也是科技儲備的觀念,主動投資,舍得花錢,構建一個系統、完善的局域網絡,力爭在短時期內做到“三進入”,即網絡進入政治教育課堂、進入試驗站點、進入官兵生活,有條件的單位可以在人員居住集中的營區建設“軍營網吧”。
(二)重視人才。人才是科技之本,要善于培養人才、使用人才,發揮他們的作用,帶動整體的提高。要充分利用好高學歷、高素質人才,搞好網絡知識、技能的培訓和普及,形成政治機關有“專業網管”、營連有“網絡能手”、官兵人人會上網、干部人人會管網的良好局面。
(三)注重實用。要建設符合軍營特色、貼近官兵生活的“紅色網站”。不追求耗費人力、財力、精力的“大而全”功能,要把建設的側重點放在“講身邊人、說身邊事、鼓戰斗力和實現單位內部交互”上,構筑官兵喜聞樂見的虛擬家園。四要共同維護。網絡環境不是單靠幾個技術人員就能建好的,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共同維護。要引導官兵積極向網上投稿,不斷更新補充信息,在資源共享的同時,實現網絡的共創共建,形成人人運用網絡,人人關心網絡,人人創建網絡的良好氛圍。
三、抓住關鍵
思想政治教育要積極推進改進創新,繼承優良傳統,吸納先進文化,體現時代精神,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緊貼時代發展、緊貼使命任務、緊貼官兵實際,要把創新點、落腳點和結合點找準,切忌華而不實,不斷創新發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形式和方法。
(一)發揮功效,增強感染力。要善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把枯燥的文字和理論,變為融文字、聲音、圖畫為一體的視聽感覺,在激發學習興趣的同時,有效調動官兵的感覺器官,提高聽課效率。特別是人員比較分散的單位,更要建好用好網絡,發揮好網絡教育的互動性功能,及時、準確、生動、全面地實施網上授課,確保教育的效果。
(二)抓好結合,增強吸引力。要把思想教育與學習知識相結合,使官兵既能提高覺悟,改造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又能獲得知識,學習成才;要把網上娛樂與網上學習相結合,既通過網絡學習提高,又通過網上娛樂滿足青年官兵的心理渴求;要把現代手段與傳統方法相結合,運用先進方法改進教育質量的同時,也不忽視課堂講授、座談討論等傳統方法,形成優勢互補。
(三)拓展渠道,增強互動力。如把教育指示與網上留言相結合,通過留言,了解官兵思想上的困惑和矛盾,及時調整工作方式和教育重點;把解決思想問題與網上聊天相結合,變“面對面”為“鍵對鍵”,有利于發現和解決官兵思想中的隱性問題;把教育討論與思想論壇相結合,官兵可以在網上自由暢談所學所感,發表所思所想,表達所喜所憂,深化教育效果。
四、健全制度
網絡能否在政治教育中發揮出功效,政工干部和廣大官兵怎樣充分利用網絡,需要一套切實可行的制度進行規范,使網絡運用制度化、規范化,同時也防止出現一些負面影響和失泄密隱患。
(一)要使網絡運用制度化、規范化。政治機關要把教育內容和教育階段區別劃分,對政工干部在各個階段、各個時期運用科技手段進行授課做出明確的規定,對授課必備的輔助資料,如剪報、下載資料、課件光盤的數質量做出明確要求,使教育創新工作的軟指標硬性化。
(二)要明確獎懲激勵機制。把“網上政工”能力作為“四會”優秀政治教員評比的重要科目,對能夠熟練運用科技手段、教育效果鮮明、工作突出的政工干部,要大力表彰,并與評選先進、立功受獎、提拔使用等相掛鉤。對于那些素質平庸、不思進取、抱殘守缺的政工干部,取消評先選優的資格,限期提高或調離政工干部隊伍,切實做到素質高低不一樣,講好講壞不一樣,增強教育的內動力。
(三)要引導官兵科學文明用網。堅持“疏”與“堵”的結合,興利除弊,使官兵真正從網上受到正面教育和熏陶。加強對官兵的教育引導,幫助大家學會正確用網,多從網上汲取有益精神食糧。對那些消極的甚至是灰色的信息,一方面自覺加以抵制,不受其負面影響;另一方面不發布不傳播。嚴明相關紀律,對違反網上規定的人和事嚴肅批評教育,產生不良影響的認真查處。
參考文獻
[1]魯林岳.名師名校長培訓的構想與實踐[J].教育研究,2009,(2).
[2]趙建華.蘇澤庭.寧波市教育管理名家培養的理論與實踐探索[J].中小學校長,2009,(11)
[3]《中國人民解放軍思想政治教育大綱》,200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