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傳統文化藝中,以中國畫為代表,在色彩、線條、構圖等方面都有著獨特品味。而陶瓷藝術也是我國傳統的民族工藝 種類,陶瓷繪畫是藝術表現的基本形式。通過對陶瓷繪畫中的中國畫應用,能夠將藝術感染力逐步提升。對此本文將展開系統化的分析與討論,以期給從業人員帶來借鑒參考。
關鍵詞:中國畫構圖;陶瓷繪畫;應用探究
引言:陶瓷工藝、中國畫都是我國傳統的文化藝術種類,能夠利用多樣化的表現形式,展現我國高雅藝術的內涵。中國畫按照實景為原型,經過繪畫創作將風景、感情、技法結合起來,能夠將作品的精神內涵提升。陶瓷繪畫也具備藝術特征,所以結合中國畫構圖以及 繪畫要素的融合,能夠將作品美學特征展現,實踐工作的可行性也由此提升。
一、中國畫構圖在陶瓷繪畫中的重要作用
中國畫、陶瓷工藝與我國傳統的藝術文化形式,無論是構圖還是畫風等層面上都具備相似性,經過對繪畫結構、筆墨線條的描繪處理,能夠將藝術作品的渲染效果逐步提升,將作品精神層面升華。受眾在對中國畫與陶瓷藝術結合的作品進行觀賞,獲得好的審美體驗,并提升受眾對藝術作品的認可度,筆者認為中國畫構圖在陶瓷繪畫中的應用意義如下:
(一)留白技法
中國畫中的留白技巧應用極為常見,其基本作用是將繪畫構圖平衡桿加強,在這種構圖形式之下,留白能夠給人足夠的想象 空間,能將畫面的意境感逐步加強。中國畫對于景物、山水的描繪諸多,作家在進行繪畫創作期間,通過留白,將畫面 藝術性與渲染能力增強,所以對于陶瓷藝術來講,使用中國畫的構圖形式,能夠將陶瓷繪畫的感染力顯著提升,是藝術交相輝映的可靠形式。留白手法在陶瓷繪畫中應用,能夠將陶瓷繪畫的意境之感增強,由此整個作品的藝術性也逐步提升。
(二)散點透視構圖方法
從構圖層面上來看,中國畫、陶瓷繪畫對構圖的重視程度較高。在進行圖畫繪制期間,兩者均可運用散點透視法。散點透視法是我國傳統繪畫中的技術手段,與西方的藝術繪畫形式有著明顯的區分。在畫面上有移動的透視散點,整個繪畫構圖就會更加的豐富、飽滿、靈氣。散點透視法在陶瓷繪畫中的中國畫繪制應用,能夠給陶瓷紋樣帶來新內容,提升作品的藝術表現力。
(三)墨色層次感區分
中國畫筆墨應用,是構圖繪畫的基礎。不同的墨色能夠在作品中體現層次感,也是中國畫的基本特點。經過對墨色的層次設計,整個作品中的景物近景、遠景、狀態等都能夠淋漓盡致的展現。中國畫的激發中利用墨色進行作品的層次感區分是極為常見的,陶瓷繪畫盡管不會直接在工藝品上使用水墨,但是為了達到良好的繪畫效果,也會使用特定的顏料進行繪畫。
青花瓷作為我國傳統工藝品的代表,其中的紋樣、景物等通常是利用藍色顏料進行的,所以與中國畫所用的傳統的墨色形式有著本質的區別。由于顏色不同,三十同樣可以利用顏色的濃淡將畫面更為立體的展現,所以中國畫在青花瓷中的應用,也能證明陶瓷繪制是可以用中國畫構圖形式的。
二、中國畫構圖在陶瓷繪畫中的應用探究
中國畫構圖在陶瓷繪畫中的應用較為廣泛,兩者在藝術形式方面具備一定的相似性,且都起源于中國傳統文化,屬于同宗的藝術文化形式。中國畫的發展經過了的數年來的變革與發展,在一代代的藝術家研究與改進工作之下,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體系,而且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具備非凡意義。但是近年來我國對外開放、文化包容對西方文化的吸納力度加大,對中國畫來講是一種沖擊作用。但事實證明,社會發展對藝術進步帶來了挑戰,而中國畫的獨特藝術風格,仍舊會保留以及傳承,不斷展現我國傳統文化的光彩。中國畫具備深厚的文化根基,所以其在陶瓷工藝中的影響作用也勢必不容小覷。在陶瓷繪畫中,合理利用中國畫的 構圖,能夠將藝術之間的融匯貫通效果加強,而且還能給受眾傳遞積極的、有影響力的藝術效果,兩者之間的融合有積極影響價值,需要行業人員加強實踐應用探究。
我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升,與西方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活動頻繁,所以陶瓷繪畫中的其他繪畫技法的應用形式也逐漸增多。尤其是在加入世貿組織之后,東西方文化交流緊密,而且我國的文化、教育、法律、音樂等多個領域都存在西化現象。陶瓷繪畫中的水彩畫、油畫、水粉畫等繪畫形式先后出現,由此導致對工藝技法要求較多的中國畫,在陶瓷繪畫中的應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是從整體上來看,陶瓷繪畫基于國內市場的 發展要求,仍然會將中國畫作為主要繪畫形式。一些國畫大師的作品,對我國陶瓷繪畫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作用,所以陶瓷繪畫中的中國畫結構形式歷久彌新。
傳統文化內容對繪畫藝術有著重要影響作用,而且一些前輩的陶瓷藝人對中國畫的感情濃烈。我國的陶瓷繪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載體,必然會加強對中國畫結構的應用。自從陶瓷繪畫工藝形成之處,其在構圖方面就深受中國畫的影響 ,經過千百年來的發展與變革,形成了具備度特定的中國畫構圖藝術體系,極具藝術感染力與影響力。我國在參與國際貿易活動期間,陶瓷繪畫中的中國畫應用,能夠向世界展示我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但近年來當代的陶瓷工藝中,其繪畫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較低,甚至在商業化的發展道路,將一些陶瓷繪畫模式化、粗俗化,其繪畫作品沒有靈魂,不能展現出工藝人的精神文化內涵。所以基于我國產業發展現狀,必然要將中國畫構圖方式在陶瓷繪畫中集中展現,將藝術與傳統文化緊密聯系,展現工藝品的豐富內涵特征,提升作品的傳統文化藝術修養。另外在陶瓷繪畫中,需要應用中國畫構圖展現其靈活性,盡可能的避免對以往的作品生搬硬套,加強 民族創新與新時代特色的融合,從而賦予藝術作品豐富的生命力。
三、結束語
中國畫結構在陶瓷繪畫中的應用,需要考慮兩者在本質上的相似性,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將藝術作品的美感提升。從文化層面上來看中國畫、陶瓷工藝具備互通性,很早以前先人就會利用中國畫將陶瓷繪畫內容進行拓展,并衍生出一種傳統文化特色代表。相信未來我國的中國畫結構在陶瓷繪畫中的應用仍然會具備主導地位,經過兩者之間的巧妙融合,我國傳統文化也能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范雯, 陸璇. 論中國畫構圖在陶瓷繪畫中的運用[J]. 美術教育研究, 2014(23):72-72.
[2]高方志剛. 陶瓷繪畫中的構圖方式及國畫元素分析[J]. 大眾文藝, 2017(6).
[3]王靜, 王靜, 趙志兵. 淺談工筆畫技法在陶瓷繪畫中的運用——兼談瓷上構圖需依器型而變[J]. 陶瓷科學與藝術, 2015, 49(6):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