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兒童繪本是兒童文藝的另一種獨特的表現形式,比文字表現更為直觀,能更好地培養少兒的良好的興趣、性格、習慣等,對于兒童的健康成長有一個良好的啟發和引導作用。研究兒童繪本,不僅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分析兒童繪本藝術的現狀就尤為重要。
關鍵詞:兒童繪本;現狀
閱讀是兒童早期教育中一個非常有利于身心發展的環節,可以開發兒童的情感及智力。來源于插畫設計類讀物中的兒童繪本是兒童閱讀的一種另類繪畫作品,是插畫師針對兒童所創作并為兒童所欣賞的一種繪畫藝術形式,以圖像為主,輔以文字或忽略掉文字。雖然我國兒童繪本市場已經發展到了相當大的規模,但卻不夠成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本人嘗試從國內外兒童繪本發展及現狀研究分析我國兒童繪本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和環境制約。
一、國外研究現狀及水平
現代意義的繪本誕生于十九世紀后半葉的歐洲,由漫畫書和插畫書演變而來,至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繪本最先服務于兒童,后又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以及閱讀方式的轉變而逐漸走向繁榮。其早期在歐洲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凱迪克、波特等,而他們的創作也多以兒童繪本為主。在亞洲,日本在二十世紀 50 年代左右兒童繪本開始起步,到 70 年代崛起。相鄰的韓國則比日本稍晚,但發展速度極快,到如今也已經確立了自己鮮明的繪畫風格,和日本一起成為了兒童繪本大國。
國外從兒童文學角度研究圖畫書的文獻很多,筆者嘗試通過對雜志《Children’s Literature in Education》中關于圖畫書研究的檢索,對國外從兒童文學角度研究圖畫書的狀況做一個大致的了解。輸入檢索關鍵詞“Picture Books”得到從1970年至2015年3月25日的研究文獻861篇,其中,對圖畫書的研究自70年代以來,以2000-2009年期間的研究最多,可見,對圖畫書的關注最早從70年代開始,自90年代研究逐漸增多,進入21世紀后則炙手可熱。從文獻的內容來看,70年代和80年代主要是對圖畫書的介紹,少有關于圖畫書的總結性和學術性研究。到90年代對圖畫書的研究視角就更多元化了,從屬于繪本讀物當中的兒童繪本由于其對兒童教育的重大成效,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者研究兒童繪本。
二、國內研究現狀及水平
2.1 國內研究現狀及水平
我國的香港和臺灣地區研究兒童繪本于二十世紀 60 年代左右起步,相較于其他國家較晚。最先從進口印刷國外繪本開始,逐步培養了一批本地區的兒童繪本作家,到 80 年代也已經逐步走入了佳境,逐步發展出了老少皆宜的兒童繪本。大陸的兒童繪本起步較晚,基本是在二十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起步,但發展卻十分迅速,到 21 世紀初的時候,兒童繪本市場已經發展到了相當的規模。各地出版社紛紛引進國外優秀兒童繪本,使得兒童繪本在各大書店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但目前相關研究較多的是關于兒童繪本在幼兒教育中的意義、現狀與發展趨勢的研究,而對于兒童繪本本身的研究還不是很多。比如、《美麗和幸福的種子——小議兒童繪本的美學價值》、《兒童繪本的現狀、問題及發展趨勢》等。諸如此類的研究,均只局限于兒童繪本的發展意義。當然,也有一部分學者開始關注兒童繪本的藝術性表現研究,比如從民間美術的造型、民族地域固有的色彩體系、材質特點等方面分析研究民間藝術對于兒童繪本的創作的藝術創作帶來新的希望。由此可見,國內外現有的相關研究雖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仍然存在著某些方面的不足。
2.3、國內兒童繪本發展所面臨的環境制約和不足之處。
2.3.1環境制約——由于藝術評論界對插畫抱有負面的看法,認為插圖具有強烈的商業傾向,不夠“純”藝術。
王受之先生在2002年《美國插畫史》一書中就為插畫的藝術性辯述:在世界各國中,自從有了書,就有了插圖。插圖使書籍的表達方式增加了新一層的內容和方法, 這種通過繪畫方式來輔助書籍文字內谷的方法,使書籍更加豐富和具有直截了當的說服力和吸引力。插圖之所以不被主流藝術承認,無非是它的明確的商業性質,然而僅僅用商業屬性作為口實,忽略插圖的藝術性,實在是過分。
兒童繪本的設計元素未有廣泛的研究,也沒有有豐富的資料信息可以借鑒,作為最初的探索者,本論文顯然做得還不夠深入和細致,比如,在兒童繪本的構思立意、從表意符號到字符語言的表意方式和技巧等,僅憑筆者本人的分析,實在有些淺顯。其次,由于筆者的學科背景,對兒童繪本的視覺語言分析也難以進行詳盡的展開,還有待進一步深化。但通過去兒童繪本的設計元素研究,愈加認識到了兒童繪本在藝術領域中的價值和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
2.3.2不足之處——國內外現有的相關研究雖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仍然存在著某些方面的不足:
國內一是經典作品和時尚讀物之間不平衡。市場占有率和出書品種來看,我們自己的經典作品特別少,時尚讀物非常多。當然,時尚讀物對于孩子的引導也是有好處的,有利于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但我們仍要強調有自己風格的主流閱讀,也應該下大力氣來做經典作品,并要求在經典作品里面增加一些新的時尚元素。二是兒童文學體裁的不平衡。當前兒童文學里長篇小說、長篇童話常多,但是寓言、兒童詩歌和散文,尤其是兒童影視劇的創作和出版非常薄弱。寓言和兒童詩歌由于銷路不暢,因而品種很少;兒歌最近雖然被大力提倡,但出版的品種仍然有限;最慘的是兒童劇本,最近幾年幾乎沒有新創兒童劇問世。國外關于“兒童繪本”、“兒童心理認知”相關理論與實踐非常豐富,并已形成一定的理論及實踐體系。但是,目前研究兒童繪本的設計元素研究并不多,也不夠深入具體。例如,趙曉音的《論兒童繪本的設計元素》,汕頭大學的《中國民間美術元素在兒童繪本的運用及價值》,《幼兒繪畫和兒童繪本的插畫設計》這些幾乎都是兒童繪本的設計元素中的某些點作研究,理論基礎不夠扎實,結構體系不完整。在我國國內的兒童繪本教學大多集中于語言領域,在藝術教學的技法表現研究還沒有被重視。
參考文獻:
1.裴永剛.兒童繪本的現狀、問題及發展趨勢
2.劉黎煒.現代繪本書籍設計研究
3.林玉山.皮亞杰認知發展理論與兒童繪畫發展之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