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恐怖主義在全球有蔓延趨勢,特別是城市,已經成為恐怖主義襲擊的主要目標,其面臨恐怖主義,風險也愈加增大。國外城市在面對恐怖主義威脅時,其反恐力量的機制建設、協調處理等等方面形成了豐富的經驗,這對于我國健全城市反恐機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國外城市;反恐經驗;反恐機制
1 前言
恐怖主義嚴重威脅世界和平,被人們稱為政治上的瘟疫。最近幾年來,恐怖主義出現新的發展趨勢,由鄉村轉向城市,同時恐怖主義攻擊對象開始向平民發展。一系列恐怖主義暴力恐怖事件的發生,城市都成為重要的襲擊目標。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城市反恐是城市安全的重要課題。城市反恐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本文主要闡述國外城市在反恐上的經驗和做法以及給我國城市反恐所帶來的啟示。
2 國外城市反恐的經驗
2.1 加強反恐機制建設
提高城市反恐力量必須要加強特種部隊建設,加強特種人員的訓練,增強其機動作戰能力。反恐特種部隊能夠執行人質的解救行動,并且執行特別任務。美國成立了國家反恐中心,負責整個恐怖主義的情報收集以及戰略行動。英國制定了多部門反恐的聯合機制建設,并且整合各部門有效資源。俄羅斯形成多系統的防恐體系,加強反恐機制建設。
2.2 重視源頭治理
英國、美國以及俄羅斯等國家越來越重視恐怖主義產生的源頭,對宗教極端思想以及暴力恐怖思想滋生的土壤采取鏟除措施。比較重視發動社會力量探索綜合治理模式,在融合處理階段中采取去極端化的措施。西方國家能夠將反恐任務與片區警察結合起來,利用社區警務人員將恐怖主義扼殺在萌芽之中。西方國家普遍以社區作為中心反恐,提高了民眾在反恐行動中的參與度,同時能夠與安全機關有效聯合,使得社區成為真正的反恐中心。同時國外部分國家比較重視反恐教育,比如說以色列兒童從小就接受反恐訓練,以此來提升民眾對于恐怖主義的警惕性,同時政府鼓勵民眾發現可疑的恐怖分子及時向當地安全部門匯報。
2.3 更加重視城市反恐的法制建設
911事件之后,美國迅速出臺多部法律,加強情報部門的權限,提升部門之間信息的共享程度,為打擊恐怖主義奠定良好的信息基礎。這些法律的出臺與完善能夠有效形成國家層面上的防控體系,同時增強了反恐措施的合法性。
2.4 加強國際之間的合作
美國之所以多次挫敗恐怖主義的陰謀,主要得益于城市之間的反恐的合作。上海合作組織特別注重組織成員國之間的反恐信息的共享,經常組織各成員國進行防恐演習。國際之間的反恐合作是扼殺恐怖主義萌芽的重要機制,它能夠鏟除恐怖主義滋生的土壤,同時加強各反恐國家之間的合作,提升資源共享程度,提高打擊恐怖主義效率。
3 國外城市反恐對我國城市反恐的啟示
隨著我國反恐斗爭日益復雜化,在長期的斗爭中形成了一整套的國家層面應對恐怖主義的措施,對于恐怖主義形成了一定的威懾,特別是我國已經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更為在城市地區展開反恐工作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但是由于受到歷史條件的制約,我國現有的反恐機制建設還不夠完善,同時反恐行動較為單一,對于暴恐行動預測還比較薄弱,各部門之間信息共享的程度不高。因此為了有效防范我國城市恐怖主義的蔓延,必須要有效結合國外城市反恐的經驗,改進自己的不足之處。
首先從理念層面上,需要從國家框架下制定反對恐怖主義的戰略工作。城市反恐與當地的經濟社會安全密切相關,需要將其納入到國家安全戰略的總體規劃中,將打擊恐怖主義作為保障國家安全的重點內容。同時我國應該也要將打擊恐怖主義納入到國家安全的戰略規劃中,注意樹立底線思維的思想,需要整合政府各部門之間的資源,同時加大反恐的資金投入力度,完善打擊恐怖主義的體制建設,加強依法打擊恐怖主義的能力。我國已經將打擊恐怖主義納入到國家安全戰略的統籌規劃,同時組建多部門聯合機制,深入配合,采用去極端化的方法打擊恐怖主義。
其次,需要建立層次分明以及高效的反恐情報收集系統。對于打擊恐怖主義來說,情報收集是重中之重,這也是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應該加強情報的收集工作,特別是在城市的重點人群以及重點部位秘密建設相應的情報人員,加強基層情報人員的建設工作,同時需要整合部門相關的管理數據庫,特別是加強整個城市的網絡監控工作,及時掌握科研人員的相關動向,可以將恐怖主義扼殺在萌芽之中。第二,需要加強政府部門之間的情報整合工作,反恐情報的通報以及分享都需要依賴于相應的數據庫,必須要實現反恐情報的歸口工作。第三需要加強對恐怖主義的分析和研判,加強匯總研判的機制建設,特別是借助于效率較高的大數據分析技術,通過關聯分析在海量數據庫中及時發現城市恐怖主義發生的動向以及整體的趨勢。第四,需要加強情報偵察打擊一體化的思路,追求多部門聯合打擊恐怖主義的形式,也可以探尋跨地區打擊程度恐怖主義的經驗,建立相應的量和和指揮機制,這樣就能夠將恐怖主義和它在萌芽之中。
最后,需要提高城市對于恐怖主義的應急處置能力。城市需要加強涉恐因素的相關管控工作,對于重要的涉恐人員數據庫建設要加強和完善,注重管制危險品的監管,同時建立公共交通安全協作機制,一旦發生恐怖主義,便能夠迅速集合各種力量,果斷處置發生的恐怖時間。各地政府需要加強反恐的預案建設,能夠有效根據不同級別的暴恐事件制定相對應的解決策略,避免引起社會恐慌。
參考文獻:
[1]張家棟 . 恐怖主義與反恐怖: 歷史、理論與實踐 [M] .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52.
[2]殷星辰 . 城市反恐怖行動概論 [M] . 北京: 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