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翰墨之冠

2018-04-29 00:00:00吳運友李自君
東方藏品 2018年9期

摘要:書法藝術到了唐代便步入了它的黃金時代,它將南朝楷書的秀美遒逸與北朝的雄健渾穆融為一體,形成了這一時期獨特的書法藝術風格?!俺跆扑募摇笔组_大唐楷法新風,而歐陽詢獨步四家之首,成為初唐楷書典范形態(tài)的主要奠基人,他以南朝二王書法為基礎,吸收北朝書法在點畫書寫、單字結構上的成就,裁成一象而八體兼容。他的楷書以其險勁瘦硬、骨力洞達、法度森嚴、方整勻稱、欹正相生、剛柔并濟、大小隨形等典范形態(tài),表現(xiàn)出陽剛之美、莊嚴之美、中和之美,被譽為“翰墨之冠”。

關鍵詞:歐陽詢;楷書;典范;形態(tài);陽剛;莊嚴;中和

唐代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發(fā)展的巔峰時期,書法藝術也步入了它的黃金時代。唐代的書法藝術是直接承襲了漢魏六朝的書法傳統(tǒng),是對六朝書法的有意識的繼續(xù)。唐代的楷書直接承傳了六朝碑版的意蘊,同時又把南朝楷書的修美遒潤與北朝魏碑的方整雄健熔于一爐,形成了這一時期的新風格。“初唐四家”首開大唐三百余年渾然多采的書風,而歐陽詢及其書法又獨步“四家”之首,他的楷書被譽為“楷書極則”,“翰墨之冠”。其險勁瘦硬、方整勻稱、欹正相生、剛柔結合的典范形態(tài)蘊含著陽光之美、莊嚴之美、中和之美。其美學境界之高令后人嘆為觀止。

一、北碑風骨之陽剛美

公元572年,16歲的歐陽詢隨養(yǎng)父江總由江南遷往隋朝長安,在隋代度過了青年和中年時期,前后三十余載。隋代的書法取南朝書法清和秀麗與北朝書法的雄強剛勁,形成了樸茂典雅的時代風格。身處這樣的書法氛圍,歐陽詢廣泛地吸收北碑書風,為已所用。清人包世臣說:“北朝人書,落筆峻而結體莊和,行墨澀而取勢排宕。”康有為曾把北碑和南碑放在一起,概括其特點為“十美”:“一曰魄力雄強,二曰氣象渾穆,三曰筆法跳躍,四曰點畫峻厚,五曰意態(tài)奇逸,六曰精神飛動,七曰興趣酣足,八曰骨力洞達,九曰結構天成,十曰血肉豐美?!盵1]。歐陽詢青年與中年時期的書法主要是沿襲北碑書風。北碑書風對歐陽詢產生了較為深刻的影響,其險峻瘦硬、骨力洞達的典范形態(tài),形成了他楷書的陽剛之美。

陽剛之美是歐陽詢楷書的美學標志之一,突出表現(xiàn)為險勁瘦硬。項穆云:“(歐陽詢)亦擬右軍,易方為長,險勁瘦硬,崛起削成?!盵2]米芾說:“渤海(歐陽詢)光怪,字亦險絕?!盵3]盛熙明曰“(歐陽詢)險勁瘦硬,自成一家?!盵4],“險勁”、“瘦硬”屬中國審美范疇中陽剛之美一類?!半U勁”之作,最初應出現(xiàn)在漢簡中,漢晉鐘繇、王羲之雖然肇其端,而完成者卻在歐陽詢。歐陽詢楷書“不避危險”,表現(xiàn)出一種積極入世、敢為天下先的氣魄。他并不想只表達一種飄逸清靈的閑趣,而是更多追求一種猛厲險峻之勢,張揚一種力與勢的陽剛之美。

從歐楷的特點來看,“戈戟森嚴”的筆勢,“險峻莊重”的結構及濃重的北碑筆意等,顯然是由于他在其書風形成的過程中大部分時間生活在隋朝,較多地接受了魏碑粗獷豪放、隸意濃重等特點的緣故。歐陽詢曾學習過索靖的作品,唐人張懷瓘《書斷》中曾這樣評價過索靖的書法藝術:“靖善章草及草書,出于韋誕,峻險過之,有若山形中裂,水勢懸流,雪嶺孤松,冰河危石,其堅勁則古今不迨。”索靖的這種“峻險”、“堅勁”的書風,也在歐陽詢楷書中反映出來。阮元曾一針見血地指出:“歐陽詢書法方正挺拔,實是北派,試觀今魏齊碑中,格法勁正者,即其所從出?!?[5]魏碑《張黑女墓志》《張猛龍碑》、《始平公造像》其筆畫皆以方折筆完成,其基本運筆線路最突出的特點是骨力峻拔,有如截鐵。歐陽詢楷書書寫形態(tài),筆意與上述魏碑常常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他的鉤畫如“利劍長戈,強弓硬矢”,甚至如“百鈞之弩初張”,如“觀”、“光”、“記”?!昂唷钡?,鉤的險勁使全字有“介胄不可犯之色”,令人“如觀武庫,但睹矛戟?!逼淦伯嬋纭袄麆財嘞笾茄馈?,如“飲”、“東”、“府”、“乃”等,令人拍案叫絕。再如“玉”的下端的一橫故意寫短,為最后一點留有空間,改變一般“玉”的寫法,線條短促平整,給人以險絕之感。其橫畫多向右上取勢,豎畫常見極小細微的粗細變化,在兩豎并列中作相背弧形,橫畫斜向伸展,與豎畫的極力縱伸和戈鉤的恣意挑縱都一一體現(xiàn)出歐楷“險勁”的取勢特征。其在書論《八訣》中強調書法用筆應“(點)如高峰之墜石,臥鉤似長空之初月,(橫)若千里之陣云,豎如萬歲之枯藤,(橫折鉤)如萬鈞之弩發(fā)” 等,這些審美觀點無不反映出歐陽詢對“險勁”美的追求。

《皇甫誕碑》是歐陽詢楷書作品中以險勁瘦硬見長的經典之作。此碑書法字呈長方,用筆妍潤,筆畫瘦硬,雖為歐陽詢早年作品,但已具備了歐體“險勁瘦硬”的基本特色。楊賓在《大瓢偶筆》中說:“信本碑版方嚴莫過于《邕禪師》,秀勁莫過于《醴泉銘》,險峭莫過于《皇甫誕碑》,而險絕尤為難。此《皇甫誕碑》所以貴也。” [6]歐陽詢將“險勁”之美發(fā)揮到了極致,其“險勁過之,尺牘所傳,人所為法?!?[7]

“書貴有骨”,[8] “骨力洞達”是體現(xiàn)歐陽詢楷書陽剛之美的又一重要的形體特征。唐代書法重“骨力”?!肮橇Α笔钦麄€漢魏六朝到初唐時期的美學追求。唐太宗李世民說“惟求其骨力,而形勢生耳。”北碑的雄強、勁健,峭厲,加之唐代對“骨力”的推崇,使歐陽詢的楷書顯得骨力洞達。

衛(wèi)夫人《筆陣圖》云:“善筆者多骨”。[9]宋趙堅在《論書法》中說:“骨格者,書法之祖也?!倍鴷ǖ摹肮橇Α迸c用筆的關系極為密切。人們通常所說的筆力剛健,是講寫出來的字骨力剛健。這種“骨力”是通過“筆力”體現(xiàn)出來的。這里的“筆力”是指中鋒運筆,用筆講用中鋒,是書法上的“憲法”,是用筆的根本大法。用筆須用“力”,即用“中鋒”。中鋒運筆是由篆書的圓筆發(fā)展而來的,宋沈括《夢溪筆談》十七《書畫》中記載:“五代書家徐鉉善小篆,映日觀之,畫之中心有縷濃墨,正當其中,乃至屈折處亦正當中,無所偏側處?!边@是對中鋒用筆特征的一種描述。中鋒也稱正峰,與側峰相對,要求在運筆時筆鋒在筆畫中線上運行。白焦說:“所謂筆力,不是機械的筆加力。拿舉重來作比方,又并不頂恰當,畢竟大力士不等于大書法家,用力之法不同?!睍ㄉ系挠昧Γ饕腹P鋒的使用,是表現(xiàn)在筆跡上的?!盵10]用“筆力”(中鋒)書寫,這樣寫出來的字才會有“骨力”。

歐陽詢的書法,其點畫“鋒骨凜然”,骨力洞達。筆畫的“骨”感正源自于中鋒運筆所予以人的力量。其點畫書寫主要是“筆心常在點畫中行”。馮班說:“歐公一片神骨。”[11]?!吨裨祁}跋》云:“率更風骨內柔,……自右軍來,未有骨秀神清如率更者。”[12]

二、大唐氣象之莊嚴美

中國楷書史上曾經創(chuàng)造了魏碑、唐楷兩個輝煌的歷史時期,唐楷是中國書法發(fā)展史的鼎盛期,“歐體”、“顏體”、“柳體”等楷書成就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為初唐楷書杰出代表的歐陽詢,其楷書法度森嚴,方整勻稱,使楷書造詣達到后代難以逾越的高峰。

唐代書法最偉大的貢獻之一,即是對書法之“法”標準的樹立。唐代書法的審美追求是一種森森的法度?!斑@種書法藝術活動,運用了以往數(shù)種方式:拋棄了騷動與變異,代之以寧和與穩(wěn)定;拋棄了缺陷與猥亂,代之以圓滿與完善;拋棄了渺茫無邊的無限可能性和混沌,代之以無限的規(guī)定性和清晰明確。遵循嚴格的法規(guī)來進行創(chuàng)作?!盵13]唐時書風只讓整齊劃一占主導地位,而且肯花大力氣在細枝末節(jié)上面下功夫,以便使它顯得處處都是完美無缺的,甚至一點隱蔽的東西也要被全面地展露出來——主要的筆畫被安排在清晰可見的視覺焦點上,其余的次要筆畫再依次地安排上去,其清晰程度可以讓人看出它起筆時的幾下折藏,動筆時的輕快或者遲澀,收筆時屏息靜氣的一回一收,很麻利地帶出下一筆,等等,一切偶然性的東西就這樣被嚴格的法度所遠遠地拋棄,如同拋開瓦塊而留取精金美玉一樣。

“法”,通俗地講,就是指法度,指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形式和要求是一種規(guī)矩。唐代“尚法”的美學觀要求書法創(chuàng)作要納氣韻于法度,融形質于神采,從而達到書法形式和內容的完美結合。歐陽詢以森嚴的法度成就了他的“楷書極則”,在歐陽詢身上,普遍存在唐人書法中那種平正安詳?shù)木瘢谒臅ㄋ囆g境界中有一種對典雅、莊嚴的氣派的嗜好,一切變化都在按照法度原則而表現(xiàn)得充分、堅實、完整、和悅,每筆都有著毫厘不可移動的法度,趨于盡善盡美。歐陽中石評曰:“他的楷書,上承魏晉,直融北碑,他筆姿涵蘊豐富,意態(tài)多方,特別縱收有度,動輒合宜……翰光輝映,神采奕奕,極可見匠心運籌之精萃。誠然是晶瑩清澈,雋雅神品?!盵14]歐陽中石所說“縱收有度,動輒合宜”講的其實就是一種法度、規(guī)則。楊士奇評曰:“詢書骨氣勁峭,法度嚴謹,謂虞得晉之飄逸,歐得晉之規(guī)矩?!睂W陽詢楷書的法度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從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中我們隨處都可以見到森森的法度,這是一件法則高度體現(xiàn)的典范之作。法度的高度掌握使歐陽詢以理性恭敬的態(tài)度,將一筆一畫都在精密的算計之中。《九成宮醴泉銘》“乃奉詔所書,尤是絕用意書?!盵15]這幅作品是寫給皇帝看的,書寫者不能有半點分心,甚至有點誠惶誠恐。朱以轍說他“甚至就要‘克已’,去掉那些筆墨游戲的念頭,制約自己曾經放曠的心思,規(guī)規(guī)矩矩地書寫?!盵16]書寫者在書寫時“不是率意操觚,更不是逸筆草草,它是一種工穩(wěn)不茍,希冀作為典范流芳百世的藝術期望?!盵17]同樣,在他的其他楷書作品中,我們看不到任何浮草了事的地方,不會對某一地方特殊注意而對別一部分不甚關照。始終以嚴謹?shù)膽B(tài)度對待每一幅作品,去書寫每一個漢字。他的骨子里似乎天生就有一種對例如怪誕、褊狹、猥亂的不符合典雅精神的厭惡。創(chuàng)作中對諸如點畫的主次關系、穿插挪讓等都作縝密的思考,保持不差半點分寸的法度,使創(chuàng)作成為一種嚴肅的、鄭重其事的過程。他的《傳授訣》如是說:“每秉筆必在圓正,力氣縱橫輕重,凝神靜慮。當審字勢,四面停勻,八邊具備;短長合度,粗細折中;心眼準程,疏密欹正,最不可忙,忙則失勢;次不可緩,緩則骨癡;又不可瘦,瘦則形枯;復不可肥,肥則質濁。細詳緩臨,自然備體。此是最妙處?!边@種極其嚴謹縝密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及其理性的用筆方式,是歐陽詢楷書法度森嚴的根性所在。

歐陽詢楷書結體以方正勻稱、嚴謹工整見長,深得北碑方正峻峭之勢。方正勻稱乃楷書的標準正格。馮班《鈍吟書要》謂:“歐陽詢四面停勻,八方平正,此是其書法妙處,古人所言也”[18]莊嚴典雅之氣來自字里行間的工整、勻稱、平正。方整勻稱是楷書妙造的千古秘法,歐楷得之。他在《書訣》中強調結字要“四面停勻,八邊俱備,長短合度,粗細折中。”把方整勻稱作為其書法的審美取向。他的這種審美取向正是北朝所豁缺而努力追求的。

方整勻稱并非機械的等分和死板的安排,而是一種粗細輕重、欹側平正相互調和的、動態(tài)的“勻靜”,是一個充滿著辯證思維的,極富力感、動感和個性情趣的審美意義上的“勻靜”?!八拿嫱?,八面俱備”強調八面開張的筆勢、四面勻稱分布的點畫,二者是同等重要的,不能因“停勻”而廢勢,那樣就會流于呆板;同樣,也不能一味求筆勢之飛揚而失去法度的約束,那樣就會墮入狂怪。而“停勻”中的“?!弊郑匕凳玖擞伞皠佣o”這樣一個運動過程,是一種動態(tài)的“勻”,動態(tài)的靜。如《九成宮醴泉銘》中的“臺”字,橫畫與豎畫較多,歐陽詢注意在長短疏密之間安排停勻,分布勻稱,工整而穩(wěn)健;“圖”字,四面飽滿,工整勻稱,既有動態(tài)之勻,更具動態(tài)之靜,端莊平整;“玄”字,直點向下,橫畫往右上提,第四筆收筆與點呼應,最后一點將字的重心往右下帶,使字的整體趨于穩(wěn)定,給人以安詳平穩(wěn)之感。綜觀《九成宮醴泉銘》,法度森嚴,高華莊重,工整勻稱。用筆方整緊湊,平穩(wěn)而險絕,布局精巧整肅,局部險勁而整體端正,充分體現(xiàn)出莊嚴肅穆的大唐氣象。

三、儒家至道之中和美

儒家以符合中庸之道為最高的人生境界。儒家不僅以“中庸”為一種最高的道德,而且作為處理事物的基本原則和方法,不偏向任何極端,追求對立兩端的統(tǒng)一與中和?!爸泻汀笔侨寮抑杏怪赖耐庠隗w現(xiàn)和審美原則。儒家思想是封建社會占統(tǒng)治地位的思想意識,它必然滲入到人們各種社會活動和評價機制中,書法當然也不例外。中國書法藝術是深受儒家中庸之道的影響的,在書法藝術審美活動中更多地強調“中和”之美。

“中和”之美在書法藝術活動中的表現(xiàn),就是要求點畫的書寫過程中各種形式的對立因素都要相輔相成,如斜與正、剛與柔、質與妍、大與小,濃與淡,疏與密等等,使作品成為和諧的整體。書法藝術中的“中和”之美,要求筆法、結體、章法、用墨從整體出發(fā),得其中道。用筆上要求欹與正、方與圓,曲與直,藏與露、提與按、疾與澀對立統(tǒng)一;結構上要求主與次、向與背、大與小、長與短等不偏不倚;章法上要求疏與密、收與放、黑與白、虛與實“違而不犯”;墨法上要求濃與淡、枯與潤變化多樣。不僅如此,從宏觀上講,還應求其“中和”之書體,“中和”之形質,“中和”之境界。

歐陽詢深諧儒家“中庸”之道,在他的書法創(chuàng)作過程中和書法理論研究上始終把“中和”作為至高無上的審美追求。其楷書的“中和”之美突出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欹正相生。歐陽詢說:“字法所謂偏者正之,正者偏之,又其妙也。”[19]歐陽詢從人的審美心理出發(fā),充分考慮到了欹正關系的處理。這是因為平正工穩(wěn)的字能給人以整齊、莊嚴、精致的美感。但是,整齊一律的美感過后,觀者就往往陷入審美疲勞,平正工穩(wěn)的美感僅能給人以短暫的視覺享受。因此,歐陽詢在書法創(chuàng)作中善于通過字勢的欹正變化,造成字的內部的參差錯落,增添作品的生動感與靈氣。

“平正”是楷書的第一要素。歐陽詢的楷書欹正相生,以平正為主。唐孫過庭認為書學之境界:“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平正”是孫過庭反復強調的書學觀念,這種“平正”觀正是歐陽詢的重要審美取向。

歐陽詢楷書的每一幅作品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整體上結字狹長,四滿方正,平穩(wěn)端正。然而,平正中不乏欹側之勢。如《九成宮醴泉銘》中的“杖”字,“木”旁有向右傾斜的動勢,而右旁的“丈”又略微往右傾,彼此呈現(xiàn)出一個互相傾斜、互相倚靠的姿態(tài);獨體字“本”,歐陽詢將其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部“大”不但取勢偏左,并且略往下垂,而下部“十”字則向右偏移,豎畫位于橫中偏右,從而使上下組成既成了偏側的動勢,又起到了救應的作用,顯得生動而不呆板?!痘矢φQ碑》中“樹績東郡”的“績”,“高衢將騁”的“衢”,《九成宮醴泉銘》中“終以文德懷遠人”的“終”等字,都呈現(xiàn)出明顯的欹側之勢。他的作品中左右結構的字,常見左部偏側向左,右部偏側向右,成相背之狀,如“射”字;上下結構的字,上部向左傾斜,下部向右傾斜,如“泉”字,上下互救,欹正相生。在整體非常嚴謹?shù)拈g架結構中,顯出了奇妙的情趣。

二是剛柔結合。歐陽詢的楷書既有陽剛之美,又具陰柔之美。其陽剛之美是通過筆畫的險勁、瘦硬來體現(xiàn)的,而其陰柔之美則是通過筆畫的圓潤、含蓄來體現(xiàn)的。歐陽詢在對剛與柔之間的關系的處理上是以剛為主,輔之以柔,有剛有柔,剛柔結合;剛中含柔,剛柔互濟。如《九成宮醴泉銘》中的“九”、“也”、“悅”的“鉤”,借用隸書“雁尾”的書寫方法,舒張飽滿,古樸蕭散、高簡渾穆,柔而媚?!俺伞?、“武”、“德”的 “鉤”則刻厲猛利,剛而勁。這兩種不同的“鉤”是一剛一柔,有剛有柔,剛柔結合;而《九成宮醴泉銘》中的“信”、《虞恭公碑》中的“不”、《皇甫誕碑》中的“千”,豎畫不僅僅是單純的直豎,起筆內擫,略帶弧彎,剛中含柔,寓柔于剛,剛柔相濟。

歐陽詢的楷書用筆并非一味的剛勁峭拔,而是將二王的遒勁柔媚與北碑的剛勁峭拔相互融通,通過用筆的圓潤與含蓄來體現(xiàn)“柔媚”之美。他的一些筆畫十分講究含蓄內斂。如其豎鉤的筆畫,并非直挑而出,而是似鉤非鉤,十分含蓄自然,耐人尋味。同時,亦非常注意用筆的方圓互參,外用方筆,內藏圓勢,點畫形質以方為主,間用圓筆。如,“乎”的起筆是一個短撇,其上沿線向內彎曲,下沿線向外彎曲,形成了一種圓勢,其豎鉤的起筆與收筆處亦均見明顯的圓勢。點畫、字形間架的外觀雖然呈現(xiàn)方形的態(tài)勢,但筆鋒的調整起承圓融流暢,“以圓渾之筆為性情,以方整之筆為形貌?!盵20]

歐陽詢將北碑的“陽剛”美與南帖的“柔媚”美熔于一爐,形成了其楷書剛柔并濟、妍質兼容的美學風格,這種美學風格是對前代書風的超越,呈現(xiàn)出陰陽調和之美。

三是大小隨形。歐陽詢“大小隨形”的美學觀點是對王羲之結字思想的繼承和發(fā)揚。王羲之曾提出“大字促之令小,小字寬之使大?!盵21]“大小隨形”的思想是歐陽詢基于自己長期書法實踐的總結。關于字的大、小經營,他主張“大小成形”、“小成大”、“左小右大”、“小大”、“大小”,并引用《書法》言:“大字促令小,小字放令大?!薄按蟆焙汀靶 彪m然是矛盾的結構,但歐陽詢卻強調對立面的和諧與滲透,而不是排斥與沖突。字形的“大”與“小”往往因筆畫的多少、繁簡來決定。歐陽詢依據“大小隨形”的結字思想,寫出了大小不同的體勢,保持了整幅作品的和諧統(tǒng)一。大小相稱,疏密得體。例如“日”、“王”結體小,便寫得肥一些,疏一些;“靈”、“遰”結體大,便寫得瘦一些,密一些,在大小對比中保持統(tǒng)篇和諧。使單字的結構、作品的整體顯得參差錯落,相互照應,彼此關聯(lián),反映出協(xié)調和諧的審美風格。

儒家學說的中庸之道一直影響著中國書法的審美情趣。“中和”之美孕育出書法平和自然、剛柔相濟、陰陽調和的美學特征。歐陽詢運用中和為美的審美理想對字體進行造型構思,以中和之美規(guī)范書法的結體,用嚴格的藝術形式展示藝術情趣,為后人創(chuàng)造了具有中和之美的楷書典范形態(tài)。

【注釋】

[1] 康有為 《廣舟雙輯》卷四。

[2] 明·項穆 《書法雅言》,《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研究文集》第236頁,榮寶齋出版社2010年版。

[3] 宋·米芾 《歐陽詢〈度尚〉〈庚亮帖〉贊》,《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研究文集》,第213頁,榮寶齋出版社2010年版。

[4] 元·盛熙明 《法書卷》,《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研究文集》,第214頁,榮定齋出版社2010年版》。

[5] 阮元 《南北書派論》,《歷代書法論文選》第631頁,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年版。

[6][8] 清·楊賓 《大瓢偶筆》。

[7]《新唐書·歐陽詢傳》。

[9] 于鐘華 《骨力還原》,《書畫世界》2012年9月總第153期第26頁。

[10] 白焦原著、金丹選編 《白焦論藝》第74頁。上海書畫出版社2010年版。

[11] 馮班 《鈍吟書要》,《歷代書法論文選》,第550頁,上海書畫出版社1999年版。

[12] 馬宗 《書林藻鑒》卷八,第80頁,文物出版社,1994年版。

[13] 朱中原 《典型與通俗的悖論——歐陽詢書法藝術審美的兩難命題》,《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研究文集》第79頁,榮寶齋出版社,2010年版。

[14] 歐陽中石 《唐代書家歐陽詢譚概》,《當代中國書法論文選》第504頁,榮寶齋出版社2015年版。

[15] 清·王澍 《竹云題跋》

[16] 朱以轍 《遵循法則的范本——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中國書法名作100講,第39頁,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年版。

[17] 陳振濂 《四歐堂本宋拓〈九成宮醴泉銘〉》?!稓W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研究文集》第78頁,榮寶齋出版社2010年版。

[18] 馮班 《鈍吟書要》,《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研究文集》第125頁,榮寶齋出版社,2010年版。

[19] 歐陽詢 《三十六法·偏側》。

[20] 章祖安、金鋒 《歷代書法名作·楷書卷》第46頁,山東美術出版社2002年版。

[21] 黃簡編 《歷代書法論文選》第31頁,上海書畫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簡介:

吳運友,男,上海松江人。1954年生于江蘇鹽城,教師出身。發(fā)表論文200余篇,出版著作六部。著述近300萬字。主持承擔國家級課題3項,獲中央教科所科研成果一等獎。退休后專攻書法,研讀書法理論,臨習古代名碑名帖,作品先后入展上海市第九屆書法篆刻大展、第四屆草書展,獲首屆韓愈杯優(yōu)秀獎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精品| 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欧美| 尤物视频一区| 国产亚洲精品yxsp|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 精品视频91|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69| 中文字幕波多野不卡一区|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专区| 国产天天色| 亚洲三级色| 亚洲一区免费看|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影视库国产精品一区| 99热亚洲精品6码| 视频二区欧美| 综合亚洲色图| 亚洲精品成人7777在线观看| 漂亮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久久| 任我操在线视频| 日韩高清无码免费| 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中文无码毛片又爽又刺激|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一区| 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午夜三级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国语对白| 色婷婷成人网| 内射人妻无码色AV天堂| 97在线免费|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L| 国产经典免费播放视频| 美女潮喷出白浆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国产精品网站在线看| 亚欧美国产综合| 免费看a毛片| 青青草a国产免费观看| 92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91啪在线|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日漫一区不卡|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456亚洲人成高清在线| 91精品人妻互换| 在线精品视频成人网| 国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欧美综合激情| 波多野结衣二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 国产黄色免费看| 亚洲天堂色色人体|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久久a级片| 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 沈阳少妇高潮在线| 亚洲女人在线|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女人av社区男人的天堂| 亚洲成人www| 國產尤物AV尤物在線觀看| 国产流白浆视频| 在线国产三级|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乱子伦无码精品小说| 亚洲不卡网| a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国产欧美在线| 色哟哟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 一边摸一边做爽的视频17国产| 国产成人狂喷潮在线观看2345|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日韩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 囯产av无码片毛片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