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的群眾文化事業的持續建設中不斷地得到群眾文化志愿者的支持,文化志愿者的隊伍日趨壯大,其不可估量的發展潛力代表著社會關注度與群眾參與公益事業積極性的提高,是黨政關心的體現,有著極強的生命力,促進著社會的持續發展與進步,未來有著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也代表著新時期中我國群眾文化事業為社會服務的過程中的新探索。雖然目前文化志愿者在隊伍建設方面還有著一定法不足,本文中將圍繞其目前的建設現狀展開討論,并提出相應的管理辦法。
關鍵詞:新時期;群眾文化志愿者;隊伍建設與管理;建議
志愿服務是我國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志愿者隊伍的壯大與文化團隊的發展是我國文化建設發展的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力量,拓寬了群眾文化的傳播領域,在我國偏遠地區也可看到群眾文化隊伍的身影,讓眾多人民群眾在豐富的文化活動中拓寬自身的交際范圍,參與到文化活動中去,提高自身的傳統文化知識面,為我國民族文化的發展進一步地奠定了基礎[1]。此外,廣大文化志愿者們也為社會中的人提供無償文化服務與文化藝術服務,將公益文化傳播下去,比一般的志愿者更加的積極,且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是我國眾多志愿者群體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由于我國文化志愿者組成的隊伍還在初步的建設階段,人員的擴充以及文化的服務水平還需要更加健全的建設與管理。
一、我國文化志愿服務的構成與服務的主要內容
現如今我國文化志愿服務一部分是由畫院、圖書館以及藝術館等文化領域中的一些專業文化技術成員所無償提供的,這些技術人員構成了我國當前的文化志愿服務的重要隊伍,他們對群眾文化愛好者進行專業的文化指導,并長期的對群眾人員進行指訓練[2]。還有就是文藝專家及研究學者以及民間藝術團和協會等所組成的志愿者隊伍,這些人對于藝術十分的熱愛,且具有一定的專長,有的志愿者在某些文化領域中有著一定的研究成果,為文化愛好者提供高水平的文化指導,在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及精神文化的與物質文明的建設中起到了推動的作用。
二、我國群眾文化志愿者的建設在新時期的發展現狀
(一)我國目前對于群眾文化志愿者的管理制度還不完善
雖然文藝學者與專家、民間藝術團與一些專業文化技術人員都自愿參與到群眾文化志愿者的龐大隊伍中,但是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只對志愿者進行簡單的登記,未做到志愿者文化隊伍的有機整合,篩選不嚴格,也未采取一定的培訓措施,激勵制度也不明確,管理不到位,在監督方面也是靠簡單的通訊設備,對于志愿者服務的環節不能進行有效的管理,也大大浪費了大量的人力文化服務資源。
(二)群眾文化志愿者對于文化服務的認知不夠全面
在我國眾多的群眾文化志愿者中能夠對文化志愿服務正確認識的人數較少。很多志愿者在進行無償文化服務時以為自己是在做公益服務,是在做好事[3]。很多人對于對文化志愿者的認知不全面,把志愿服務當成一種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志愿,只要自己通過培訓就能做文化志愿者,很多人在這種思想的趨驅使下開始盲目跟隨他人腳步,誤解了文化志愿者以及文化服務的理念導致,因此出現了服務水平不高的現象。再者,一些中青年志愿者群體在參加文化志愿活動時表現出不積極的一面,主動性不強,認為無償提供文化志愿服務是一種社會任務,沒人動員時就不愛參加文化志愿服務。
(三)群眾文化志愿者參與志愿活動服務時缺少一定的物質保障
缺少活動經費,缺乏一定的物質保障與機構保障是目前大多數志愿活動很難開展的重要原因[4]。志愿活動需要一定的交通與飲食方面的物質基礎作為依據,如果缺少這些保障志愿者隊伍就不能夠發展及壯大。群眾文化志愿者的隊伍中,文化內容比較豐富與多樣化,我國很多社會機構對與群眾文化志愿者的需求也相對較高,然而往往在實際活動中對這些志愿者團體重使用、輕支持,影響了群眾文化志愿者團體的持續發展。
三、關于群眾文化志愿者隊伍進行建設與管理的一些建議
(一)完善群眾文化志愿者的管理制度
首先,應完善群眾文化志愿者的管理制度。可以引進互聯網技術,充分利用好現有資源,將網絡的功能發揮出來,為文化志愿者提供網絡報名渠道,工作人員根據后臺信息對報名人員按照一定的原則進行篩選。其次,利用網絡系統對志愿者進行培訓,對志愿者采取動態管理的方式進行管理,以便于提高管理的便捷性。還可以利用網絡為群眾文化志愿者建立微信群,方便溝通交流與管理,實現與服務對象實時的交流以及志愿者文化服務的對接。
(二)對服務方式進行創新,做到服務品質的有效提高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群眾文化志愿者的管理都帶來了許多便利。我國相應的群眾文化部門可以借鑒一些商家的宣傳手段,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的便捷性,通過網絡平臺開展線上文化服務活動,利用網絡結合一定的文化項目來招募文化志愿者,以有經驗的各種文化學者及專家為主要招募對象,實現招募的有效性。為招募進來的文化志愿隊伍專門建群,在群里這些志愿者可以自由發揮,或語音或文字或圖片,或者幾種方式共用,將自己對于文化藝術的鑒賞分享出來,可以是攝影技巧方面的,也可以是演唱技巧方面的,也可以是當下十分流行的養生活動的分享,提高文化群的活躍度,線上與線下活動協調一致,豐富文化服務的內容。
(三)完善激勵制度,為群眾文化志愿者提供一定的保障
我國群眾文化志愿者相關內容的管理部門要做好社會調查,結合實際需要與志愿者情況來完善對文化志愿者的激勵制度。文化志愿者對于社會的文化服務雖然是免費的,但相關的管理部門可以適當給予獎勵及肯定,并鼓勵與支持他們的志愿文化服務,做到志愿者精神與物質上的雙重鼓勵,并與社會評價相結合,以良好的激勵制度來為志愿者的服務提供一定的保障。
(四)完善群眾文化志愿者的培訓制度,讓志愿者隊伍真正強大起來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斷上升,群眾文化志愿者應加強自身的專業知識學習,并提高自身的能力與文化服務的水平[5]。除了志愿者自身的努力外,相關的文化部門以及文化志愿者的管理部門一方面要為群眾文化志愿者提供相應的文化服務活動的物質保障與服務平臺,一方面還要有組織有計劃地這些群眾文化志愿進行一定的培訓,培訓與學習的內容及形式應該豐富及多樣化,讓這些志愿者學習到更為廣闊的公共文化服務的相關知識,對公共文化服務的主要資源及設施有所了解,以便于他們掌握比以往更多的服務技能與技巧,在進行文化服務的活動時可以提高自身的服務水平,更好地傳播文化事業。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中我國的群眾文化志愿者在建設與管理方面還有所欠缺,群眾文化志愿者是我國公共文化事業在傳播與發展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力量,是我國公共文化服務人才的組成部分,在公共文化的建設與發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群眾文化志愿者隊伍的壯大與發展離不開有效的管理措施,完善的制度可以充分發揮出群眾文化志愿者在社會中的作用,讓他們的服務更好地展現出來,以滿足人民群眾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高需求,推進群眾文化事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志楨.新時期群眾文化志愿者隊伍建設與管理探析[J].參花,2018,(6):151-152.
[2] 潘愛蓮.淺談新形勢下文化志愿者服務網絡機制建設[J].文藝生活·中旬刊,2018,(10):181-182.
[3] 呂雯慧.文化志愿者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辦公室業務,2018,(17):187.
[4] 莊少武.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引,加強文化志愿者隊伍建設[J].文藝生活·中旬刊,2018,(10):186,188.
[5] 李東洋.淺談加強基層文化志愿者隊伍建設與管理的實踐[J].赤子,2018,(2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