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蹈創作當中的動作結構作為整個舞蹈表現中最為核心的組成部分。在舞蹈藝術的表現當中,動作結構可以說是對整個舞蹈的一種特殊分解,是舞蹈最為基礎的組成要素,因而,如何去研究舞蹈當中對動作結構的運用,成為了眾多研究者不斷探索的重要話題。本文也由此對這一方面進行研究,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更有效的促進舞蹈后期的表現和演繹。
關鍵詞:舞蹈創作 動作結構 構成要素
引言:
動作結構作為舞蹈創作中分解出來,進而重新組合起來的特殊元素。將其進行合理的設計能夠進一步凸顯舞蹈表現的獨特之處,這也是現如今許多舞蹈藝術研究者和表演者不斷探索此話題的重要原因所在。所以在本文當中終端對這方面進行研究,希望能夠為后期推動舞蹈創作的發展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一、舞蹈創作中動作結構專業術語概括
1.1動作結構當中“意”的具體含義
對于“意”這一字體而言,從古至今有許多不同的解釋,二在舞蹈這一領域當中,對于“意”的解釋往往是指的“意念”,這是針對舞蹈進行創作最為關鍵的核心要素所在,舞蹈藝術的創作者也只有在“意念”的引導之下才能夠尋找自己的創作靈感,進而編制出令人驚嘆的演繹作品。
1.2動作結構當中的“方位”具體含義
在針對舞蹈進行創作的過程當中,其中我們常說的“方位”大多是指的舞蹈演繹中的空間位置表現。而對于這當中所闡述的空間位置,我們大多又可以產分為兩種不同的表現形式:首先,是舞蹈表現當中人體處在整個舞蹈表現的空間位置,也就是人體整個部位在整個舞蹈表現當中所處在的一個位置,在這當中也包含了人所表現出來的不同一年在整個空間當中的位置,這一表現通常超出了整個空間的位置,超出了物理意義以及空間的界限;其次,所表現的則是自然空間的位置,在這當中,自然空間位置需要依據不同的方位(例如:前、后、左、右)進行合理的劃分。
1.3動作結構表現當中的“次序”的具體含義
在進行舞蹈創作的過程當中,創作者的“意念”表現往往會先出現,進而才能夠有“動作”的表現。在創作者確定了自己的意念之后,不同的動作才會按照一定的規律性進行排列,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次序”。在這當中,首先所表現的則是對靜態人體動作的造型設計;其次,所表現的則是人體各個部位的動態造型設計;最后要將這些動作銜接起來,形成完整的舞蹈。
二、舞蹈創作當中對動作結構的具體運用
2.1舞蹈表現內容要與舞蹈的技術表現相統一
對于舞蹈的創作者而言,其后期的創作目的主要是為了展現創作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主題色彩,是對其內心深處所想要表現的核心價值進行傳播的重要表現,在這當中,所表現出來的內容必須要與其技術表現相統一,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好的對其內容和主題進行展現。著名的表演大師——烏蘭諾娃曾經這么說過:“為了表現感情的美麗和真實,一個舞劇演員必須掌握好技巧。雖不能絕對做到‘完全不去想到它’,但是至少運用的技巧不至于成為強迫觀眾接受的東西。”從這當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她在自己的舞蹈表現當中,將自然事物——天鵝所表現出來的完美型與自身的舞蹈技術充分的融合為一體,運用嫻熟的技術表現將舞蹈所獨有的藝術性充分展現出來,為整個舞蹈的表現帶來生機。
2.2舞蹈藝術表現與舞蹈技術表現之間存在的主次關系
在針對舞蹈進行創作的整個過程當中,還需要特別注重舞蹈技術的表現以及運用,在創作當中,要避免欣賞著在視線上由起初的藝術逐漸轉向為技術,出現這樣一種情況的話就會促使舞蹈失去了原有的人文價值。舞蹈語言主要是通過動作與臺下的手中進行情感上的交流,通過動作結構的剖析、組合進而對一定的故事進行敘述,對創作者自身內心深處的情感進行表現。而對于舞蹈當中的技術表現則不能夠歸屬于舞蹈語言這一范疇當中,這需要與舞蹈的實用動作、表情動作、表意動作等唇齒相依,融于一體。如果在舞蹈的藝術標線當中,過渡追求在技術上表現的完美型,就會忽律其他舞蹈動作后期的表達,就會促使舞蹈的本質內容與其應當具有的藝術性表現產生分歧,導致整個舞蹈表現失去情感與靈魂,難以吸引受眾。
2.3創作舞蹈的時候應當有效的對其中的情節進行設計
對于舞蹈的創作來說,動作結構的出現時間和頻率舞蹈創作中,使用舞蹈技術不可隨意任意,在舞蹈的創作過程當中,所表現出來的各不相同的技術動作運用,都應當參考整個劇情的發展進行設計,進而與其中的情感進行有效的結合,凸顯舞蹈表現的特殊性。舞蹈的結構分為引子、開端、發展、高潮、結尾,好的舞蹈作品要求鳳頭、豬肚、豹尾。引子部分的編排就加入大量的旋轉、跳躍和空翻等,會讓觀眾目不暇接,重點去看舞蹈技術,不利于舞蹈情緒和氛圍的帶動。舞蹈技術本身是不具備舞蹈語言之效用的,但是將之巧妙地編入適宜的段落和劇情,可以對劇情的發展和情感的傳達起到推波助瀾的重要作用。
結論:
綜上所述,在舞蹈的創作表現當中,動作結構的設計可以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不僅能夠更有效的刻畫整個舞蹈的各個環節,而且還能夠將創作者的思想情感有效的傳達給受眾,讓受眾真正體會到舞蹈當中所具有的精神理念,這也為后期舞蹈創作的進一步發展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
參考文獻
[1]動作結構在舞蹈創作中的價值研究[J]. 吳昊. 藝術科技. 2017(10)
[2]試論動作結構在舞蹈創作中的作用[J]. 郭瑩. 戲劇之家. 2016(18)
[3]論動作結構在舞蹈創作中的作用研究[J]. 鄧三秀. 黃河之聲. 2015(08)
[4]動作結構在舞蹈創作中的作用[J]. 扎西江措. 當代音樂. 2016(08)
[5]關于舞蹈創作的思考[J]. 段鐵嶺. 當代音樂. 2016(24)
[6]舞蹈賞析和舞蹈創作關系探究[J]. 楊麗萍. 戲劇之家. 2017(16)
[7]舞蹈創作手法的運用及其研究[J]. 扎西江措. 音樂時空. 2016(03)
[8]舞蹈創作中的“五大環節”淺析[J]. 饒開芹,胡夢穎. 大舞臺. 2014(01)
[9]傳統茶文化和舞蹈創作結合之探討[J]. 趙容芳. 福建茶葉. 2018(07)
[10]淺析軍旅舞蹈創作的“新古典主義”走向[J]. 周明龍. 大眾文藝. 2017(01)
作者簡介:
孟慧(1983—),性別:女,籍貫(山西省霍州市),單位(焦作大學),職稱: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