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舒婕,常玉蘭,單格妍,張林虹,李永鑫,張遼
患者安全文化是醫療機構在保障患者安全過程中,形成的醫務人員共同理念、態度、價值觀以及行為方式[1]。積極的患者安全文化是提升患者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隨著醫院在提高質量和安全性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大,安全文化已成為醫院管理部門關注的焦點[2]。出勤主義行為是指員工感到身體或心理不健康、不舒服時仍然參加工作的行為[3]。護士在生病狀態下,不請病假而堅持工作的現象普遍存在,我國護士出勤主義行為發生率為77.10%[4],該行為與患者跌倒、給藥錯誤呈顯著正相關[5],給護理安全帶來了影響。本研究以河南省三級甲等醫院護士為研究對象,了解護士出勤主義行為和患者安全文化現狀及其相關性,旨在為采取針對性措施提高護士患者安全文化意識,保障患者安全提供參考。
1.1對象 于2019年11~12月采用方便取樣原則選取河南省5所三級甲等醫院的在職護士450人為研究對象。其中專科醫院2所,綜合性醫院3所,每所醫院各抽取90名護士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年齡≥18歲;取得護士執業資格證書;工齡≥1年;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上一年中由于各種原因休假6個月以上;退休返聘、實習及進修護士。
1.2方法
1.2.1調查工具 ①一般資料。研究者自行設計,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受教育程度、科室、聘用類型、夜班頻率、子女狀況、健康狀況、家庭經濟滿意度等。②出勤主義行為問卷(Sickness Presenteeism Questionnaire)[6]。包括2個條目:“盡管感到身體不適,你仍然迫使自己參加工作”和“盡管有諸如頭疼或者背疼等身體癥狀,你仍然迫使自己參加工作”。要求研究對象對自己在過去6個月中發生上述行為次數進行評價。問卷采用4級評分,“從來沒有”計1分,“1次”計2分,“2~5次”計3分,“超過5次”計4分,兩項平均分為總得分。平均分≥1即為存在出勤主義行為。該問卷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數為0.85,并已在國內的多個研究[7-10]中得到應用。③醫院患者安全文化調查問卷(Hospital Survey on Patient Safety Culture,HSOPSC)。由美國Westat研究組織為衛生保健研究和質量機構編制,主要調查護士對患者安全文化的認知水平,具有良好信度(Cronbach′s α系數0.873~0.918)和效度[11-12]。采用梁爽等[13]修訂的中文版。內容包括人員配置、科室內部團結、對錯誤的非懲罰性反應等12個維度42個條目,每個維度包含3~4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計分法。選項為“非常同意”或“總是”計5分,“強烈反對”或“從不”計1分。各條目包括正向和負向計分,12個維度總分12~60分。總分越高,表示護士對患者安全文化認知水平越高。還設了2個條目測評過去12個月內事件報告數量及部門/科室安全的總體水平(分為 非常好、很好、可以接受、差4個等級)。積極反應率以條目中的積極反應數/應答數計算。選項中“非常同意”或“總是”“同意”或“經常”均為積極反應數;積極反應率高于75%為優勢區域,低于50%為待改進區域。
1.2.2調查方法 征得各所醫院護理部及科室護士長同意后,調查小組首先對科室護士長說明問卷調查目的及問卷填寫方法。在護士長的支持下,由調查小組成員進行問卷發放和回收。選取內、外、婦、急診等不同科室,研究對象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對問卷匿名獨立填寫,填寫完當場收回。共發放問卷450份,回收有效問卷435份,回收有效率96.67%。
1.2.3統計學方法 數據資料采用SPSS25.0軟件進行分析。錄入數據時采用兩人交叉核對方法,保證錄入數據準確性,減少誤差。采用統計描述及Pearson相關性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1護士一般資料 435名護士中男2人,女433人;年齡18~51(29.07±4.44)歲;工齡1~30(6.92±4.55)年;已婚300人,未婚133人,其他2人;大專74人,本科357人,碩士4人;在編護士27人,非在編護士408人;護士166人,護師201人,主管護師以上68人;無夜班139人,每月1~4次夜班82人,每月5~7次夜班117人,每月≥8次夜班97人;無子女187人,有1個子女173人,有2個以上子女75人。家庭經濟狀況滿意度:十分滿意25人,滿意138人,一般225人,不滿意43人,十分不滿意4人。
2.2護士出勤主義行為得分情況 出勤主義行為1~4(2.63±0.93)分。出勤主義行為的發生率87.82%。出勤主義行為2個條目的具體發生頻次見表1。

表1 護士出勤主義行為2個條目的發生頻次(n=435) 人(%)
2.3護士醫院患者安全文化得分及其與出勤主義行為的相關性 見表2。評價科室安全等級非常好占28.51%,很好55.86%,可以接受14.48%,差1.15%。護理不良事件報告數量為無占44.60%,1~2件占43.68%,3~5件占8.97%,6件以上占2.75%。

表2 護士醫院患者安全文化得分及其與出勤主義行為的相關性(n=435)
3.1護士出勤主義行為發生率較高 護士出勤主義行為平均得分(2.63±0.93)分,在過去6個月內出勤主義行為的發生率為87.82%。說明護士出勤主義行為比較常見,得分結果低于國內研究者譚斌丹等[14](3.95±1.55)和張紀豪等[15](3.3±0.7)研究結果,但總體來說,護士出勤主義頻率較高。楊焱平[4]研究得出健康狀況、收入滿意度、職務是影響護士出勤主義行為的重要因素,質性訪談研究得出護士出勤主義行為原因包括個人因素、工作因素、組織因素、團隊因素4個方面因素。我國護士女性占大多數,負荷工作高,與此同時還得承擔照顧家庭的重任,心理壓力更加大。由于團隊計劃、責任心和工作薪酬等方面影響,也會增加護士出勤主義行為發生率。因此,護理管理者應該多關心護士,主動傾聽,與護士溝通,經常了解護士身心健康狀況,給予護士幫助和指導。醫院管理者也要解決人力資源不足問題,鼓勵護士生病時請假休息,以減少護士出勤主義行為。
3.2護士患者安全文化認知情況分析 護理工作日趨復雜,影響安全的因素越來越多,評估護理工作中影響患者安全因素極為重要[16]。本研究表明,護士對患者安全文化認知得分最高的是科室內部團結。說明護士集體觀念強,能認識到患者的重要性。積極反應率高于75%優勢區域的有4項,從高到低分別是科室內部團結、組織的學習與持續改進、管理者對促進患者安全期望和行為、對錯誤的反饋和交流。低于50%待改進區域有3項,從低到高依次是人員配置、對錯誤的非懲罰性反應、不良事件的報告頻率。說明需要加強人員配置,對錯誤實施非懲罰性措施,來增加護士不良事件報告率。調查發現護士評價科室安全等級很好和非常好占84.37%,科室安全等級較高,但還有提高的空間。護士對患者安全文化認知得分3.73±0.38,處于中等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其中應特別重視對差錯的非懲罰性反應、員工配置、事件報告頻率領域的改進。患者安全事件報告對于改善醫院服務系統很重要[17]。在過去12個月內護理不良事件報告數量在2件以下的占88.28%,報告數量不高,可能是目前各醫院比較重視患者安全,護理不良事件逐漸減少。也可能護士因為怕懲罰或者認為事件沒有引起大的問題,不上報或者漏報。護理不良事件報告有助于發現患者潛在和現存的安全問題,通過總結和改進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18]。管理者應鼓勵護士樹立患者安全意識,積極報告護理不良事件來提高護理安全。因此,應針對這些薄弱環節進行持續改進。
3.3護士出勤主義行為與患者安全文化呈負相關 研究表明,護士出勤主義行為越高,患者安全文化得分越低,兩者呈負相關(P<0.01)。當護士帶病參加工作時,由于健康狀況不佳,致使其工作能力受到限制和無法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常常會導致其工作效率低下[19],繼而影響患者安全。應根據出勤主義行為實際情況,制定措施,幫助降低出勤主義頻度及其所造成的患者安全風險。護理管理者應當客觀認識到出勤主義行為對患者安全的影響,建立出勤主義行為管理制度,持續改進護理管理,努力減少出勤主義行為發生率,關注護士出勤主義行為和患者安全文化關系,查找影響護士出勤主義行為和患者安全文化的突出問題,讓護士充分認識到患者安全文化的重要性,提高安全意識。醫院管理者可以通過轉變觀念,成立愛護天使團隊,關注護士身心健康,增加護理人力資源配置,減少護士工作壓力源等措施來減少護士出勤主義行為,以加強人文護理教育、安全教育及培訓等措施來改善患者安全文化。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士出勤主義行為發生率較高,與患者安全文化呈負相關。本研究樣本量僅來自河南省5家三級綜合醫院,且為便利取樣,考慮其局限性,建議在今后研究中擴展到不同層次醫院,改進抽樣方法,未來對護士出勤主義行為的各種影響因素進行深入研究,為防控措施制定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