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學 祝明新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都明確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省市黨委政府也及時進行了部署安排。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從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的角度來看,應做好“放管服”三篇文章。
一、要“放”出活力
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就必須加大簡政放權的力度,為鄉村發展松綁。
一要放權到位。把涉及鄉村振興戰略的有關行政審批權力依法下放到基層,以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比如,對利用閑置農房發展民宿、養老等項目,研究出臺消防、特種行業經營等領域便利市場準入管理辦法,完善村鎮銀行準入條件,相關權力做到“全鏈條”協同下放。
二要削權到位。全面清理涉及鄉村振興的有關行政審批項目、涉農收費項目、歧視性準入條件等,能取消的盡量取消,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創新創業的市場準入門檻和制度性交易成本,為各類人員到鄉村投資興業拓展空間。
三要限權到位。指導行政村全面梳理編制村級小微權力清單,使作為基層政權組織和群眾自治組織管理者的特別法人村委會,既能把法律法規賦予的權力用足用活,更要防止其濫用權力。
二、要“管”出公平
解決當前一些領域存在的檢查任性和執法擾民、執法不公、執法不嚴等問題,營造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是保障順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條件。
一要明確監管內容。當前,應重點提高基層對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加強農村環境監管能力建設,落實縣鄉兩級農村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改進農村金融差異化監管體系,強化地方政府金融風險防范處置責任,加強農村文化市場監管。
二要加強執法改革。深入推進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向基層延伸,推動執法隊伍整合、執法力量下沉,提高執法能力和水平。探索以網格化管理為抓手、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實現基層服務和管理精細化精準化。
三要創新監管制度。創新監管方式,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和信用聯合懲戒激勵等制度。集中清理上級對村級組織考核評比多、創建達標多、檢查督查多等突出問題。完善扶貧督查巡查、考核評估辦法,嚴格控制各地開展增加一線扶貧干部負擔的各類檢查考評,切實給基層減輕工作負擔。
三、要“服”出效能
推進政府職能轉變,要求各級政府由傳統的重管理向重服務轉變,并注重服務的效能,從而為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創造條件。
一要健全體制機制。堅持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負責、黨委農村工作部門統籌協調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成立黨委農村工作委員會,完善機構設置和人員配置,對涉農職能部門單位進行整合,配齊配強干部。健全從優秀村黨組織書記中選拔鄉鎮領導干部、考錄鄉鎮機關公務員、招聘鄉鎮事業編制人員制度。
二要打造服務平臺。整合優化公共服務和行政審批職責,打造“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的綜合服務平臺。在村莊普遍建立網上服務站點,逐步形成完善的鄉村便民服務體系。打造農產品銷售公共服務平臺,為返鄉創業的農民工打造創業服務平臺,提供政策咨詢、小額貸款服務等。
三要健全服務體系。健全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提高就業質量,改革戶籍制度,使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有序落戶,依法平等享受城鎮公共服務。構建多層次農村養老保障體系,健全農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等。
關鍵詞:鄉村振興? 放管服?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