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維萍 郭虹

無棣縣持續加大簡政放權力度,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商事制度改革為主線,在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改革登記注冊方式、推進科學高效監管等方面主動作為,加快推進登記審批便利化,全縣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
一、主動作為推進登記便利化改革
一是簡政便民,降低市場準入門檻。認真落實“先照后證”改革,企業登記前置審批精簡85%以上,縮短了企業準營時間。大力推進企業“五證合一”“多證合一”改革,簡化了企業登記審批程序,2017年發放“一照一碼”營業執照7608份。以“零見面”為目標,積極推行企業外網申報、網上審批,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實現了“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完善企業退出機制,實行未開業或無債權債務企業簡易注銷改革,有效化解了過剩產能。
二是強化措施,提升登記服務水平。針對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后出現的咨詢群眾增多、登記數量劇增的實際情況,無棣縣將縣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企業登記窗口由原來的5個增至8個,并抽調一批責任心強、素質高的同志充實到窗口一線,提高服務水平。對窗口現行許可項目的內容、時限、程序、申報材料等重新加以梳理,統一制作了《網上登記流程示意圖》展板,編印了《辦事指南》《服務手冊》等宣傳資料,方便群眾學習查閱,使群眾辦事更加透明便捷。
三是廉潔高效,打造優質服務窗口。嚴格落實《行政許可法》要求的一次性告知、當場辦結制等各種登記管理制度,積極推行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和限時辦結制等服務制度。把服務窗口作為廉潔風險點進行防范管理,要求工作人員樹立“人人是政府形象、事事關乎發展環境”的意識,大力推行“今天的事情今天辦、能辦的事情立即辦、困難的事情想法辦”,企業登記窗口多次被評為“紅旗窗口”。
二、積極穩妥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一是扎實推進市場主體年報工作。通過發放明白紙、發布公告、微信短信提示等方式,對年報工作開展全方位宣傳。建立年報臺帳,實施分類指導,對未年報的列出清單,逐戶電話通知;對電話聯系不上的,按注冊地址走訪通知;對企業較為集中的工業園區,開展上門指導,有效提高了年報公示率。2017年企業年報率99.08%、農民專業合作社年報率99.82%、個體年報率99.74%。
二是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建立隨機抽查事項清單、檢查對象名錄庫和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制定隨機抽查工作細則,健全“兩庫一單一細則”制度,為隨機抽查工作夯實基礎。按照“雙隨機”要求,對照市場監管49項抽查事項,對省工商局隨機抽取的694戶市場主體的年報信息和經營行為依法進行了“全面體檢”,將22家未按規定年報的企業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并進行了公示,強化信用約束。
三是積極推進“法治市監”建設。在加強信用監管的同時,針對群眾關心、社會關注的突出問題,不斷加大監管執法力度,組織開展了大氣污染防治、戶外廣告整治、打擊假冒偽劣、網絡市場監管以及無照經營查處等一系列專項執法行動,嚴打打擊各類違法行為,維護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以開展“七五”普法、落實執法責任制和推進依法行政為重點,進一步規范市場監管執法程序,強化執法監督,推進“法治監管”,為落實商事制度改革任務夯實了法治基礎。
三、實干創新不斷優化政務服務
一是拓寬登記服務渠道。根據無棣縣城與各鎮街地理分布特點,在碣石山鎮設立行政審批二室,下放企業登記審批權限,方便碣石山鎮、小泊頭鎮、埕口鎮和柳堡鎮北部4個鎮和魯北高新區、新海工業園2大園區的經營者就近辦理企業登記事宜,打破了慣有的集中辦理舊模式,開啟了“同城通辦”的新格局。自設立以來,行政審批二室共辦理企業設立、變更、注銷登記630余件,戶均縮短路程約60公里、節約時間約55分鐘。
二是擴大登記服務網點。在與工商銀行建立服務企業戰略合作關系的基礎上,積極協調溝通,又與農業銀行建立了合作關系,新增企業注冊代辦點7個,進一步拓寬服務渠道。自企業注冊代辦點設立以來,共受理企業名稱核準、設立、變更和注銷登記1060件,有效緩解了縣審批服務中心企業登記窗口工作壓力,提高了“政務+金融”服務水平和為民服務效率。
三是深化部門服務職能。大力實施商標戰略,積極培育商標品牌,去年全縣新申請注冊商標460件、新認定343件,申報馳名商標1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件,新增馬德里商標2件。充分發揮動產抵押和股權質押登記職能,共幫助企業融資19.3億元,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活力。指導企業爭創山東省名牌產品3個、爭創市級文明誠信市場2處、市級消費者滿意單位12家。開展消費維權系列活動,共接受群眾咨詢688人次,處結各類投訴舉報案件258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0萬余元。
關鍵詞:無棣縣? 營商環境 商事制度改革? 登記便利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