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志岐
【摘 要】隨著服務經濟的到來,國際貿易的競爭領域正由貨物貿易為核心轉向以服務貿易為核心,由此導致服務貿易成為國際貿易競爭的重要內容。中國和印度同是發展中的大國,尤其是近年來經濟都在飛速發展,在全球化的經濟發展中,兩國的經濟發展令人矚目,而兩國的自然資源、人口、經濟發展的水平有著相似的水平,印度也在“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范圍內,下面將通過對中印兩國的服務貿易總體、貿易結構、國際競爭力等研究數據的比較對中印兩國的服務貿易在國際上的差異以及中國的國際貿易發展上的不足。
【關鍵詞】服務業;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顯性比較優勢指數;競爭力指數
一、中印服務貿易發展概況
(一)在總量方面
除了個別年份外基本上兩國都保持了比較高的增長速度,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到如今,平均增長率都保持較高水平。
從2004年開始,中印服務貿易出口在這十年中有較高速的發展,中國在這十年中商業服務貿易增長額增加了217%,進口額增加了298%,雖然在商業服務貿易出口絕對量上,中國高于印度,但是,在增速上,中國要低于印度。
(二)從貿易結構方面看
中國貿易出口也主要集中于傳統勞動密集型服務部門,也可以說中國是具有豐富資源稟賦的部門。在技術密集型和知識密集程度較高的服務部門,中國都不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二、中印服務貿易競爭力量化比較分析
(一)顯性比較優勢指數
顯性比較優勢指數(RAC),用來分析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某種產品是否具有比較優勢的測量指標:一國某貿易出口額與一國服務貿易出口額之比和世界某服務貿易出口額與世界服務貿易出口總額之比的比值。
如果RAC大于2.5,代表該國的該項服務具有超強的國際競爭力;如果在1.25到2.5之間,代表其國際競爭力較強;如果RAC在0.8到1.25之間,代表競爭力一般或者不具有比較優勢;如果小于0.8就說明其國家競爭力較弱。
(二)貿易競爭力指數
貿易競爭力指數,即TC指數,是對國際競爭力分析時比較常用的測度指標之一,它表示一國進出口貿易的差額占進出口貿易總額的比重,即TC指數=(出口額-進口額)/(出口額+進口額)。
其值越接近于0表示競爭力越接近于平均水平;該指數為-1時表示該產業只進口不出口,越接近于-1表示競爭力越薄弱;該指數為1時表示該產業只出口不進口,越接近于1則表示競爭力越大。
中國商業服務貿易的RCA指數是0.43,國際競爭力比較弱,而印度在這個指數上是1.63,具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細分內部數據,中國在運輸、旅游、建筑領域相對來說RAC指數比印度的高,而本年度印度在計算機與信息服務領域的RCA指數高達8.76,國際競爭力比中國的強。綜上,在2013年印度在各服務貿易上的國際競爭力都要強于中國。
(三)近年來中國和印度的顯性比較優勢指數分析
近年來的數據比較詳細,2014年中國服務貿易總額同比增長12.6%。其中服務出口同比增長7.6%;服務進口同比增長15.8%,居世界第二位。印度本年度服務貿易總額同比增長了1.7%,印度服務出口占全球服務出口份額的21%,同比增長近5%。
2015年,中國服務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4.6%,2015年,中國服務貿易占對外貿易總額(貨物和服務進出口之和)的比重達15.3%。
2016年,中國服務貿易保持了較好發展勢頭,較2015年增長14.2%,世界排名繼續保持第二位,僅次于美國。服務進出口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比重達到18%。印度服務貿易出口同比下降4.11%,服務貿易進口同比下降11.68%。
三、印度服務貿易發展的啟示與經驗分析
(一)增加人力資源的投入
印度服務貿易的發展離不開人力資源,從印度的軟件服務的出口就可以看出,印度充分利用了人力資源的優勢,進而促進了軟件服務貿易的發展。為了提高中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加大對服務貿易人力資源的投入是必然的手段,尤其是和務貿易教育有關的投入,培養出能適應當前國際服務貿易需求的人力資源。
(二)大力發展服務業
縱觀中印兩國服務貿易的發展,中國應該加大對服務業的發展力度,這是發展服務貿易提高其國際競爭力的基礎,印度這些年來的服務業發展速度已經超過了絕大多是的發達國家,印度在沒有充分經歷工業化階段的情況下,實現服務經濟,這也會必然地推動服務貿易的發展。
(三)調整服務業結構
根據中國的產業結構,可以看出中國具有加快國際服務貿易增長方式的條件:第一,中國產業的整體競爭力和技術水平提高得比較快,一些具有較高的附加值的產品和技術含量高的產品,有希望在國際服務貿易中實現快速增長。第二,中國部分傳統的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和技術含量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勞動密集型的產品也能夠在出口中獲得比較大的收益。第三,中國的外商投資企業不斷提升加工深度和產業層次,并不斷加強技術研發能力,從而有利于提升中國出口商品國內增值率。
(四)優化貨物貿易出口的結構
貨物貿易出口對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提高具有促進作用,但是對中國的影響程度不高,這是因為貨物貿易對中國服務貿易的促進作用還沒充分發揮出來,當前中國貨物貿易出口集中在技術水平、附加值低的產品上,對相關的服務行業要求不高,不是能很好地帶動服務貿易,所以,中國應該提高出口產品的附加值,發展能有效帶動服務貿易的貨物出口。
【參考文獻】
[1]湯玉梅.中國與印度服務貿易發展比較.市場周刊,2008(10).
[2]魏作磊.中國與印度服務貿易業發展比較.統計研究,2007(3).
[3]鐘曉軍.中國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關系實證研究,2009(9).
[4]劉嵐,王婷.中印國際服務貿易競爭力比較分析.2012(10).
[5]趙書華,李輝.全球服務貿易10強的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定量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05(11).
[6]肖紅,胡艷芳.亞運會對廣州服務貿易促進作用的理論機制[J].國際經貿探索,2008(02).
[7]李懷政.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現狀及國家競爭力優勢戰略[J].國際貿易問題,2003(02).
[8]王國安,楊軍安.我國服務貿易現狀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05,(09).
[9]胡景巖. 對服務貿易發展有關問題的思考[J]國際經濟合作,2007,(04).
[10]WTO.Intem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www.wto.org.
[11]Deepak Lal,India and China:Contrast in Economic Liberaliization,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outh Asia,2002.